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硬化性胆管炎

硬化管炎(sclerosing cholangitis)又纤维管炎,是一种胆汁淤积综征,是以、外管炎症导致管壁黏膜下和浆膜层纤维样变性、增生,致管慢性纤维性狭窄和塞。最终可发展成胆汁硬化高压,少数病例可累及胆囊管,可伴有慢性溃疡结肠炎或腹膜纤维化。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腹泻......
目录

疾病常识

疾病介绍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 儿童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腹泻硬化溃疡结肠腹膜纤维管癌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外科 外科 微创外科 普外科

治疗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10-30天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 消炎 柠檬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温馨提示

要表现为慢性进性梗阻性黄疸,伴有明显瘙痒,右上慢性疼痛或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病因机制

(一)发病原因

1.病因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有:

(1)细菌或病毒感染因素:慢性道炎症管壁纤维化,管腔逐渐变窄。

(2)变态反应因素:有时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溃疡结肠炎及克罗恩病

(3)先天性遗传因素:文献报道硬化管炎可能是一种有遗传倾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父母近亲结婚的子女发生本病的机遇较高,部分者认为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原发性硬化管炎病儿常出现组织相容抗原HLA-B8(特异性人体白细胞抗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人认为是一种免疫功能调失调病。

2.分型 该病有两种类型:

(1)原发性:临床上找不到起该病的任何原因,治疗困难,预后差。

(2)继发性:可找到直接或间接的致病原因,如道慢性感染,结石,手术及创伤后,小儿原发性多见。

(二)发病机

早期活体组织检查可见门及汇管区炎症反应,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小管增生,管壁纤维变性逐渐为纤维组织代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直至锁,管受侵的范围不同而分为弥漫型,局限型和段型(又称跳跃型)。

预防

早睡早起,运动身体。睡眠不足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亦易激动生,招致外感内伤。保持境平和。春季忌怒,处事勿过于急躁,要时常保持境平和。

并发病症

腹泻硬化溃疡结肠炎、腹膜纤维化、管癌

常并发慢性腹泻养障碍,晚期可致硬化高压,少数病例可累及胆囊管,胆囊及 (或)结石管狭窄及反复发作的细菌性管炎,可伴有慢性溃疡结肠炎或腹膜纤维化,可发生管癌,直肠结肠切除术后回肠周围的张(peristomal varices)等, PSC伴随的相疾病,文献报道颇多,要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最为常见者是IBD,早期报道PSC病人伴随IBD的发病率为25%~30%,晚近报道为54%~100%;PSC伴随的IBD中,以CUC最常见,高达70%以上,Crohn结肠炎约13%,前尚无报道Crohn肠病仅累及小肠而不累及结肠者。

诊断方法

常见症状

高热 恶心 高压 黄疸 腹泻 瘙痒 低热 肝大而硬 胆汁硬化 食欲不振

要表现为慢性进性梗阻性黄疸,伴有明显瘙痒,右上慢性疼痛或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慢性腹泻养不良,部分患儿伴有长期低热或高热,体检可触及增大的肝脏肝脏质硬,晚期可发展为胆汁硬化高压,部分患儿常伴慢性溃疡性,脾脏结肠炎,Crohns病等,并有生长迟缓和青春期延迟等。

检查项

1.功能检查:红素升高,以直接红素为,碱性磷酸酶升高,常为正常值的2~3倍,转氨酶略升高。

2.末梢象:白细胞增多。

3.其他试验:清IgM亦高于正常,IgA,IgG,清铜升高,尿铜增加,清铜蓝蛋白增加。

4.胆囊穿刺及术中道造影:Chen原发性硬化管炎的,外道显影分成下列各型:

(1)型:又分: Ⅰ型:管轮廓轻度不规则,局部管腔狭窄,末梢管无明显梗阻, Ⅱ型:管腔呈线性狭窄,狭窄部远端管轻度扩张,末梢管分叉稀少,呈“枯状”, Ⅲ型:末梢管完全塞,中央管局部呈梭,囊状或袋状扩张,扩张段之间狭窄呈“珠状”, Ⅳ型:末梢管不规则,狭窄或塞,仅中央管充盈,大外周不见管。

(2)外型:又分: Ⅰ型:道呈普遍或段性不规则改变,无明显狭窄, Ⅱ型:管呈段性狭窄,管腔光滑或不规则, Ⅲ型:不规则狭窄,全部管呈珠样改变, Ⅳ型:管腔极不规则,扩张与狭窄相间,病变严重,憩室样。

5.MRI检查:能发现管增粗,病变处异常,并能除外其他疾病如转移性肝癌腺癌等管梗阻疾病。

6.B型超声波:外型看不见总管,管狭细增厚,管壁回声强伴管扩张。

诊断鉴

诊断

继发性硬化管炎:多有直接或间接的致病原因,诊断多无困难。

原发性硬化管炎可照1970年Myers等提出的标准进诊断:

①进性梗阻性黄疸。②无结石。③无道手术史。④管壁增厚,管腔狭窄。⑤长时间观察可排除道恶性病变。⑥无溃疡结肠炎或克罗恩病等并发症,为明确病变部位,范围以及未受侵犯道的外,可进B型超声,穿刺造影(PTC)及十二指肠纤维镜造影等检查。

诊断

胆石症、胆囊炎和胆囊管的先天性畸相鉴,实验室检查和助检查可助鉴原发性硬化管炎需排除其他原因起的硬化管炎或管狭窄/阻塞;需与其他胆汁淤积性疾病鉴,如原发性胆汁硬化,特发性成人管减少症,药物性淤,慢性活动性炎,病,自身免疫性炎等。特是有些不典型的PSC病人,其清ALP仅轻度升高,而ALT/AST却明显升高,极易误诊为AIH。

治疗方案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外科 外科 微创外科 普外科

治疗式:药物治疗 康复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10-30天

治愈率:30%

常用药品: 消炎 柠檬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3000——8000元)

(一)治疗

要是对症治疗,消炎、利免疫抑制药、抗纤维化及并发症的治疗,终末期宜进移植。广谱抗生素能控制急性管炎的发作,亦可采用中药消炎利,加强养。外科治疗的指征是:病变局限有扩张的管者,可十二指肠空肠胆汁入消化道。硬化管炎有致病原因时,可用手术法去除病因。  

1.胆汁淤积与功能不全的治疗

可采取以下针对性措施:  

(1)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维持正氮平衡,促进细胞再生,维护功能,纠正凝机制障碍等。  

(2)调饮食:饮食中减少固醇及饱和脂肪酸含量,供给中链三酰甘油亚麻油酸盐,增加糖、蛋白质含量(脑病例外),适当限制钠的摄入,晚期病例可供给要素(essential)饮食。  

(3)瘙痒:可选用考来烯胺(消胺)、巴比妥类、抗组织胺药、利福平熊去氧酸、阿受体拮抗药。  

(4)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维生素A缺乏者占40%,维生素D缺乏者约14%,维生素E缺乏者约2%,宜分防治;维生素K缺乏者,宜肠外给予维生素K,仍不能纠正者,提示功能不全,应加强支持疗法。  

(5)脂肪泻:与肠道胆汁酸浓度降低、脂肪乳化不足/吸收不良有,也可能由于同时存在的慢性腺炎/腺外分泌减少,或腔疾病(慢性吸收不良综征)/肠道菌丛失调起,除调饮食外,可给予胰酶、调整肠道菌丛制及适量抗生素。  

(6)质疏松症:氟化钠及二磷酸盐化物等。  

(7)利治疗-熊去氧酸(UDCA):其治疗作用机制:  

①在胆汁酸池中潴积,以取代毒性胆汁酸,减少后者起的继发性损害。  

②在细胞水平与亚细胞水平上有保护细胞的作用。  

③有高利活性(hypercholeretic activity)。  

④有免疫调作用。早期研究报道用熊去氧酸(UDCA)13~15mg/(kg?d),服,持续1年,能显著改善PSC病人的临床症候、生化异常及组织改变,但近期随访2.2年的双盲对照研究提示:熊去氧酸(UDCA)组与安慰组的治疗结果无差。因此,熊去氧酸(UDCA)治疗PSC的疗效,需进一步验。  

2.免疫抑制药

应用免疫抑制药以阻断疾病的发展。  

(1)免疫抑制药单用:已用于试验性治疗的免疫抑制药有下列几种:  

①皮质激素:早期应用皮质激素服,显示能改善生化指标,但缺乏长期对照研究;其后,用皮质激素管灌洗的局部治疗,与对照组比较,明无明显效应。  

硫唑嘌呤:既往认为有一定治疗效果,现明无效。  

环孢素:治疗结果不理想。  

甲氨蝶呤:已进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治疗,明治疗组无明显改善。  

他克莫司(Tacrolimus):为新型免疫抑制药,个放治疗研究显示:仅对PSC病人的清酶有一定改善,尚待进一步确定其疗效。 

青霉胺: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外,尚有铜的作用,已明PSC病组织含铜量增加,故该药曾用于PSC的治疗。一组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对照研究,36个月随访,据临床表现、生化检测、放射造影、组织检查以及生存时间,进分析,显示青霉胺对PSC的进展及病人的存活率均无作用,且不良反应大,特毒性起的蛋白尿最常见,因毒性被迫停药者达20%。现已不用。  

(2)免疫抑制药/熊去氧酸(UDCA)联治疗:  

