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

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无论通过任何途径进入机体后,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谓之药疹。为皮肤科急诊中常见的病种。中毒表皮坏死型药疹是一类伴有多系统损害的重症皮肤病.受损面积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的药疹。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无论通过任何途径进入机体后,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谓之药疹。为皮肤科急诊中常见的病种。中毒表皮坏死型药疹是一类伴有多系统损害的重症皮肤病......
目录

概述

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无论通过任何途径进入机体后,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谓之药疹。为皮肤科急诊中常见的病种。中毒表皮坏死型药疹是一类伴有多系统损害的重症皮肤病.受损面积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的药疹。

病因

大多数药物都具有起药疹的可能性,其中包括草药物,但以抗原性较强者起的最多。多为磺胺类水杨酸盐,保泰松、氨基比林等解热镇痛药,酚酞,青霉素四环素,巴比妥,苯妥英钠等。此外,对患有先天过敏性疾病的机体及重要器官患有疾病的患者,发生药疹的危险性比较大。

症状

中毒性坏死性表皮松解型药疹(TEN)为最重型药疹,一般均在急诊中先见到。

1.发药物磺胺类水杨酸盐,保泰松、氨基比林等解热镇痛药,酚酞,青霉素四环素,巴比妥,苯妥英钠等。

2.临床表现起病急,伴有高热、烦躁、嗜睡、抽搐昏迷等明显全身中毒症状。皮肤表现为表皮全层坏死及表皮下大疱成。始时为大鲜红,继而紫褐色,1~2天斑上出现大疱并扩展,副成几十厘米大小,呈现出多数平性条状绉纹。大疱极易擦破而出现大糜烂,类似Ⅱ度烫伤。Nilolsky征(十),同时,、眼、、上呼吸道、阴部、食管处粘膜,可广泛受累。粘膜落后出现大糜烂面。疼痛极著。体温常持续在40℃上下,历2~3周不退。亦常受累。预后严重,病死率25%~50%。多因继发感染功能障碍、水电解质紊乱而死亡。

3.鉴诊断需与中毒休克征相鉴

检查

常规检查:

1.常规。

2.尿常规。

3.生化全项。

治疗

(一)病因治疗尽可能明确病因,立即停用致敏或可疑致敏性药物,并终身用。鼓励病人多饮水或输液以加速药物自体的排出。

(二)对症及支持疗法对重型药疹的治疗原则为及时抢救,尽早收入院治疗。

1.抗休克与供氧对伴发过敏休克者要分秒必争,立即皮下或注射1:1000上腺素0.3~0.5ml。呼吸困难者予以吸氧,水肿已堵塞呼吸道时,可考虑气管

2.激素对Steveus-Johson综征、TEN、重症皮炎型药疹者,及早使用大量糖皮质激素为挽救生命的键措施。用量应足以控制临床症状为准。症状控制后应尽快减量至停药。

3.抗组胺药选H1受体拮抗,如苯海拉明每次50mg,每日3次或20mg注,每日3次等,对皮肢瘙痒与水肿的缓解有一定效果。

4.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体或蛋白质的输入量,必要时输浆。

5.预防及治疗感染。

6.粘膜损害的处理可用3%硼酸水清洗结膜,皮质类固醇眼药滴眼每3h一次。

7.皮肤损害的局部治疗选用无刺激、具保护性并有一定收敛作用的药物,据损害的特点进治疗。

鉴别诊断

需与中毒休克征相鉴

预防

药疹为医源性疾病,因此,必须注意:

1.用药前应询问病人有何种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结构相似的药物。

2.用药应有的放矢,尽量选用致敏性较低的药物。治疗中应注意药疹的早期症状,如突然出现瘙痒、红斑、发热等反应,应立即停止可疑药物,密切观察并争取确定致敏药物。

3.应用青霉素清、普鲁卡因等药物时应规定法作皮肤试验,阳性者不可用该药治疗。作皮试前,应备有急救药物,以应急需。前国家规定皮试液浓度为青霉素500u/ml,链霉素5mg/m1,普鲁卡因0.25%,伤风抗毒素1:10,用量均为0.1m1。

4,已确诊为药疹者,应将致敏药物记入病历并嘱病人牢记,每次看病时应告诉医生勿用该药。

并发症

亦常受累。预后严重,病死率25%~50%。多因继发感染功能障碍、水电解质紊乱而死亡。严重者常因继发感染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或脏出蛋白尿甚至氮质血症等而死亡。

病例

患者女,84岁。因泌尿系感染于2000年2月10日分两次服氟哌酸0.4g,次日晨起发现部双侧髋部及腋下皮肤大,于午后发展至全身。伴疼痛、发热,被紧急送往北医三院,诊为中毒表皮坏死松解症。即给予甲基强的松龙80mg、红霉素1.2等抢救治疗三天。因家属为护理便,于2000年2月14日晚急诊收入我院。既往史:“压”40余年;5个月前曾因喹诺酮类过敏患“剥皮炎”;可疑“管病”4个月;3周前骨折未愈;磺胺药、喹诺酮类药、氧化锌过敏。查体:T37℃,HR88次/分,R24次/分,Bp210/105mmHg。一般状态尚可,急性病容,清语明,强迫体位。面部皮肤、暗红水肿出真皮糜烂面似烫伤样,以肩、腋下、后、外阴、四肢近端为重。大量浆液渗出,少部分为性渗透。前胸、下肢在数个水疱,尼氏征(十)。左下肢短缩3cm,屈收畸。大粗隆压、扣痛,有摩擦感。

实验室检查:WBC7.4×109/L;,HGB125g/L,尿常规正常。K、Cl正常,Na134mol/L。BUN、GLu、ALT、LDH正常,ALB34g/L,AST63u/L。左髋部X光:大粗隆上移,股骨收。

入院诊断:中毒表皮坏死松解症;左股骨粗隆骨折

治疗过:隔离病房,空消毒,保温,皮肤创面暴疗法,床上支架覆盖,创面紫草油外擦。氟美松10mg静滴,Bid,红霉素1.2g静滴,qd,并予保、大量补液,为预防应激性溃疡,给甲氰咪胍静滴。入院第二天始出现明显低K、低Na电解质紊乱,BUN、Cr升高,TP逐渐下降。随给纠正电解质紊乱、输新鲜浆、氨基酸等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入院第四天始给痛定及尼莫地平服以治疗压。入院后前四天皮损已部分收敛,无明显扩大。从第四天始皮肤松解逐渐扩大遍及全身,并出现感染,皮肤有脓性分泌物。低烧,病情恶化,培养并了血症。家属拒绝继续抢救转入临终怀医院,于2月23日死亡。

2.讨论

中毒表皮坏死松解症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最常见的致敏药为磺胺类、解热镇痛药,镇静安眠药或癫痫药。抗菌素也可起此病。近年来由喹诺酮类抗菌素起重症药疹时有发生[1,2],但服氟哌酸中毒表皮松解症尚很少有报道。本例服药单一,病史明确,实为典型病例。报道此例以起同们在临床工作中的注意。

许多资料表明,早期大量皮质类固醇的应用,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感染,护理,纠正电解质紊乱,是治疗成功的键环。[3]本例尽管治疗及时,护理,但由于患者年老体弱,又并左股骨粗隆骨折。躯干部的暴治疗难以充分。皮肤护理难度大、易感染。另外由于患者有压、在治疗中给予了钙拮抗以降压。因而难以坚持在抢救此类重症药疹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用药种类,避免用易致敏的药物的原则,为抢救成功增加了难度。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紫癜性扁平苔藓

下一篇 跖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