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新生儿低血糖症

新生儿糖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多发生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糖尿病母亲婴儿及新生儿缺氧窒息硬肿症、感染血症等。本症足月儿发生率为1%~5%,低出生体重儿可达15%~25%,新生儿窒息约20%~30%。糖持续或反复惊磀发作可起严重的中枢神经使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肿胀、软化、坏死,临床上出现智力低下、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新生儿糖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多发生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糖尿......
目录

概述

新生儿糖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多发生于早产儿、足月小样儿糖尿病母亲婴儿及新生儿缺氧窒息硬肿症、感染血症等。本症足月儿发生率为1%~5%,低出生体重儿可达15%~25%,新生儿窒息约20%~30%。糖持续或反复惊磀发作可起严重的中枢神经使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细胞肿胀、软化、坏死,临床上出现智力低下、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高糖症要为医源性利尿脱水休克,同样可损害。因此如何提高糖的监测应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做到预防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才能降低发生率减少损害。

病因

1.一过性糖糖产生减少见于:出现时窒息;饥饿;新生儿血症冷损伤;小于台龄儿。

一过性胰岛素过多致糖消耗增加;糖尿病母亲婴儿;新生儿溶血病;Beckwith综征;母亲输注葡萄糖。

2.持续或反复发作糖持续性胰岛素过多症见于:胰岛母细胞增生症;胰岛细胞腺瘤;其他原因起的胰岛素过多症。糖产生减少见于:激素缺乏:糖尿缺陷、先天性垂体功能低下;先天性代谢性缺陷:氨基酸代谢障碍如枫糖尿症,糖代谢障碍如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病Ⅰ型。

3.医源性糖快速葡萄糖输入可能刺激新生儿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加,当突然停止葡萄糖输入时,可能发生反应性糖。因此,对窒息后新生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输注葡萄糖后应逐渐减量至停用,可避免发生反应性糖。

糖症可产生于以下原因:

1.肠外养外源性糖输注时不能抑制源性糖产生。

2.新生儿上腺皮质激素的使用。

3.医源性高糖症新生儿输葡萄糖过多,浓度过高或不能耐受。

4.出生时窒息由于儿茶酚胺和高糖素的释放使胰岛素浓度降低或胰岛分泌细胞损伤功能失调,高糖后常发生糖症。

5.一过性糖尿病可能由于β细胞功能成熟延迟所致。

6.真性糖尿病,新生儿小见。

发病机理

葡萄糖是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唯一能量来源,组织中糖原贮存量极少,能量需要却极大。新生儿代谢活跃,细胞占身体总体咱们13%(成人仅2%),相对需要更多。如糖过低,细胞代谢活动受影响,使ATP产生减少,直接影响Na+-K+-ATP酶,致细胞肿胀,退性变以致坏死。反复发作更加重损害。神经系统各部位对糖的敏感度不同,相应症状出现的顺序为大脑皮层小脑皮层下中枢丘下部、运动感觉及自植物神经低级中枢、基底等。严重者出现延生命中枢功能障碍,造成猝死

临床诊断

1.糖症新生儿糖症状不典型或无症状,少数出现症状,表现为反应低下,哭声弱、拒奶且吸吮并,张力低下,苍白、低体温、呼吸不整、暂停、青紫等,严重者出现震颤惊厥昏迷等,发病在生后1~2d居多,结糖监测可作诊断。

2.糖症:早期及轻症可无症状,重症可表现为烦渴、多尿、体重下降、眼窝凹陷、脱水,甚至休克症状,并可呈现惊厥等。

3.诊断标准

(1)糖症:照传统糖的诊断值(为全标准)。

而OgataES提出葡萄糖<40mg/dl为糖定义,葡萄糖值应较全高出10%~15%(AveryGB.Neonatology4ed.1994∶572)。中国比较一致,全糖<2.22mmol/L(40mg/dl)即为糖诊断标准。

(2)全糖≥7mmol/L(135mg/dl)诊断为高糖症。

(3)胰岛素水平(μU/L)/糖(mmol/L)>0.3时,为不适宜的胰岛素水平增高。

4.糖监测法临床上常用纸法、微量糖仪取足跟部毛细管微量检测糖及静监测。要求生后1、3、6、9、12、24h早期定时监测或入院新生儿当时及定时监测。但广大基层医院无条件糖监测。天津市儿童医院提出应用电子计算机就其糖危险因素(日龄、体重、胎龄、感染及缺氧)进分析,建立判数式Y=-0.18295X1-0.90382X2-0.0519X3+5.6895X4+5.10437X5,用此式对新生儿进评分Y≥-33.80474者判为高危儿,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降糖发生率。从310例新生儿测定中准确度高,错判率为2.42%,可以试用(新生儿科杂志,1996,11∶54)。

