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狼毒

狼毒 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 Linn.),断肠草、拔萝卜等,是瑞香狼毒植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录-无危(LC)。狼毒多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粗大,棕色面淡红色互生,稀对生或近轮生,披针或椭披针,长1.2-2.8厘米,宽3-9毫米;头状花序生,具绿色苞片;果锥状,长约5毫米,端有灰白色柔毛,为萼筒基部......
目录

形态特征

狼毒花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木质,粗壮,,不分枝分枝,表面棕色淡黄色;直立,丛生,不分枝,纤细,绿色,有时带紫色,无毛,草质,基部木质化,有时具棕色鳞片生,稀对生或近轮生,薄纸质,披针或长披针,稀长,长12-28毫米,宽3-10毫米,先端渐尖或急尖,稀钝形,基部钝形楔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至灰绿色,边缘全缘,不反卷或微反卷,中脉在上面扁平,下面隆起,侧脉4-6对,第2对直伸直达叶片的2/3,两面均明显;叶柄短,长约1.1毫米,基部具关节,上面扁平或微具浅沟。

白色黄色至带紫色,芳香,多头状花序生,;具绿色总苞;无花梗花萼筒细瘦,长9-11毫米,具明显纵,基部略膨大,无毛,裂5,卵状长,长2-4毫米,宽约2毫米,,稀截形,常具紫红色的网状纹;雄蕊10,2轮,下轮着生花萼筒的中部以上,上轮着生于花萼筒的部,花药微伸出,丝极短,花药黄色,线状,长约1.5毫米;花盘一侧发达,线形,长约1.8毫米,宽约0.2毫米,端微2裂;子房,几无柄,长约2毫米,直径1.2毫米,上部被淡黄色丝状柔毛,花柱短,柱头头状,端微被黄色柔毛。果实,长5毫米,直径约2毫米,上部或部有灰白色柔毛,为宿存的花萼筒所包围;种皮膜质,淡紫色期4-6月,果期7-9月。

生长习性

  1. 生长发育狼毒种子下一代的繁殖拓展。种子成苗后,狼毒基部在每年9、10月就会成膨大凸起的越冬,进入休眠状态;翌年越冬长出地面后变红,而后变绿,迅速生长狼毒的越冬,同时含有枝芽花芽,每个越冬花芽分化过程中成一个花序。1龄植株当年发育,但也有报道其能但不结实;2、3龄植株处于生殖生长阶段,能结实量少,而后结实量逐年增多。
  2. 物候期:狼毒的物候期较草原上其他物种始的较早,一般在春季回温时立刻返青,盛夏前就已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结实后进夏眠。比较三个地区的狼毒物候期,发现其在中国黑龙江五里木的物候期为4月13日-6月23日、在河北沽源为5月26日-7月14日、在西藏 为6月21日-8月20日;比较发现不同地区海拔不同,狼毒的物候期会有所不同,即表现随着海拔升高,其物候期相对延后。
  • 生殖生物

狼毒为两性,雌雄同株头状花序生,花被花萼筒,萼裂常5放后萼裂侧白或浅黄色,外侧白色黄色、浅粉色、浅紫红色或粉色。进入期,每花序常以20-30朵居多。在每个头状花序中,由外向依次放,每个花序中从第1朵放到最后1朵放大约用5-11天,自结实全过程约需17-21天。访昆虫要为蝶蛾类、瓢虫、椿象,花序周围或植株上还有蜘蛛爬动。此外,狼毒具自交不亲和性 ,可以同时接受本地或入侵传粉昆虫的授粉,因此提高了狼毒的基因多样性,帮助其更好地在新生境中繁殖

  • 遗传生态

由于青藏高原隆升与横断山地区生境断化阻碍了狼毒在居群间的基因交流,造成了狼毒在居群间遗传上的分化以及色变异;分子分析结果认为,白红花色是祖征,白黄色、纯黄色、纯红黄色是衍征。此外,狼毒在种群水平上有相对高的基因变异,种群的总多样性指数达0.4370,但该物种基因分化明显和基因流较低,其中基因分化与地理离有显著的相系。相比中种群,通过地域扩张的基因移和较低的种群基因流可能导致外周种群有较低的基因多样性。因此,狼毒可能有两个潜在的基因库,在对狼毒生物防控的时候应该注意使用不同的法。

分布范围

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中国北各省区及西南地区。生于海拔2600-4200米的干而向阳的高山草坡、草坪或河滩台地。狼毒

繁殖栽培

在自然状态下,狼毒是靠种子繁殖植物结实率较高,因此研究狼毒种子结构种子休眠种子种子储藏等特性,对于揭示群落狼毒种群更新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狼毒的防除提供科依据。

  1. 种子休眠及破除法:狼毒种子在自然状态下多数需休眠才能萌发种皮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种子硬实性是导致狼毒种子萌发率较低的要原因。常规的种子休眠破除要有物理法和化法。为打破狼毒种子休眠者们通过多种法进探索,研究发现狼毒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30℃。在多种休眠破除法中,去除种皮、低温处理、硫酸处理以及赤霉素处理过的狼毒种子率都有显著的提高。此外,土壤种子狼毒种子萌发率高于当年采集的种子,而在3℃下低温保存半年与1年的狼毒种子植株上新鲜种子的发率,随着低温保存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2. 种子种群的分布格局:狼毒种群通过种子布扩展其分布区域的能力非常有限,其布机制为“近母株布”,基本布半径为0-50厘米,种子在各个向上的布数量与顺向频率显著正相狼毒种子种群在落种期之前为随机分布,而落种期刚结束时为集聚分布。种子萌发不是狼毒种子库输出的要途径,而动物摄食和虫蛀可能是狼毒种子库存量消耗的重要原因。

主要价值

狼毒的毒性较大,可以杀虫;入药,有祛、消积、止痛之功能,外可治疥癣。还可提取工业用皮可造纸。

植物危害

自然危害

由于天然草地持续退化,狼毒在退化草地上的扩日益严重,影响中国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安全。

防治

狼毒除草一般选用能灭除双子叶杂草的吸性选择除草,文献中报道有防除效果的除草有57%的2,4-D丁酯、“狼毒净”1号除草青海省畜牧兽医科院草原所课题组研制)、48%盖灌能乳油,复合剂如2,4-D丁酯与百草敌搭配或与绿磺隆搭配、“灭狼毒”(中国科旱所研制)等,施药后的表现为短期对地上部分影响较大,干枯死亡,生长点坏死,随后部坏死,腐烂中空;翌年灭除狼毒返青率很低几乎接近为零,防除效果都能达到90%以上。此外,有机硅助的使用可以减少化除草的使用量,同时起到增效的效果。还有采用喷施除草+短期牧的式也能显著提高毒杂草型退化草地的情况。防除狼毒的最佳施药时期是现蕾期,均匀喷药最佳时间是晴朗、无的清晨或傍晚。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