瘤孢地菇摘录《中华本草》,属于
中医药材,
主要适用于抗肿
瘤。
主耳部肿
瘤;肛门肿
瘤;
鼻息肉;
湿疣。子囊果肉质,近球
形或稍长,表面光滑,
白色,(3-6)cm×(2.5-3.5)cm,
内部
白色。子囊不规则地
散布于子囊腔
内,无柄或有短的柄状基部,(100-120)μm×(55-68)μm,
内部有8个
孢子。
孢子近球
形,有小
瘤,直径18-23μm,无色。小
瘤长达2μm。生态环境:生于松树附近的土中,半外
露。资......
原形态
子囊果肉质,近球形或稍长,表面光滑,白色,(3-6)cm×(2.5-3.5)cm,内部白色。子囊不规则地散布于子囊腔内,无柄或有短的柄状基部,(100-120)μm×(55-68)μm,内部有8个孢子。孢子近球形,有小瘤,直径18-23μm,无色。小瘤长达2μ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松树附近的土中,半外露。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地。
生态习性
经济用途
可食用,其味鲜美。属于菌根菌。刘波先生认为,原来在《中国的真菌》中所记载的(Terfezia leonis),应是此种。
2010年秋季在河北省隆化县发现瘤孢地菇,中国菌物学会文华安秘书长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