预防

糖症:糖值<2.22mmol/L(40mg/dl)不管有无症状均需治疗。

1、葡萄糖产生过少和需要增加见于窒息缺氧、血症冷损伤、先天性心脏病、小于胎龄儿和先天性分泌紊乱、代谢缺陷病等。与下列因素有:①糖原、脂肪、蛋白贮存少,糖异生途径中的酶活力低,如小于胎龄儿;②热卡摄入不足,代谢率高,糖的需要量增加,糖异生作用缺陷,如血症冷损伤,先天性心脏病等;③无氧代谢耗氧量高,加之去甲上腺素释放使糖耗用增加;④高糖素缺乏、先天性垂体功能不全、皮质醇缺乏、糖原累积病、先天性氨基酸和脂肪代谢缺陷等,常出现持续顽固的糖。

2、葡萄糖消耗增加多见于糖尿病母亲婴儿、Rh溶血病、bechwith综征、窒息和婴儿胰岛细胞增生症等,均由于高胰岛血症所致。

症状糖:可服10%葡萄糖5~10ml/kg,每2~3hl次;或静注射10%葡萄糖,速率为6~8mg/(kg·min),4~6h测糖,调注射速率,维持24h后停静滴改服上述糖水1d;能进食者哺母奶或饲配奶。

症状糖:缓慢静注射25%葡萄糖2~4ml/kg,以1ml/min速率注入;继续用10%~12%葡萄糖静滴注8~10mg(kg·min),定期监测糖,输液泵控制速度,糖稳定24~48h后改用5%葡萄糖维持逐渐减量一般2~3d治愈;迟早始进食母乳或配乳。

持续或反复严重糖:如治疗3d后糖仍不能维持,则加用氢化可的松5mg(kg·d)2~3d,静滴;可用高糖素0.03mg/kg,注隔6~12hl次,同时监测糖;对高胰岛血症者可试用上腺素、先用1:1000(0.01mg/kg)皮注射,哪有效,用1:200上腺素放于25%甘油.005~0.01ml/kg每6h服1次。或用盐酸麻黄素0.05mg/kg服,每3hl次,适用于糖尿病母亲婴儿。也可用二氮嗪(能抑制胰岛素释放),每日10~15mg/kg,分3~4次静注或服。对胰岛细胞增生症或胰岛细胞须做腺次全切除。如为半乳糖血症,需停用含乳糖的乳类食品,代以配豆乳。

新生儿糖症

糖症不管有无症状糖值低于正常者均应给予治疗。

(1)无症状糖症:先给进食,如糖值不升高改为静输注葡萄糖,每分钟6~8mg/kg,4~6小时后糖测定结果调输注速率,稳定24小时后停用。

(2)有症状糖症:0.2~0.5g/kg,给予10%~25%葡萄糖,每分钟1.0ml静注;以后改为每分钟8~10mg/kg;12小时后给氯化钠每日2~3mmol/kg。24小时后给氧化钾每日l~2mmol/kg,每4~6小时监测糖一次,正常24小时后逐渐减慢滴注速率,48~72小时停用。极低体重早产儿对糖耐受性差,每分钟输注量不宜>8mg/kg,否则易致高糖症。

(3)持续或反复糖症:葡萄糖输注速率可提高至每分钟12~16mg/kg;急症情况下加用高糖素0.03mg/kg(不超过lmg)肉注射,4~6小时可重复;亦可每日加用氢化可的松5mg/kg,静注射;或泼尼松(强的松)l~2mg/kg服,共3~5天。高胰岛血症可用二氮嗪(diazoxide),每日10~25mg/kg,分3次服。胰岛细胞增生症则须作腺次全切除。先大件代谢缺陷患儿应给予特殊饮食疗法。

护理

护理措施:

1.保能量供给

提侣尽早喂养,吸吮母乳。无母乳者可给予10%葡萄糖ngR;早产儿或窒息儿尽快建立静通路,保葡萄糖输入。如因代谢及分泌疾病起者处应给予相应的饮食护理。定期监测糖,及时调整输注量和速度。

2.对症护理

低体重儿应泛意保暖,有感染者及时给予抗生案治疗。

3.严密观察病情

包括志、哭声、呼吸、张力及抽搐情况,如发现呼吸暂停,立即给予拍、弹足底等初步处理,并据患儿缺氧程度,理给氧。

4.健康教育

向家长讲述该症的发生原因,指导对糖发生时症状和体征的观察、处理办法及预后的了解。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林问荆

下一篇 林荫千里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