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藤
植物形态
大藤状草本或亚灌木,长5米或更长;茎老时变木质,初时被白色蛛丝状绒毛,后或多或少脱毛。叶卵形或宽卵形,长4-11厘米,宽4-8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具小尖,基部心形,边缘具波状细齿,纸质,上面绿色,初时疏生蛛丝状毛,后脱落,下面被黄白色蛛丝状绒毛,基生掌状3-5出脉;叶柄粗,长3-6厘米,被密绒毛,基部明显增粗,旋卷;上部及在花序上叶较小,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心形至楔形。头状花序盘状,多数,通常7-10个排成顶生或上部腋生复伞房花序;花序分枝叉状,被密绒毛;花序梗短,长3-5毫米,密生绒毛,通常具基生苞片,苞片线形或卵形,长2-4毫米。总苞圆柱形,长6-7毫米,宽2.5-4毫米,具外层苞片,苞片6-8,线形,不等长,被密绒毛;总苞片8,线状长圆形,宽1.5-2毫米,顶端尖三角形,被短柔毛,草质,具宽干膜质边缘,外面被密绒毛。小花15-17,全部管状,花冠白色,长9-10毫米,管部长4毫米,檐部狭漏斗形;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1.8毫米,顶端尖。花药长约4毫米;花药尾部短于颈部的2倍;附片长圆状披针形,颈部向基部略扩大;花柱分枝长3-3.5毫米,具流苏状较长的乳头状毛,顶部束毛粗,明显长于侧生毛。瘦果圆柱形,长5毫米,无毛;冠毛白色或污白色,长约9毫米。花期11-12月。
岩穴千里光:攀援藤本。茎牵绕,木质,直径达1cm,多分枝,被密茸毛,后多少脱毛。叶互生;叶柄长3-6cm;叶片宽心形或卵圆状心形,长5-16cm,宽4-14cm,基部心形,先端尖或渐尖,边缘有浅齿,上面近无毛,下面被黄白色密茸毛,有向先端弧曲的掌状脉,网状细脉在叶下面隐于毛茸中;上部叶小,卵圆状披针形。头状花序,有短梗,多数在枝端及叶腋排列成圆锥状伞房状花序;花序枝开展,有卵圆形至条形苞叶;总苞筒状,长约8mm,直径达5mm;总苞片8-9个,条形,先端尖,边缘膜质,背面被微茸毛;花全部筒状,约15个。瘦果,圆柱形,有纵沟,长达3mm;冠毛白色至浅黄色,长7-9mm。
产地生境
产四川(盐源)、贵州(黄果树、荔波)、云南(蒙自、砚山、平边、麻栗坡、西畴、广南)、广西(友谊关)。常攀援于混交林中乔木及灌木上,石灰岩地区常见,海拔660-2000米。模式采自贵州。前人曾将隶属于本种的标本(A. Henry 9274)误定为Senecio buimalia Buch. -Ham. ex. D. Don., 纯属错误鉴定,我们曾检查了上述标本,发现头状花序小花全部管状而无舌状花,它与后者完全不同。
中药功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