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维生素D中毒

维生素D中毒是医源性疾病之一。VitD中毒要由于在防治佝偻病时错误诊断和过时使用维生素D制,如鱼肝油维生素D2(化醇)、维生素D2(钙化醇或维丁)和维丁性钙等。近年来屡有因维生素D摄人过量中毒的报道,应起儿科医师的重视。维生素D中毒病因多因以下原因所致:①短期多次给以大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②预防量过大,每日摄人维生素D过多,或大维生素D数月反复注;③误将其......
目录

概述

近年来屡有因维生素D摄人过量中毒的报道,应起儿科医师的重视。维生素D中毒病因多因以下原因所致:

①短期多次给以大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

②预防量过大,每日摄人维生素D过多,或大维生素D数月反复注;

③误将其它骼代谢性疾病或分泌疾病诊为佝偻病而长期大量摄人维生素D。维生素D中毒量的个体差异大。一般,小儿每日服用500~1250μg(2万~5万IU),或每日50μg/kg(2000IU/kg),连续数周或数月即可发生中毒。敏感小儿每日100μg(4000IU),连续1~3月即可中毒。当机体大量摄人维生素D,使体维生素D反馈作用失调,肠吸收钙与磷增加,钙浓度过高,降钙素调使钙沉积于其它器官组织,影响其功能。如钙盐沉积于脏可产生小管坏死和钙化,严重时可发生萎缩、慢性功能损害;钙盐沉积于小气管,损坏呼吸道上皮细胞溃疡,或钙化灶;如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等重要器官组织出现较多钙化灶,可产生不可逆的严重损害。  

诊断

VitD中毒多见一般症状,缺乏特殊玥,因此轻症往往不易被注意,甚至被认为是佝偻病早期症状而给更多的VitD,症状明显后又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轻症:中毒早期可表现有低热、烦躁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便秘渴、无力等。

重症:晚期可出现高热、多尿少尿脱水、嗜睡.昏迷抽搐症状。严重者可因高钙血症功能衰竭而致死。

要依据有:

①应用过量VitD史,如每日量在4000IU以上,连用数月或反复大注史。

钙增高、尿钙阳性。

③X线照异常。

但应注意早期中毒时X线改变不明显,中毒恢复期及后遗症期钙不高,中毒症状与VitD用量并不。在医疗实践中,用大量并不太少,但中毒不太多见,这很可能与VitD的代谢特点有。VitD进入人体肝脏转化为25(OH)D,再脏转化为1,25(OH)2D,只有后者才能很强的生物活性。正常人有反馈调机制,使25(OH)D和1,25(OH)2D的产量不至于过高。估计只有在VitD用量过大、机体难以调控制,或调机制失常时,才出现中毒症状。一般长期慢性中毒病例易见X线异常,急性中毒的早期先有清25-OHD和钙升高,其后才出现骺的改变。在治疗过程中钙先恢复,骺X线检查多在以后逐渐恢复。X线阳性可助诊断,而阴性不能否定VitD中毒

治疗措施

①VitD中毒确诊后立即停用D制及钙,避免阳光照射,给低钙饮食。

②控制感染,纠正脱水中毒。一般病例以上治疗须较长时间渐恢复,钙约2~3月始降至正常,功能可延迟1.5年后才能恢复。

③特效疗法: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肠道对钙的吸收,且与VitD有拮抗作用。服强的松1~2mg/kg/d,1~2周后钙即降至正常,一般连用服2~3周停用,钙不再上升。严重病例可钙及X线照适当延长用药时间。服硫酸可减少钙的吸收,较大儿童可用1~2g。

病因

北京儿童医院所见病例中毒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未详细了解患儿过去所用维生素D量,简单告以“多吃”或“常吃”鱼肝油,而忽略告诉家长D制的正确用量及疗程,以及有家长认为维生素都是养药,吃得越多越好,就给孩子长期服用。

②未全面分析患儿佝偻病的诊断及其轻重程度,甚至仅因多汗一个症状或枕秃、郝氏沟等一个体征,就给以大量突击治疗。

面满足家长要求,认为“打针省事”或“打针管事”,连续流利数次D2或D3。

④诊断错误,如有出晚、走路迟、烦躁、多汗、后枕秃、体弱等症状中一二项,即误为佝偻病而给突击疗法。X线检查也常把尺骨远端正常变异误诊为佝偻病

⑤对维生素D敏感的患儿每天摄取维生素D4000IU,1~3月后即可出现中毒症状

临床表现

最早出现的症状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精神不振,多有低热。也可有多汗、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逐渐出现烦渴、尿频、夜尿多,偶有脱水和酸中毒。年龄较大患儿可述头痛压可升高或下降,心脏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电图ST段可升高,有时可有轻度贫血。严重病例可出现精神抑郁,张力低下,运动失调,甚至昏迷惊厥功能衰竭等。尿比重低而固定,尿蛋白阳性,细胞增多,也可有管型。长期慢性中毒可致骼、管、皮肤出现相应的钙化,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严重者可因功能衰竭而致死亡。孕早期维生素D中毒可致胎儿

辅助检查

清25羟D增高,钙升高(>3.0mmol/L(12mg/dl)),磷及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低。固醇正常或升高。少数病例尿素氮升高,功能异常,如尿比重低且固定,尿蛋白阳性,细胞增多有管型等。

X线检查

干骺端硬化带是维生素D中毒常见X线征象之一,但并非是特征性表现。维生素D中毒的可靠X线征是:

桡骨干皮南模糊并有膜反应。

②皮质松化或质疏松。

桡骨干骺端梗化带或“疏密”琏。

干皮质增厚致密。

腕骨钙化环增厚硬化。以上5种X线征象中有同时出现3种征象,即可诊断为维生素D中毒,当然还必须结临床病史及有VitD过量情况才能确诊。严重中毒者尚可见管、心脏及四肢软组织有转移性钙化

鉴别诊断

伴低热时须除外感染。多尿易误诊为泌尿系感染,但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满意。出现高钙血症时应与婴儿特发性高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转移、低碱性磷酸酶血症。特发性高钙血症表现与VitD中毒相似,但无用VitD过量史。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也与VitD中毒相同,钙也升高,但X线表现为普遍性质稀疏,用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此外,单从X线所见,尚需与佝偻病恢复期,、氟中毒等鉴,要结合病史、体征、铋和钙等多面进考虑。

预防

①严格掌握VitD预防或治疗用量,预防量每日服不超过400IU,应向家长宣传VitD过量的危害性,要医嘱用药。北京市所用强化维生素AD牛奶,可以适量补充VD量不致发生中毒

②需要作突击治疗前应详细询问患儿过去所用VitD量。北京儿童医院所见中毒病例多数是在长期大量鱼肝油的基础上,再加D2或D3注射后更易出现中毒症状,故用注射大量前一定要掌握适应症。

③用一般VitD量疗效不满意时,应检查钙、磷及碱性磷酸酶后再决定是否用突击疗法。

④一般养性佝偻病的防治尽量避免大量VD突击,在必须应用大量VitD治疗时,密切观察临床症状,每月测定钙有无中毒迹象,必要时每半月测查一次。应该注意VitD是一种蓄积性药物,长期贮存于体脂肪和肉中,所测知钙水平代表数月治疗的总和。

⑤实践明VD20IU与40万IU效果相同,必须大量VitD突击治疗时,最好不超过20IU,一般不用第二次注射。肠功能正常的小儿服VD与注效果相同,服安全,非必要时不用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绿包藤

下一篇 绿兰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