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柳叶斑鸠菊

柳叶斑鸠菊为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药用为全草,有退热疟的功效,产于云南西南部、南部至东南部、贵州(册亨、贞丰)、广西(凤山、隆林、昭平、那坡、兴安、百色、田林、凌云等)及广东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缅甸越南泰国也有。【药】:柳叶斑鸠菊【来源】:为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柳叶斑鸠菊的全草。【功效】:退热疟。【治】:治少阳热往来、口苦眩;或治疟伏于募原、热多少之温疟。【性......
目录

基本信息

【药】:柳叶斑鸠

【来源】:为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柳叶斑鸠菊的全草。

【功效】:退热疟。

治】:治少阳热往来、口苦眩;或治疟伏于募原、热多少之温疟

性味归经】:苦,凉。入

【用法用量】:服:汤,5一15克。

】:白头升麻、白龙须(《云南思茅草药》)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

【拉丁】:Vernonia saligna (Wall.) DC.

【考】: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形态特征

多年生坚硬草本,高60-100cm或更高。基部木质,直立,多分支,有明显条纹,稍粗糙,有密腺毛互生;叶柄极短或近无柄;叶片披针或椭状长,长5-18cm,宽1-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窄楔形,边缘有疏锯齿侧脉7-8对,细脉状,叶脉在下面明显,两面有黄褐色密糙毛和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径5-8mm,通常6-8个在腋或端排成具的伞房状花序,具6-12个花梗5-8mm,被较密短柔毛和腺;总苞狭钟,径约6mm,总苞4层,卵形或长,先端常紫色,钝而具小尖,长1.5-6mm,有疏绒毛或近无毛;淡红紫色花冠筒状,长6-7mm,上部具狭披针短裂,外面具腺。瘦果,长约2mm,具10条肋,无毛,肋间有腺点;冠毛白色,1层,糙毛状,长约7mm。期9月至翌年2月。

生长习性

常生于旷山坡灌丛中或疏林下,海拔500—1600(--2100)米。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柳叶绣球菊

下一篇 柳叶卫矛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