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先天性肌强直综合征

强直综征(myotonic syndrome)是一组较为少见的遗传性疾病,包括先天性强直、萎缩性强直、先天性副强直等疾病。其共同的特点是:随意动收缩后,或给予各种机械性刺激或电刺激后,出现肉的强直性收缩不能立即松弛。强直性收缩的肉僵硬,但不伴疼痛。冷、兴奋、忧虑、疲劳发热等均可使强直加重。用叩诊锤叩击肉,可出现球。电图可出现强直电位。 先天性强直综征(congeni......
目录

发病机制

病机制可能为神经肉接处乙酰碱产生过多。病理上可见肉苍白和肥大,肉中纤维质增多,一般认为是横纹本身的病变而无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的异常。

症状体征

本病以男性发病为。生后不久即发病,或于青春期突然发生。临床表现通常于新生儿时期或婴儿期始,至青春期才有显著的肥大症状强直可广泛出现于周身各处的随意,以下肢明显。要表现为始活动时强直明显,常限于四肢。走困难然后走动正常,静止不动后或在冷环境中更为加重。如累及下肢肉,患儿起立、迈步及上台阶时,突感肢体发僵、动作笨拙,甚至不能活动;如累及手及前群,持物时不能立即放松;如累及面部肉,啼哭或打喷嚏时用力眼后,眼睑发生痉挛,不易立即睁;如累及咀嚼始进食时因咀嚼收缩不能立即放松,待几次收缩后才能较正常地咀嚼。所累及的群,除呼吸、吞、排尿外,任何一处横纹均可受侵犯。严重病例可累及咀嚼咽喉、眼。可因情绪改变、受凉、疲劳发热而使症状加重,温暖可减轻症状。如反复做同一动作,受累群的强直时间可逐次缩短乃至消失。患儿全身肉大多发育良好,力、张力及反射均正常,无萎缩。

用药治疗

应对家长说明本病为良性疾病,但病期较长,需耐处理。轻症者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无需特殊治疗。奎宁普鲁卡因胺对本病可有效,可使强直症状消除数小时。此外苯妥英钠泼尼松(强的松)等亦有一定疗效。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习者可采取下列治疗措施,以对症治疗为

1.奎宁 具有箭毒样作用,能降低神经-肉突触的兴奋性,抑制乙酰碱的释放过程,延长肉收缩不应期,且具稳定膜的作用,为治疗强直的常用药物。硫酸奎宁量儿童用量为每次0.1~0.3g服,2~3次/d。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耳鸣耳聋头痛恶心腹痛、皮疹及神经萎缩等副作用。

2.苯妥英钠 该药可稳定膜,减少膜兴奋性,减少钠离子流入细胞。儿童量为3~8mg/(kg·d),分3次服。副作用有震颤牙龈增生、共济失调等。

3.普鲁卡因胺 该药可抑制神经-肉突触的兴奋性,稳定膜。儿童量为每次14mg/kg,每6小时1次。量过大可出现肠道症状、发冷、发热肉疼痛、皮疹、律失常、粒细胞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4.上腺皮质激素或ACTH 可促进钾离子排泄,降低细胞对钾离子的敏感性。可用泼尼松1~2mg/(kg·d),1次顿服;或地塞米松0.1~0.2mg/(kg·d),静滴注,症状改善后减量;或ACTH每次0.5~1U/kg,2次/d注射。

5.其他药物 乙酰唑胺硝苯地平地西泮(安定)等亦可应用。

饮食保健

多注意一下生活习惯,要还是以维生素、蛋白质高的食物吃。

预防护理

病因不明,尚无确切预防法,参照遗传性疾病的预防措施。

病理病因

本病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隐性遗传。原因不明。

疾病诊断

本病征须与强直性萎缩鉴。后者有萎缩同时存在,但初期常无萎缩现象,但常并发秃发、睾丸萎缩、内障症状,且对叩击及电流刺激无强直性反应可助鉴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尿、便常规检查正常,酸磷酸激酶正常。

其他助检查:

1.电图检查 电图检查时显示强直反应,即在通电中肉持续收缩,停电后徐徐缓解,出现强直放电。

2.电图检查 可呈钾改变。

并发症

一般无严重并发症,可发生萎缩或有强直性养不良表现。

预后

本病征大多无进展性,故预后良好。强直程度可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轻,虽强直症状难以消失,但患者仍能从事一般性工作。部分患者可发生肉萎缩或有强直性养不良某些表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鞍上生殖细胞瘤

下一篇 廉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