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网肺衣

网肺衣 平滑南衣 地衣体大型,直径10-20cm。状体呈不规则浅裂,裂瓣阔可达1.6cm,末端较钝,腋面网明显而平整,纵向长于横向,裂前端密被白色霜粉。无粉,多少有针状或珊瑚状裂面近灰白色,密生茸毛,在较狭窄而凸起的裸出部分呈微红褐色共生藻为绿藻。种中文衣 药 衣 拼 音:Lǎo Lónɡ Pí 来 源:为衣科植物衣的全草。 功 效:健脾利水、消食化积。 ......
目录

基本介绍

  种中文

  药

  拼 音:Lǎo Lónɡ Pí

  来 源:为衣科植物衣的全草。

  功 效:健脾利水、消食化积。

   治:治脾虚水肿症、有食积、小儿疳积

  性味归经:淡、微苦,平。入

  用法用量:服:汤,9-15g。外用:适量,研细粉或烧存性研粉调

   :石龙皮、石龙衣、老龙皮、癞肚皮、蛇皮苔、石(陕西)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

  拉丁:Lo-baria retigera (Aeh. ) Trevis

  考 :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

  

动植物形态

  1.光衣 地衣体中型至大型,状,直径18cm,薄而有韧性。面具明显的凹凸,成网肋状不平,周边具不规则的鹿角状伸展,间有不规则分叉。共生的藻类是蓝藻。面潮湿时呈褐橄榄色、绿橄榄色,光滑而微具光泽。面色泽呈黑褐色,有状假根。子囊盘多数,生于地衣体上表面网状上或边缘上,盘状。

  2.裂状体呈不规则瓣裂,直径6-11cm。面呈赭褐色,瓣缘微显淡红色,微有网肋突起,表面微有光泽。生有扁平的鳞叶状裂共生藻为蓝藻。

  3.平滑南衣 地衣体大型,直径10-20cm。状体呈不规则浅裂,裂瓣阔可达1.6cm,末端较钝,腋面网明显而平整,纵向长于横向,裂前端密被白色霜粉。无粉,多少有针状或珊瑚状裂面近灰白色,密生茸毛,在较狭窄而凸起的裸出部分呈微红褐色共生藻为绿藻。

  4.衣 地衣状体大型,直径10-25cm。中央状体完整,周围呈掌状裂,灰绿色,网凸凹极明显,近中外缘有白色突起的粉,径1-1.5mm。面量深褐色,密生茸毛。子囊棒状,孢子8枚,具三横隔。

  5.状体中型至大型,直径8-15cm,较薄,周围不规则延伸,状体边缘多呈波状,裂瓣不明显,近缘外有时呈虫蚀状孔洞。面灰褐色橄榄绿色。网较小,共生藻为蓝藻。淡黄褐色,有密毛茸。粉呈颗粒状,突起于裂的末端,白色,上仰。

  

网肺衣图册网肺衣图册

生境分布

  1.生于山区的树干基部、树皮表面、石表面或土表,成结成群落。春、夏、秋季均可见。

  2.生于林区树干上或石壁和石表面。

  3.多生于山区林木的树干上。

  4.生于针树的树桩基部或树干上,也见于石表面的苔藓丛中。习见种。

  5.生于树干基部的干上或藓类丛中。习见于较干的松林地。

  资源分布:1.光衣 分布于东北及蒙古、陕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裂衣 分布于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西、云南等地。

  3.分布于吉林、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4.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

  5.分布于东北、西北、华东、中南、西南地区。

  

性状

  性状鉴 地衣体状,长约20cm,凹凸不平成网状,边缘分裂,裂鹿角状。上表面黄褐色或褐色,下表面白色,凹陷密生褐色茸毛。子囊盘皿状,赤褐色黑色,生于表面裂边缘和棱线上。微、味淡。

  理化鉴 取本品部,加5%-10%氢氧化钾试液,光衣、衣无变化,裂衣呈黄色红色,平滑南衣呈黄色衣呈血红色;部加新制2%-5%对苯二胺乙醇液,光衣、衣无变化,裂衣呈黄至橘红色,平滑南衣、衣呈黄色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精瘀证

下一篇 精囊结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