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疮
病因
症状
本病可见于身体任何部位,但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角、唇缘、鼻孔周围等处,若发生在口腔、咽部、眼结膜等处,称粘膜热疮;皮损初为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数个或数十个针尖大小的、簇集成群的小丘疱疹或水疱,内含透明浆液,数日后疱破糜烂,轻度渗出,逐渐干燥,结淡黄或淡褐色痂,1―2周痂皮脱落而愈,但易复发。
饮食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营养合理,食物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治疗
黄芩: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
分减服
枳壳:捣细罗为散。每服。以蜜水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又方。
又方。
黄连:研令匀。以红菜头汁和涂于疮上。日三用之。
又方。
又方。
检查
一般会连续发热三四天,等发热退后才会出皮疹。但许多家长往往在孩子发烧的几天里,带着孩子天天跑医院,这样是不可取的。如果已经明确诊断,只要按照医嘱在家护理,三四天后孩子就会慢慢好起来。建议可以通过体温表检测体温。通过视诊做出初步诊断。然后去医院验血检查。
诊断鉴别
并发症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神经管畸形
下一篇 小儿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