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新生儿红素脑病是指出生一周的新生儿由于红素毒性作用所致的急性损伤。由于红素的毒性作用导致的慢性和永久性的损伤称之为黄疸。1.出生早期红素产生过多,新生儿肝脏未成熟,处理红素的能力有限。使得清未结红素过多,透过屏障,红素脑病。2.新生儿出生早期屏障发育未成熟,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屏障的通透性增加,游离红素更容易通过屏障,红素脑病。3.浆白蛋白......
目录

病因

1.出生早期红素产生过多,新生儿肝脏未成熟,处理红素的能力有限。使得清未结红素过多,透过屏障,红素脑病

2.新生儿出生早期屏障发育未成熟,在一些病理情况下,屏障的通透性增加,游离红素更容易通过屏障,红素脑病

3.浆白蛋白水平低下时,使游离红素增加,红素更易透过屏障。红素脑病

分期

  本病临床分4期,第1~3期出现在新生儿早期,第4期在新生儿期以后出现。   

  (一)警告期 表现为嗜睡、吸吮反射减弱和张力减退。大多数黄疸突然明显加深。历时12~24小时。   

  (二)痉挛期 轻者仅两眼凝视,阵发性张力增高;重者两手握拳、前旋,角弓反张、有时尖声哭叫。持续约12~24小时。   

  (三)恢复期 大都于第1周末,首先吸吮力和对外界的反应逐渐恢复,继而痉挛逐渐减轻、消失。历时2周左右。   

  (四)后遗症期 常出现于生后2个月或更晚。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釉质发育不良等。

临床表现

1.全身皮肤、黏膜和巩膜明显黄染。新生儿黄疸出现的时间早,程度重。

图片

2.反应低下,嗜睡,张力减低,活动减少,吸吮力减低。

3.病情进展可表现激惹、哭声高调、拒乳、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张力增高。

4.严重者出现惊厥角弓反张,甚至昏迷和中枢性呼吸衰竭

5.慢性红素脑病可表现为张力明显增高,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落后。手足徐动。釉质发育不良。咀嚼和困难。听力异常。

检查

1.红素水平明显增高,以未结红素为

2.脑干听力诱发电位异常。

3.头颅MIR可显示基底神经、丘囊的影像异常。

鉴别

  1、乙

  症状和体征 起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表现。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困难、呛咳呼吸衰竭症状。体征有膜刺激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强直性瘫痪和阳性病反射等。   

  2、伤风:   

  伤风一般在细菌入侵后1—2周始出现症状(极少数人有短至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才出现症状的)。   

  一般在伤后6~10天发病,也有伤后24小时或数周后才发病的。   

  发病时间短,症状越严重,病人的危险性也就越大。起初先有乏力、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驱症状。接着可出现强烈能的肉收缩。首先是面部始,困难、;表情痉挛,病人出现“苦笑”面容;肉痉挛,头后仰出现所谓的“角弓反张”;如发生呼吸或喷痉挛,可造成呼吸停止,病人窒息死亡。这种全身肉痉挛持续几分钟不等,间隔一段时间又反复发作。任何轻微的刺激如光线、声响、说话、吹均可诱发。

并发症

  后遗症期常出现于生后2个月或更晚。表现为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耳聋智力障碍釉质发育不良等。

治疗

1.换疗法换出过多的红素和致敏的红细胞。

2.蓝光治疗改变红素的结构,使红素更易排出。

3.药物治疗补充白蛋白以及诱导酶的药物。

4.治疗原发病和并症。

5.对症治疗。

预防

1.出生早期密切监测红素水平,早期发现,及时光疗。

2.慎用与红素争夺白蛋白的药物。

3.如前一胎新生儿黄疸程度较重,应检查病因,以便对下一胎提供保护措施。

注意事项

对新生儿高红素血症,必须及早采取综措施,以防止其发展为红素脑病。如注意保暖、纠正缺氧及酸中毒、供给足够的养。避免输注高渗药物、不使用能溶血或抑制酶的药物等。在警告期据病情及时采用换、光疗、输注白蛋白等各种措施,尽快降低红素浓度。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冷毒草

下一篇 小儿流感病毒肺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