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急性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为附睾的非特异性感染,是阴囊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于后尿道炎、前列腺炎及精囊炎沿管逆感染所致,感染少见。致病菌以大肠埃希杆菌和葡萄球菌为多见,常见于中青年,尿道狭窄、尿道器械使用不当、膀胱前列腺术后留置导管等,常会附睾炎的发生。其次为淋巴途径,感染最为少见。急性附睾炎常为源性感染或淋巴途感染而成,可以与多种急性传染病伴发。如患腮腺炎时,病毒可随小便排......
目录

病因

急性附睾炎常为源性感染或淋巴途感染而成,可以与多种急性传染病伴发。如患腮腺炎时,病毒可随小便排出而起急性急性附睾炎。常见的急性附睾炎有非特异性和腮腺炎性两种。任何化脓性血症均可并发急性化脓性急性附睾炎,甚至睾丸脓肿

急性附睾炎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其实,化脓性急性附睾炎最为常见的原因是由附睾炎蔓延而发的感染,因此,实际上应该是附睾睾丸炎。患者常出现睾丸疼痛,并向沟放射,有明显的下坠感觉,并伴有高热、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升高等,同时睾丸肿大、压痛非常明显,阴囊皮肤红肿。发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腮腺炎性附睾炎为病毒感染起。由于我国实了计划免疫,在儿童时期即注射“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本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减少的趋势。该病在青春期前较少见,睾丸炎常于腮腺炎出现4~6天后发生,但也可无腮腺症状。约70%为单侧,50%受累的睾丸发生萎缩。

急性附睾炎是可以治愈的,只要发现本病后进及时系统、有效的治疗,防止睾丸伤害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平日里男性朋友也要注意生殖健康和卫生,预防急性附睾炎的发生。

临床表现

急性附睾炎常在重体力劳动后发生,如扛重物后等,也可以在较强烈的性兴奋后出现。尿道器械操作所致的损伤可导致附睾炎,前列腺摘除术后也可并发急性附睾炎。急性附睾炎常继发于前列腺炎。阴囊疼痛常突然发生,可沿索放射至沟区及骶部,疼痛通常较重,触痛明显拒肿胀进展较快,可在3~4小时使附睾体积增大一倍,体温可达40℃左右,尿道可有分泌物出现,此时可伴有膀胱炎,尿液混浊

全身症状明显,可有畏寒、突发高热,患侧阴囊明显肿胀阴囊皮肤发红发热,疼痛并沿索、下部以及会阴部放射,附睾睾丸索均有增大或增粗肿大,以附睾头尾界限不清,下坠时疼痛加重,可伴有膀胱刺激症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一般情况下,急性症状可于一周后逐渐消退。

排尿改变及尿道分泌物。尿频尿急尿痛,排尿时尿道不适或灼热。排尿后和便后常有白色分泌物自尿道流出,俗称尿道“滴白”。精囊炎时,可有血精。疼痛会阴、下隐痛不适,有时骶部、耻沟区等也有酸胀感。

性功能减退可有阳痿早泄遗精或射痛。精神神经症状出现头昏头胀、乏力、疲惫、失眠、情绪低落、疑虑焦急等。并发症可表现变态反应如虹膜炎、关节炎、神经炎、炎、不育等。

沟区有压痛,阴囊增大,局部皮肤红肿,如脓肿成,皮肤呈现干性变薄,易落。脓肿亦可自破溃。如就诊及时,肿大变硬的附睾睾丸的界限较清,然而几个小时后睾丸附睾即变成一个硬块,索因水肿而增粗,几天后出现继发性睾丸鞘膜积液尿道可有分泌物。

检查

1.常规

白细胞计数增多,核左移,尿培养可有致病菌生长

2.B型超声检查

可见附睾弥漫均匀性增大,也可局限性增大,其部回声不均匀,光点增粗,可将附睾睾丸肿胀及炎症范围显示出来。

诊断

据病史及检查,急性附睾炎诊断不困难。

鉴别诊断

1.睾丸扭转

常见于青春期前儿童,30岁以上少见,普雷恩征阳性,而急性附睾炎患者普雷恩征阴性。放射性核素扫描显示扭转侧液灌注降低,彩超见睾丸流减少或消失。

2.睾丸

为无痛性包块,质地坚硬、沉重感明显,正常睾丸态消失,附睾常不易扪及,透光试验阴性。B超及CT有助诊断,甲胎蛋白(AFP)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常增高。

3.结核性附睾

一般很少有疼痛及发热,触诊附睾睾丸界限清,包块质硬,病灶常与阴囊壁粘连或有脓肿、窦道成,管可有珠样改变,前列腺精囊亦有结核病灶。

并发症

如治疗及时,病损可完全消失而无损害,但附睾功能仍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炎症可发展脓肿,导致附睾组织的严重损害。此外,附睾炎可继发纤维化,导致附睾管道的狭窄或塞。双侧附睾损害常可导致男子不育症或男子生育力低下。在睾丸被累及的情况下,还可睾丸功能障碍。附睾脓肿可延伸并破坏睾丸附睾睾丸炎)。急性附睾炎可演变为慢性附睾炎。

治疗

1.科治疗

由于附睾炎的病因是细菌性而不是尿液逆流,所以应采用药物治疗。急性附睾炎的致病菌常由肠道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起,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抗菌药物的选择应细菌培养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来决定。如对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敏感,应每天服2次共4周,特是伴有细菌性前列腺炎者更为有用。若局部红肿明显,白细胞数增多,体温上升,应静滴入抗生素,至体温正常,改抗生素

其他一般支持疗法:在急性附睾炎期间应卧床休息。阴囊用人工托,可以减轻疼痛。如附睾疼痛较重,可用1%利多卡因20ml由睾丸上端处局部注射,减轻不适,亦可用服止痛及退热药。在早期可将袋放在附睾处,防止肿胀。晚期可用热,加速炎症消失,减轻患者不适。有时应用吲哚美辛(消炎痛)亦可减轻症状。急性期间避免性生活、体力活动,二者均可加重感染症状

2.外科治疗

绝大多数急性附睾药物治疗后自消失,但有3%~9%病例在急性期1个月发生脓肿

预后

急性附睾炎及时诊断并得到适当治疗后,一般均可恢复而不出现并发症,症状完全消失需2周~4周或更长时间才能使附睾恢复正常大小和质地。双侧急性附睾炎可导致患者生育力下降或不育,但临床上少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精索静脉曲张

下一篇 老鼠簕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