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帘子藤

帘子藤,产于西双版纳(勐海、勐遮、景洪)宁江、西畴、麻坡、河等地;生于海拔200—1600米的山地疏林中或湿润的密林山谷中,攀援树上或山坡路旁、水沟灌木丛中。分布于贵州、广西、广东湖南福建江西等省区。印度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也有。常绿攀援灌木,长达9米;条柔弱,平滑,无毛,具乳汁。薄纸质,卵、椭状卵或卵状长,长6-12厘米,宽3-7厘米,急尖具尾状,基......
目录

形态特征

常绿攀援灌木,长达9米;条柔弱,平滑,无毛,具乳汁。薄纸质,卵、椭状卵或卵状长,长6-12厘米,宽3-7厘米,急尖具尾状,基部或浅心形,两面无毛;中脉凹入,侧脉扁平,中脉侧脉略凸起,侧脉每边4-6条,斜上升,至叶缘前网结;叶柄长1.5-4厘米。总状式的聚伞花序腋生和生,长8-25厘米,具长总花梗,多花梗长0.8-1.5厘米;花萼短,裂卵形,外面具短柔毛,面具腺体;花冠紫红色或红色花冠,长4-5毫米,宽2.5毫米,无毛,花冠向上展,卵,长约2毫米,宽1.5毫米;雄蕊着生在花冠部,丝被长柔毛,花药箭头状,伸出花冠部之外,部中间粘连在柱头上,端渐尖,基部具;子房被长柔毛,由2枚离生心皮组成,花柱中部加厚,柱头锥状,每心皮胚珠多颗;花盘环状,5裂,围绕子房周围。蓇葖双生,线状长,细而长,下垂,长达40厘米,直径3-4毫米,绿色,无毛,外果皮薄;种子线状长,长1.5-2厘米,直径1.5毫米,端具白色绢质种毛;种毛长2-2.5厘米。期4-8月,果期8-10月。

果实长而细,且数量多,下垂有如门帘,故广西十万大山居民称之为“帘子藤”。

分布范围

分布于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福建等省区。生于海拔200-1600米的山地疏林中,或湿润的密林山谷中,攀援树上或山坡路旁、水沟灌木丛中。印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印度尼西亚的爪哇。

主要价值

乳汁浸酒可治湿病;广西民间用浸酒服治酸痛;药用可治贫血

、乳汁可药用,治酸痛、贫血等。

各地名称

帘子藤帘子藤(广西)黄泥藤(广东新兴);长果藤(广东封川);山羊角广东五华);亚八藤(广东海南澄迈);腰骨藤广东海南万宁);笔须藤(广东海南澄迈);厚皮藤(广东海南儋县);钩婆藤(广东海南儋县);坭藤母(广东海南临高);乳汁藤(广西上思、广东海南临高);烧角(广东海南兴隆);拐藤(广西);能藤(广西苍梧);蚂蝗藤(广西桂平);红杜仲藤(广西)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