泼尼松+秋水仙碱:Lindor通过为期2年的放性治疗试验,显示清生化指标及组织无改善,且呈进展性变化,提示该联治疗无效。  

甲氨蝶呤+熊去氧酸(UDCA):Lindor报道该联治疗与单纯熊去氧酸(UDCA)治疗组比较,该联用药不仅无助于功能的改善,且易并发毒性反应。  

3.抗纤维化治疗

应用秋水仙碱抑制纤维生成,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晚近Olsson对48例PSC病人进了多中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秋水仙碱/安慰:1mg/d,服,持续3年。结论:秋水仙碱对PSC病人的临床症候清生化指标、组织及其生存时间均无作用。  

4.并发症的治疗

并发症包括:胆囊及(或)结石管狭窄及反复发作的细菌性管炎,管癌,直肠结肠切除术后回肠周围的张(peristomal varices)等。  

(1)胆囊及(或)结石:慢性胆汁淤积固醇结石,细菌性管炎起色素结石,易起细菌性管炎:  

症状胆囊结石,宜胆囊切除术。  

结石:可在道镜下,置入取石网,套取结石,或用灌洗液进冲洗。  

(2)管狭窄及反复发作的细菌性管炎:  

气囊扩张:可在ERCP/PTC介导下,进行气囊扩张,并排出污泥样(biliary sludge)胆汁气囊扩张的疗效,决定于管狭窄的程度,仅轻度狭窄者效果好,反之则否。约50%PSC病人通过气囊扩张后,症状改善达2年,其中1/3病人再狭窄时,可反复进行气囊扩张。此法缓解瘙痒、降低黄疸、减少细菌性管炎反复发作等面,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法。  

②支架置入:狭窄区置入支架6个月后,可使功能获得改善,随访中位时间29个月,57%病人可仍然保持无症状。但置入早期,约14%病人并发细菌性管炎,置入中、后期,约1/3的人并发反复发作性细菌性管炎。  

③广谱抗生素: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在道的浓度高,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阴性杆菌均有作用,可作为细菌性管炎的预防用药,长期用药可减少细菌性管炎发作的频率与严重度。  

道-肠道支架(biliary-enteric stenting anastomosis):置入支架管分岔的重建(reconstruction of the hepatic duct bifurcation with long-term transhepatic stents):支架/支架重建,仅适于外狭窄,经气囊扩张/镜支架置入无效的早期病人,对已有硬化严重狭窄的病人无效,后者宜选择移植。  

(3)管癌:管癌的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已明无效,进移植者均复发;化疗与放疗联应用,然后进移植,这一试验治疗仍在进中,有望可改善并发管癌的预后。  

(4)回肠周围张:伴有IBD/CUC病人,直肠结肠切除的回肠周围的静,因硬化高压症发生张,常并发严重出,控制出的措施:  

①手术局部处理/注射硬化,但效果不理想。  

②应用降低高压的药物如肽。  

颈静门体支架分流。  

④严重功能衰竭者,移植是最佳选择。  

(5)硬化并发症:见于晚期病人,与其他原因所致的失代偿性硬化一样,常见消化道出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脑病等,其治疗详见本章硬化1。  

5.移植

终末期病人的治疗,移植(OLT)是最适的选择,1年、5年存活率分为90%~97%及85%~88%。选择移植的理想时间对于手术成功率很重要,一般用Mayo危险度计分作为手术参考指标,危险度计分高者手术病死率高,危险度计分低者则反之。一般而言,病人出现难治性/顽固性症状、体征、生化改变,以及终末期硬化并发症,是选择OLT的基本标准。 OLT的并发症:  

①急、慢性排异反应,管狭窄、漏。  

动脉成。

③淋巴增生性疾病。

④术后PSC再次复发者20%,但并不影响病人及其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病人伴发CUC者,OLT及其后的免疫抑制药治疗并不改变CUC的自然病程,也不影响直结肠腺癌的发生率;因此这类患者仍应每年进结肠镜监测,以便早期检出结肠增生不良或结肠腺癌。  

(二)预后

继发性硬化管炎,去除病因,可使病情缓解好转。原发性可因多次管炎、管狭窄于病后5~7年胆汁淤积性硬化门静高压、上消化道出昏性而死亡。7%~10%的原发性硬化管炎患者可发生管癌,移植术以预防此并发症的最佳时机尚不清楚。

护理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

2、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维生素的摄入量。

3、给予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如各种粥类、米汤等。

饮食

宜清淡富养而易消化,少吃油腻炸及辛辣刺激的食品。三阳饮食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物以免病症状加重而影响治疗。

1、宜吃止吐的食物; 2、宜吃碱性的食物; 3、宜吃保护粘膜的食物。

1、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韭菜大蒜; 2、忌吃产的食物,如洋葱红薯芋头、土豆; 3、忌吃酸性的食物,如奶蛋黄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栗荴

下一篇 栗花灯心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