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硫黄

硫黄 硫黄硫磺、石硫磺、硫矿、黄英等。其外观为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分子量为32.06,汽压是0.13kPa,闪点为207℃,熔点为119℃,沸点为444.6℃,相对密度(水=1)为2.0。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作为易燃固体,硫磺要用于制造染料、农药、柴、药、橡、人造丝等。大家记住硫磺有腐蚀性,碰到需要用大量的水冲洗。黄色晶体,有多种同素异形体。1、斜......
目录

物理性质

黄色晶体,有多种同素异形体

1、斜

又叫菱形硫或α-硫,在95.5℃以下最稳定,密度2.1g/cm,熔点112.8℃,沸点445℃,质脆,不易传热导电,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

2、单斜硫

又称β-硫,在95.5°以上时稳定,密度1.96g/cm;

3、弹性硫

又称γ-硫是无定的,不稳定,易转变为α-硫。

硫和单斜硫都是由S8环状分子组成,液态时为链状分子组成,中有S8、S4、S2等分子,1000℃以上时由S2组成。

化学性质

含单质硫S8,尚有少量钙、、铝、镁和微量硒、碲等元素。

成分研究进展:略

性质比较活泼,能跟氧、氢、卤素(除碘外)、金属等大多数元素化,生成离子型化物或共价型化物。

硫单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硫跟共热生成硫化亚,跟碳在高温下生成二硫化碳,常温下跟氟化合生成六氟化硫,加热时跟氯化合生成S2Cl2。

要用途农业

硫农业上用作杀虫,如石灰硫磺合剂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含硫(S)不得少于98.5%。

硫磺分类

态分类

一般分为硫黄、倭硫黄、天生黄三种。

1、硫黄 为不规则块状,黄色或带浅绿色,不透明,表面较粗糙,常有细孔。

2、倭硫黄 系将硫黄过提炼而成。呈不规则块状,鲜黄色,半透明,表面较光滑,无细孔,系进商品,质佳。

3、天生黄 呈大小不同的颗粒状,或砂状结晶,浅黄色,微有玻璃光泽。

用途分类

要分为两大类。即:食品级硫磺、 工业级硫磺。

工业级硫磺:如电子半导体,塑、乳、造纸,医药细化工,工业陶瓷、建材制品助材料等工业部门。

样式分类

硫磺粉 硫磺块 硫磺颗粒硫磺 液体硫磺。

功效分类

外用解毒杀虫、疗疮。服助阳益、通便。外治疥疮湿疮、湿疹服治阳痿喘、尿频、冷秘。

药材基原

为自然元素类硫黄族矿物自然硫,要用含硫物质或含硫矿物炼制升华的结晶体。

主要作用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实验表明: 硫黄对水氯醛、乙醇起的小睡眠作用无明显影响,而对氯丙嗪及硫喷妥钠的中枢抑制作用具有明显的加强作用,提示硫黄脑干有抑制性影响。

2. 镇咳、祛作用 硫黄及升华硫(硫黄过高温升华之后析出的结晶)对于因二氧化硫刺激起大的实验性气管炎有一定的镇咳消炎作用,可使各级气管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减轻,同时能使各级气管黏膜的杯状细胞数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升华硫的镇咳效果较硫黄为佳,其原因可能与升华硫粉末极细,服吸收较好有.小酚红排泌法结果表明: 给小灌服硫黄,可促使酚红自气管的排泌.

临床观察,“双黄”(每硫黄或升华硫 0.25g、大黄 0.03g)可使慢性气管炎患者的量逐渐减少,呈现“化痰”功效,其原因可能与硫黄(或升华硫)的“消炎”作用有,因其并非是单纯促进气管分泌增加,使容易咳出的药物所能比拟的.

3. 抗炎作用 硫黄及升华硫在适的量和疗程时,对大甲醛性“关节炎”呈现明显的治疗效果.一次服900mg/kg,每天2次,与水杨酸钠 600mg/kg(每天1次)的作用效果相近.升华硫还能降低大毛细管因注射蛋清而产生的渗透性增高.

