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奶麻

奶麻是婴幼儿时期的一种急性出疹性疾病。因感受风热疫毒所致,以哺乳期婴儿骤起高热,持续3~4天后体温骤降,热退后肤出现玫瑰色细皮疹为要表现。由于本病皮疹态类似麻疹,故又得“假麻”,患病后往往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本病症状可见于西医诊断的幼儿急疹。奶麻是因感受 风热疫毒所致。病机为时疫毒郁于表,搏于,外泄肤。1.年龄、季本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尤以1岁以的乳婴儿发病最多......
目录

病因

奶麻是因感受 风热疫毒所致。病机为时疫毒郁于表,搏于,外泄肤。

临床表现

1.年龄、季

本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尤以1岁以的乳婴儿发病最多,冬春季多见。

2.发热、出疹

起病急骤,突起高热,体温在39~40℃,持续约3~4天,体温骤降,热退同时或热退后出现玫瑰色细小丘疹,以躯干、部较多,头面、颈部及四肢等处较少,疹出后1~2天即消退干净,无屑及色素沉着。

鉴别诊断

1.麻疹

发热咳嗽,羞明流泪麻疹黏膜斑,出疹时体温更高,疹退时屑并留有棕色色素沉着。

2.

低热、轻咳,全身皮疹,后及枕部核肿大。

3.丹痧

发热咽喉肿痛糜烂,皮肤出现弥漫性猩红疹点为要表现,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细胞增多。

治疗

奶麻治疗,初起高热以辛凉解表,疏 风热多选用银翘加减。常用金银连翘牛蒡子淡豆豉荆芥薄荷桔梗竹叶芦根甘草。热退疹出以清热解毒生津润燥,常用菊花芦根知母、石斛、粳米甘草等。亦可酌加凉血之品,如皮、赤芍等。

护理

1.防脱水

发热期间供给足够的水分,以防患儿脱水。饮食应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2.防高热

高热时应及时退热,以防高热抽搐,可用冷毛巾头部或用兑热水擦

3.防感冒

卧床休息,保持室流通。注意避风寒,防止 感冒。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