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

小儿毛细气管炎(bronchiolitis in infant)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以细气管受累为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个月的小婴儿,发病与该年龄气管的解剖特点有。因微小的管腔易由黏性分泌物、水肿收缩而发生梗阻,并可肿或不张。临床症状以明显的喘咳和缺氧症状为特征。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间壁的纯粹毛细气管炎,故国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
目录

病因

小儿毛细气管炎可由不同的病毒所致。呼吸道胞病毒(RSV)是最常见的病原。此外,副流感病毒(3型较常见)、腺病毒、流感病毒、呼肠病毒与病毒均可致毛细气管炎,少数系由肺炎支原体起。

临床表现

常在上呼吸道感染以后2~3天出现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呼吸困难。咳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特点。症状轻重不等,重者呼吸困难发展甚快,咳嗽略似百日咳,初起时呼吸道症状远较中毒症状严重,出现发作性喘憋。体温高低不一,低热(甚至无热)、中等度发热及高热约各占1/3。体温与一般病情并无平系。一般虽有呕吐,但不严重,也多无严重腹泻。由于肿及胸腔膨胀压迫部,常易影响吮奶及饮食。喘憋发作时呼吸快而浅,常伴有呼喘鸣,呼吸频率可达60~80次/分钟,甚至100次/分钟以上,快而细,可达160~200次/分钟。有明显三凹征

重症患儿有明显的梗阻性肿、苍白及发绀。胸部体征常有变异。叩诊每呈鼓音。每当细气管接近于完全梗阻时,呼吸音明显减低,或听不见。在喘憋=发作时,喘鸣音往往很明显,偶有笛音等啰音,往往听不到湿啰音,当喘憋稍缓解时,可有弥漫性细湿啰音或中湿啰音,发作时每有肋间增宽、肋骨横位,横肿推向下。由于过度换起的不显性失水量增加和液体摄入量不足,部分患儿可发生比较严重的脱水,在小婴儿还可能有代谢性酸中毒。重度喘憋者可有二氧化碳潴留,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动脉氧分压降低,甚至呼吸衰竭过正确治疗后,发展成力衰竭者已较少见。

检查

1.

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多在正常范围。中性粒细胞常在60%以下,嗜酸性细胞正常。

2.分析

病情较重的小婴儿分析检查可有代谢性酸中毒,约1/10的病例可有呼吸性酸中毒检查可见pH降低,PaO2及SaO2下降;PaC02可降低(过度换),或增高(CO2潴留)。严重者可有呼吸衰竭

3.病原检查

病毒快速诊断用免疫荧光技术或ELISA等法进,有条件的单位可进病毒分离及双份清检查,以确定各种病毒感染。鼻咽拭子细菌培养与健康儿无明显不同(二者均可有带菌情况)。

4.X线检查

可见全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肿,摄可显现气管周围炎征象,或有纹理粗厚。不少病例亦明显受累,有小点状阴影,但无大实变,与腺病毒肺炎不同。

5.电图

率增快,可有受损表现。

诊断

病因及临床表现,结X线胸检查可确诊。

治疗

本病以对症治疗为

1.促进排

增加空湿度极为重要,一般可使用室湿器。重症病例理应用雾化治疗对患儿有一定帮助,射流雾化器可结给氧进雾化;超声雾化只在有呼吸道堵时应用。

2.纠正缺氧

对喘憋重者首先要抬高头部与胸部,以减少呼吸困难;遇有明显缺氧时,可采用管给氧,导管尖端放在即可。严重时可用持续正压通气(CPAP)。

3.止喘

在喘憋发作期间,可应用气管舒张雾化吸入

4.水、电解质平衡

争取多次服液体以补充快速呼吸时失去的水分,不足时可以静点滴补液。遇有代谢性酸中毒,可静输注碳酸氢钠

5.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性酸中毒宜用雾化吸法使呼吸道通畅。部分病例需要CPAP通气治疗,对个极严重呼吸衰竭病例可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6.纠正力衰竭

并发力衰竭时应及时应用洋地黄类药物,对疑似力衰竭病例,也可及早试用。

7.上腺素

对疑似哮喘患儿,可试用小上腺素,无效时不再重复。

8.干扰素雾化疗法

最近临床研究实其对本病疗效确切。

9.中医汤药治疗

对能服用汤药的患儿,中医治疗效果较好,一般可用射干麻黄汤、定喘汤小青龙汤加减,遇有苔黄、舌红等热象明显者可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10.抗生素治疗(控制继发细菌感染)

本症多系病毒起,故一般不须用抗生素。但隔离条件较差时,可酌用青霉素控制继发细菌感染。如发现葡萄球菌或流感杆菌等继发感染,应积极进抗菌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