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血小板无力症

瑞士医师于1918年首先报道本病,故又称Glazmanns thrombasthenia(GT)。本病属聚集功能障碍性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特点是态、数量正常,出时间延长,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聚集功能缺陷。基本知识医保疾病:否。患病比例:0.001%。易感人群:儿童。传染式:无传染性。并发症:血尿。治疗常识就诊科室:液科。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
目录

疾病常识

简介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儿童。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血尿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液科。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80%。

常用药品:酚磺乙胺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凝因子VIIa。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0——50000元)。

温馨提示

无力症(thrombasthenia)又格兰兹曼病(glanomnn'sdisease ),为遗传性功能缺陷所致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

病因

发病原因:

本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GT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并且往往与近亲结婚,阿拉伯人,伊拉克犹太人,法国吉卜赛人以及南部印第安人中有较多的携带者,本病是由于αⅡb(GPⅡb,CD41)和/或β3(GPⅢα,CD61)质或量的异常所致,由于在生理性诱导作用下产生聚集时,以及α颗粒摄取纤维蛋白原时,均需要GPⅡb/Ⅲa受体的参与,因此,GPⅡb和(或)GPⅢa的异常导致本病黏附及聚集等试验异常,现已在分子水平发现多种分子缺陷包括发生在aⅡbβ-折叠结构域,β3 MIDAS结构域以及影响受体活化三种突变类型,涉及到点突变,缺失,倒位等多种突变式。

病机制:

GT的生化缺陷在于膜糖蛋白GPⅡb/Ⅲa复物量的减少,缺失或质的异常, GPⅡb/Ⅲa在其周围微环境发生改变或因激活使其构型改变时,可作为受体与纤维蛋白原,vWF纤维连接蛋白,层素等黏附分子结,介导聚集,当其数量或质量异常时即出现聚集缺陷,这种能正常地黏附到受损的皮下组织,但不能进一步地正常延伸和聚集,临床上可分为3个亚型:Ⅰ型:GPⅡb/Ⅲa复物的量少于正常的5%, Ⅱ型:相当于正常的5%~25%,Ⅲ型:相当于正常的40%~100%,量无明显减少而结构异常,属变异型,前研究发现GPⅡb和GPⅢa由不同基因编码,都位于17号染色体上(17q21-22)GT是由于该基因发生了缺失,点突变或插入所致。

预防

同遗传病预防措施,尤其应避免近亲婚配,预防应从孕前贯穿至产前:婚前体检在预防出生缺陷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作用大小取决于检查项容,要包括检查(如乙病毒,梅毒螺旋体,艾滋病病毒),生殖系统检查(如筛查宫颈炎症),普通体检(如压,电图)以及询问疾病家族史,个人既往病史等,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在妊娠期产前保健的过程中需要进系统的出生缺陷筛查,包括定期的超声检查,筛查等,必要时还要进染色体检查,孕妇尽可能避免危害因素,包括远离烟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一旦出现异常结果,需要明确是否要终止妊娠。出生后预后如何等等,采取切实可的诊治措施。

并发症

合子可并发脏出,如血尿肠道出甚至等。

诊断方法

症状

本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因而同一家系中常有多人发病,杂合子血症不明显,纯合子则可表现皮肤,黏膜的自发出甚至脏出,如皮肤瘀点,瘀斑,牙龈月经过多,血尿肠道出等,罕见

检查

数量及态正常,但在在不聚集,出时间延长,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对ADP,原,上腺素,酶诱导的聚集反应缺如或降低,但对瑞士托霉素和vWF的诱导的聚集反应正常,如能测定可进一步发现GPⅡb/Ⅲa复物量的减少或质的异常, 常规做B超检查,其他据临床需要选择。

生四烯酸均不起聚集;少数加原,生四烯酸,酶有聚集反应,加瑞斯托霉素,聚集正常或降低。

诊断鉴

诊断

1986年我国修订后的诊断标准如下述。

1.临床表现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自幼有出血症状,表现为中度或重度皮肤,黏膜出,可有月经过多,外伤手术后出不止。

2.实验室检查

(1)计数正常,在分布,不聚集成堆。

(2)出时间延长。

(3)块收缩不良,也可正常。

(4)聚集试验:加ADP,上腺素,原,酶,生四烯酸均不起聚集;少数加原,生四烯酸,酶有聚集反应,加瑞斯托霉素,聚集正常或降低。

(5)玻珠滞留试验减低。

(6)膜糖蛋白(GP)Ⅱb/Ⅲa(CD41/CD61)减少或有质的异常。

诊断

本病应与其他计数和态正常的功能缺陷性疾病相鉴,有些灰色征患者块回缩缺陷,但聚集仅轻度异常,且缺乏α颗粒分泌蛋白,致密颗粒缺乏患者二相聚集异常,但块回缩正常,遗传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先天性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患者出时间延长,但凝试验异常。

治疗方案

治疗

1.护理:在诊断明确的病儿,医务人员应尽量向家长说明病情,告诉家长如何护理孩子,教育孩子自我保护,避免外伤,减少出

2.局部出:不重时,多可用吸收性明胶海绵,酶等压迫止,青春期月经过多时可采用避孕药如炔雌醇/炔诺酮(复方炔诺酮)以控制月经量。

3.1-氧-8-氨酸加压素(DDAVP):本药可提高浆凝因子Ⅷ活性和抗利尿作用,但对储存池的病人使用亦有效,DDAVP 0.2~0.3μg/kg皮下注射或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缓慢静注,可使60%~70%的储存池病病人改善临床出血症状,出时间缩短或恢复正常,但对BSS及GT病人常无效。

4.严重出:严重出者需输注浓缩制,反复输注易产生抗小抗体而失效,因此有条件者宜做ABO及HLA配型,给予去白细胞的同型,不易起同种免疫,对于已产生抗抗体的病人,可使用浆交换以减少抗体后再输同型,有时可静给予人丙种球蛋白亦有帮助。

5.骨髓移植或基因治疗:严重的病儿如能找到适的供体可进异基因骨髓移植,脐干细胞移植,一旦成功即可治,基因治疗正在研究中,前尚无成功的报道。

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一组64例仅2例死于出,另一组43例仅3例死于出日本全国性调查表明1976年患者为98人,病死率为6.8%;1991年患者为192人,病死率降至4.9%。

护理

1.补充微量元素:食用含丰富的食物,几乎成为出病人的常识。值得注意的是,适量补充微量元素铜对纠正贫血也相当重要,不过人体对锏的生理需要量甚微,通过日常饮食即可满足。但是,如果饮食养欠佳,而又少食甚至不食蔬菜,就会给纠正出带来不利。

2.少食含盐食物:出病人应少食含盐食物为好,一旦出现水肿还应暂时盐。

饮食保健

1.高蛋白低脂肪 :对一般出病人来说 ,首先应考虑给予高蛋白饮食。这可以通过食用动物的瘦肉以及脏 ,获得优质蛋白的补充。其次 ,应尽量控制脂肪的摄入量.因为脂肪可抑制人体的造功能。高脂肪还可导致腹泻消化不良肥胖病等疾患。

2.丰富的维生素 :饮食结构维生素的含量丰富 ,对各类疾病的患者都是适宜的。就贫血病人而言,维生素B1,维生素B12,维生素C和叶酸等是至重要的。维生素 B1的补充 ,可以通过粮食特是粗杂粮食物获得。维生素B12和叶酸要来源于动物脏等食物,维生素C的要来源,则是各种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低钠血症

下一篇 犁头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