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果榕
入药部位
性味
味涩;性凉。
功效
清热利水,止痛。
主治
用法用量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切碎,鲜用或晒干。
植物特征
灌木,高1-2m。嫩枝被疏毛。单叶互生;叶柄被毛,长3-10mm;托叶锥状,长5-7mm,幼时被毛;叶片纸质或薄革质,狭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12cm,宽1.5-3cm,先端骤尖或短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或急尖,全缘,上面无毛,下面苍白色,有乳头状小凸点,罕在脉上被微毛;基出脉3条,侧脉5-10对,网脉在背面稍明显。
隐头花序,单生于叶腋,梨形,长2-3cm,直径1-1.5cm,基部苞片三角形,总花梗长5-10mm,被毛或近无毛;雄花、瘿花着生于同一花序托内,雄花生于上部,具短梗,花被片3;雄蕊2;瘿花花梗较长,花被片4,花柱侧生;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具短梗,花被片3-4,花柱近侧生。瘦果。花、果期全年。
生长环境
生于中海拔的灌林中或溪旁湿润的腐殖土中。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