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犁头尖

犁头尖 犁头尖(拉丁:Typhonium blumei Nicolson & Sivad.),俗为茨菇七、百步还原、三角青等,天南星犁头尖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录》(IUCN)无危物种。犁头尖块茎近球、头状或多年生植株4-8,戟状三角花序梗单一,生于腋;期5-7月。分布于浙江江西印度缅甸等地。生于地边、田头、草坡等地。海拔1200米。块茎入药,有毒......
目录

形态特征

犁头尖图册块茎近球、头状或,直径1-2厘米,褐色,具环节间黄色迹,颈部生长1-4厘米的黄白色纤维须根凸状眼。

幼株1-2,叶片心形、卵状心形至戟,长3-5厘米,宽2-4厘米,多年生植株4-8枚,叶柄长20-24厘米,基部4厘米鞘状、尾式排列,淡绿色,上部绿色叶片绿色淡,戟状三角,前裂卵形,长7-10厘米,宽7-9厘米;后裂卵形,外展,长6厘米,基部弯缺呈“中肋2面稍隆起,侧脉3-5对,最下1对基出,伸展为侧裂,集2圈。

犁头尖花序柄单1,从腋抽出,长9-11厘米,淡绿色,,粗2毫米,直立。佛焰苞:管部绿色卵形,长1.6-3厘米,粗0.8-1.5厘米;檐部绿紫色,卷成长角状,长12-18厘米,下部粗6毫米,盛时展,后仰,卵状长披针,宽4-5厘米,中部以上骤狭成带状下垂,先端旋深紫色,外面绿紫色肉穗花序无柄,雌花,长1.5-3毫米,粗3-4毫米;中性花序长1.7-4厘米,下部7-8毫米长具,连粗4毫米,无部分粗约1毫米,淡绿色;雄花序长4-9毫米,粗约4毫米,橙黄色;附属器深紫色,具强烈的粪臭,长10-13厘米,基部斜截形,明显具细柄,粗4毫米,向上渐狭成尾状,近直立,下部1/3具皱,向上平滑。雄花近无柄,雄蕊2,药室2,长状倒卵形雌花:子房卵形黄色柱头无柄,盘状具乳突,红色。中性同型,线形,长约4毫米,上升或下弯,两头黄色红色期5-7月。

犁头尖图册

生长习性

生于地边、田头、草坡、石隙中。

分布范围

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海拔1200米以下,印度缅甸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爪哇、苏拉威西岛)、帝汶岛,北至日本琉球群岛、九洲南部均有分布。

主要价值

研究价值

成分

块茎含生物碱(alkaloids)和甾醇(sterol)。

药理作用

毒副反应:小腔注射犁头尖全草的氯信提取物1g/kg,出现肉张力增加,活支国减少,呼吸困难神经系统症状。200细粉20%西南犁头尖(Typhonium omeiense H.Li)块茎粉混悬液滴兔眼0.1ml,保留2min后用生理盐水冲洗,1h后出现红肿、小水泡,表明对眼结膜有刺激性,但在1-2天后能恢复政党人识服后会口腔粘膜起泡麻辣、头晕呕吐等。可立即含漱生姜汁和米,或服蛋清、面糊和大量糖水或静滴葡萄糖盐水,部剧痛可注射吗啡,出现惊劂可注射镇静,继服溴化钾或吸入乙醚。

药材鉴

性状鉴块茎,直径为0.3-1cm,表面褐色,栓皮薄,不易剥落,稍有皱纹。痕多贪薇一侧,须根痕扁布全体,并有多数外凸的珠良。

显微鉴块茎横切面:木栓层较薄,仅有4-5层细胞,木栓细胞、长或扁平,排列不整齐。薄壁组织中可见大量分生组织,薄壁细胞均弃满淀粉粒。粘液细胞多分布于近木栓层的数层薄壁细胞间,明显大于薄壁细胞,直径60-180μm.

药用价值

性味归经

《闽南民间草药》:苦辛,温,有毒。

功能

瘀,止,消肿,解毒。治跌打损伤,外伤乳痈,疗疮,瘰疬,疥癣。

①《生草药性备要》:大疮,消恶毒,去腐肉生新,又能止。治便毒,捶烂之,冷则又换。

②《陆川本草》:毒。治乳痈金疮

③《实用草药》:消肿解毒,瘀止。治外伤,蛇头,癣疮,蛇咬伤,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外用:捣或磨涂。

注意事项

①《南宁市药物志》:孕妇用。

②《闽南民间草药》:服鲜块茎,须用食物包裹,否则口腔粘膜起泡

本品有毒,一般外用,不作服。误食会出现麻辣,头晕呕吐中毒症状

实用附

①治跌打损伤:一鲜犁头草块茎,去外皮,切一包盐菜或桂服下。(《闽南民间草药》)二鲜犁头尖全草适量,加黄少许,捣烂患处。(《福建草药》)

②治瘰疬:犁头草适量,生盐少许,共捣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蛇头犁头尖块茎,调雄黄少许捣烂,患处。(《福建草药》)

④治外伤:一犁头草适量,捣烂,伤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二芋头七,研末,撒布患处。(《云南草药》)

⑤治蛇咬伤:鲜犁头草全草,洗净,捣烂。(《闽南民间草药》)

⑥治面颈生癣:犁头草适量,用磨涂患处。(《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胼胝:鲜犁头草块茎,捣烂之。(《闽南民间草药》)

各家论述

①《生草药性备要》:大疮,消恶毒,去腐肉生新,又能止。治便毒,捶烂之,冷则又换。

②《陆川本草》:毒。治乳痈金疮

③《实用草药》:叼削中解毒,瘀止。治外伤,蛇头疗,癣疮,蛇咬伤,跌打损伤,

民族用药

【拉祜药】摆约也:外伤痛,溃疡,跌打劳伤,疮疡肿毒《药录》。芋头七:外伤痛《拉祜药》。

【布朗药】搭要加:外伤痛,溃疡,跌打劳伤,疮疡肿毒《滇药录》。

【苗药】金子:腹痛痛,哮喘,促,子《滇药录》。蛇不,舍红求:块茎外用治瘰疬,乳腺炎,颈淋巴结核,外伤肿毒,蛇伤《湘蓝考》。

【佤药】野半夏:全草或块茎外伤痛,溃疡疖肿毒,跌打损伤《中佤药》。

【阿昌药】吞所块茎肿毒《德宏药录》。万端哈:块茎肿毒《德宏药志》。

【水药】九非报:治面部神经麻痹《水医药》。

【瑶药】犁头尖土半夏:用于气管炎,蛇伤,肿毒。

【侗药】马茂扯mal mebl ceic:全草治扭伤,肿痛。

药用相

采集:秋季采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线粒体脑肌病

下一篇 烂茶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