4. 缓泻作用 硫黄服后在体转变为硫化氢,其在碱性环境、大肠杆菌,特是脂肪分解酶存在的情况下,能刺激肠黏膜,使之兴奋蠕动,导致下泻.肠物中脂肪性物质较多时,易产生大量硫化氢而致泻.但硫化氢在肠产生极慢,故其催泻作用不强,且与用量大小无.粪便仅成糊状,有硫化氢之强臭.

5. 其他作用 硫黄与皮肤接触,在体温下可生成硫化氢,有杀灭疥虫的作用;并可能由某种微生物或上皮细胞的作用,而氧化成五硫酸,而具有杀菌和杀霉菌的作用.此外,硫化物尚有溶解角质及毛作用,可用于皮肤病的治疗。

工业生产

1、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硫磺生产中硫磺有很大的作用:硫磺要用于制为硫酸,氟化工、柠檬酸、钛白等耗酸工业产品,也被制为磷肥产品。此外用于橡、造纸、食品工业、日化助、医药、柴、农药、等工业,古时也用于制造药。

2、硫磺具有杀虫、杀螨和杀菌作用。它对白粉菌科的真菌孢子具有选择毒性,因此多年来用做该科病害的保护性杀菌。硫磺对螨类也有选择毒性,所以也常用于杀螨。

3、食品工业 :作防腐、杀虫、白等熏蒸用,中国规定仅限于干果、干菜、粉丝、蜜饯、食糖的熏蒸

4、其他如染料工业用于生产硫化染料。也用于制造农药、爆竹。

药理作用升华硫有杀菌(含真菌)、疥虫作用,其作用是由于与皮肤接触后变为硫化氢与多硫化物所致.升华硫并有溶解皮肤角质的作用.

用法用量

服1-3克,炮制后入服。生品供外用。

鉴别方法

理化鉴

1.硫黄燃烧时易熔融,焰为微弱的淡蓝色,在氧中燃烧剧烈,有蓝紫色光发出,并伴有二氧化硫刺激性臭产生,此体有毒,能使蘸有高锰酸钾溶液的滤纸退色.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2. 硫黄研成细粉,取0.1g置烧杯中,加亚硫酸钠约0.1g、水10ml,沸5min,滤过,取滤液2滴置试管中,加硝酸银试液3滴,产生白色沉淀并迅速黄而棕最后变为黑色.

Na2S2O3+2AgNO3—→Ag2S2O3↓(白)+2NaNO3

Ag2S2O3+H2O—→H2SO4+Ag2S↓

(白)→(黄)→(棕)→(黑)

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含量测定】 略

现代研究要成分

纯品要含硫,尚含碲与硒.亦常杂有泥土及有机质等.

性状鉴

硫黄呈不规则块状、粗颗粒状。浅黄色、黄色或略呈绿黄色。条痕白色淡黄色。表面不平坦或粗糙,常具多数小孔隙。脂肪光泽。体轻,质松脆,易砸碎。有的断面呈蜂窝状,纵面可见细柱或针状晶体,近于平排列,金刚光泽。具特异臭,味淡。以块整齐、色黄、有光泽、质松脆、无杂质者为佳。

显微鉴

透射偏光镜下:无色透明,微带黄色。高突起,暗边明显。折光率 Np=1.9579, Nm=2.0371,Ng=2.245。干涉色极高,斜消光。2V=69°;双折射率=0.2571。

1、硫黄燃烧时易熔融,焰为微弱的淡蓝色,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臭二氧化硫。(检查硫)

2、硫黄置于湿银面上摩擦,银面变黑色。(检查硫)

硫黄毒性

硫磺属低毒危险化品,但其汽及硫磺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对人体有剧毒。一般吸入、食入或皮肤吸收。过量硫磺进入肠大部分会迅速氧化成无毒的硫代物(硫酸盐或硫代硫酸盐),和肠道排出体外,未被氧化的游离硫化氢,则对机体产生毒害作用。硫化氢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对肠粘膜、呼吸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浓度越高,全身毒性作用越明显。硫化氢和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三价,从而抑制了酶的活性,使组织细胞的氧化还原过程发生障碍,组织细胞窒息组织缺氧,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窒息症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