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林背子

木蜡树落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褐色,初平滑后呈纵裂。单数羽状复叶,多聚生于;小9~15,对生,小叶片长椭披针,长5~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长尖,基部稍不对称或楔形全缘,两面平滑无毛。花序腋生,长约10厘米;小,杂性,黄绿色;花萼5裂,裂卵形花瓣5,卵状雄蕊5;子房上位,1室。核果扁平而偏斜,果皮有蜡质,果皮坚硬,成熟时淡黄色。期5~6月。果......
目录

词条出处

【出处】《贵州草药

【拼音】LínBèiZǐ

野漆树(《四川常用草药》)。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的皮。全年可采。

植物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米。树皮褐色,初平滑后呈纵裂。单数羽状复叶,多聚生于;小9~15,对生,小叶片长椭披针,长5~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长尖,基部稍不对称或楔形全缘,两面平滑无毛。花序腋生,长约10厘米;小,杂性,黄绿色;花萼5裂,裂卵形花瓣5,卵状雄蕊5;子房上位,1室。核果扁平而偏斜,果皮有蜡质,果皮坚硬,成熟时淡黄色。期5~6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山沟、灌木林中。分布西南、华南、华东及河北河南等地。

化学成份

树皮含鞣质21.35%。树汁含漆酚、漆酶;木材含非瑟素和黄木素。野漆树甙,也含鞣质。果实含漆树酸、木蜡树素A和木蜡树素B。种子、壳、种仁含油分为30.1%,56.36%,9.52%。种子还含蜡,含廿二烷二酸和廿烷二酸。

药理作用

醇提取物在离体平滑器官上(如小肠大肠子宫气管),具有桔抗组织胺、5-羟色胺及乙酰碱的作用,与Antazoline(抗组织胺药)、麦角酸二乙胺(抗五羟色胺药)及阿托品之性质相似,唯强度较弱。临床上用治哮喘、咳嗽、下泻、腹痛等。

漆树酸的钠盐易溶于水。小量漆树酸能使蛙、兔心脏收缩增强、搏动增快、舒张充分,因而搏出量增加,但大量则抑制心脏;对传导系统有延缓作用,还能兴奋迷走神经末梢,使跳变慢(作用短暂);对管则为收缩(小量时使冠状动脉扩张);小量使动物压上升,大量则降压,对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小量使瞳孔扩大,大量则使其缩小。对子宫有某种兴奋作用。大量能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但不侵犯运动神经及横纹。漆树酸钠对家兔致死量为0.00667克/公斤,有轻度的蓄积作用。其漆起的皮炎可用非那更加以防治。

性味

苦,

①《贵州草药》:"性平,味微酸涩。"

②《四川常用草药》:"性,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治尿血崩,带下,疮癣。

①《贵州草药》:"清热止,利水通淋。治小便出,崩,带。"

②《四川常用草药》:"杀虫,解毒。治湿热疮毒,虫疮,癣癞。"

【用法用量】服:汤,0.5~1两。外用:捣或研末凋

【附

①治小便出子五钱。水冲苦竹水五钱服。(《贵州草药》)

②治崩、带:子一两。水服。(《贵州草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林荫千里光

下一篇 林檎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