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芦竹沥

芦竹沥,药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而沥出的液汁。可治小儿高烧惊。【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而沥出的液汁。【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性无毒。【功能治】《重庆草药》:治小儿高烧惊。【用法用量】服:水冲。【摘录】《*辞典》【出处】出自《重庆草药》。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而沥出的液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rundo don......
目录

芦竹沥·版本一

【出处】《重庆草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而沥出的液汁。

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性无毒

【功能治】《重庆草药》:治小儿高烧惊

【用法用量】服:水冲。

【摘录】《*辞典》

芦竹沥·版本二

【出处】出自《重庆草药》。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而沥出的液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Arundo donax L.

采收和储藏:取鲜芦竹竿,成30-50cm长,两端去,劈,架起,中部用烤之,两端即有液汁流出,以器盛之。

【原态】芦竹多年生草本。具须根粗壮。秆直立,高2-6m,径1-1.5cm,常具分枝叶鞘节间为长,无毛或其颈部具长柔毛,叶舌膜质,平,长约1.5mm,先端具短细毛;叶片扁平,长30-60cm,宽2-5cm,嫩时表面及边缘微粗糙。花序较紧密,长30-60cm,分枝稠密,斜向上升,小穗含2-4;颖披针,长8-10mm,具3-5外稃亦具3-5中脉延伸成长1-2mm的短面中部以下密被略短于稃体的白柔毛,基盘长约0.5mm,内稃长约为外稃的一半。期10-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溪旁及屋边较潮湿的深厚的土壤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江苏、浙江湖南等地。

性味】苦;

【功能治】清热镇惊。小儿高热惊

【用法用量】服:水冲,15-30g。

【各家论述】《重庆草药》:治小儿高烧惊

【摘录】《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黑变病

下一篇 转移性皮肤钙化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