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 手足病是由肠道病毒起的传染病,手足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表现痛、厌食、低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少数患儿可炎、水肿、无菌性炎等并发症。个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缺乏有效治疗药物要对症治疗。有多种肠道病毒可起手......
目录

病因

有多种肠道病毒可手足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其感染途径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触传播。

临床表现

手足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

1.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痛、厌食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溃疡,位于、颊黏膜及硬等处为多,也可波及软牙龈、扁体和部。手、足、部、部、腿部出现丘疹,后转为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液体较少。手足部较多,掌面均有。皮疹数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消退后不留痕迹,无色素沉着。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峡炎。多在一周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丘疹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膜炎、炎(以脑干炎最为凶险)、脊髓炎、水肿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神经系统表现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表现: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昏迷;肢体抖动,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膜刺激征,反射减弱或消失,巴氏征阳性。并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以2岁以患儿多见。

(2)呼吸系统表现并发水肿表现:呼吸浅促、呼吸困难律改变,发绀咳嗽,咳白色红色沫样液;部可闻及湿啰音鸣音。

(3)环系统表现并发炎表现:面色苍灰、皮肤纹、四肢发凉,指(发绀;出冷汗毛细管再充盈时间延长。率增快或减慢,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压升高或下降。

检查

常规检查:末梢白细胞数减低或正常;尿、便一般无异常。可将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

诊断

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在大规模流时,尤其是口腔、手足部位的典型皮疹分布特点。诊断不困难。

鉴别诊断

在发生时,须与疱疹颊炎、风疹等鉴

1.单纯疱疹口炎

四季均可发病,由单纯疱疹病毒起,以发病例为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溃疡。但没有手、足部疱疹

2.疱疹颊炎

要由柯萨奇病毒起,患儿发热咽痛口腔黏膜出现在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疱疹破溃溃疡。病变在口腔后部;如扁体前部、软悬雍垂,很少累及颊黏膜、。不典型的患儿须做病原清检查。

治疗

1.一般治疗

本病如无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痊愈。要为对症治疗。

(1)首先隔离患儿,接触者应注意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对症治疗,做好口腔护理。

(3)衣服、被褥要清洁,衣着要舒适、柔软,常更换。

(4)剪短宝宝的指甲,必要时包裹宝宝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5)部有皮疹的宝宝,应随时清理其大小便,保持部清洁干

(6)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草药,补充维生素B、C等。

2.并治疗

(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注意监测压、分析、糖及胸

(2)注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对重要脏器的保护。

(3)有压增高者给予相应处理。

(4)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进机械通气治疗。

(5)维持压稳定。

其他重症处理:如出现DIC、水肿力衰竭等,应给予相应处理。

3.抗病毒药

因为抗病毒药一般在发病24小时到48小时前使用才是最佳的。而往往我们确诊手足病的时候,都已过了最有效的治疗阶段,现在也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药物。

预防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环境卫生,居室要常通,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清洗消毒。

7.托幼单位每日进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消毒处理。

8.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放假措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绿绒蒿

下一篇 绿笋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