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皮炎
病因
临床表现
接触后一般数小时至1天,长者可达2周,呈急性发病。发病部位多在露出部位,以颜面、颈部、腕关节周围、手背、指背为多,以后迅速蔓延,可扩展至外阴部(阴茎、阴囊)、胸、腹、腰、四肢(多见于小腿)等部位,背部及手掌发病者少。局部表现可分为皮炎型和荨麻疹型。
诊断
鉴别诊断
并发症
治疗
预后
预防
1.加强对漆性皮炎防治的宣传教育,消除对漆性皮炎的恐惧思想。
2.避免直接接触漆液、漆树、漆木和新漆而未干的漆器。
3.保持作业环境整洁,车间应通风良好,避免漆液污染。
4.工作时应穿戴防护衣服、手套,并勤换洗,酌情涂防护药膏,工作完毕后可用肥皂水(勿用碱性过重的肥皂)或甘草桑叶水洗手(甘草、冬桑叶各30g,加水3000ml,水煎)。如皮肤沾染漆液,可用95%酒精或0.5%~10%碳酸钾液或用苛性钾10ml、酒精300ml、甘油100ml、水60ml配成溶液清拭,然后用肥皂、清水洗净,可防止或减轻皮炎发生。此外,应用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漆器表面或在大漆中直接加入0.6%高锰酸钾,可降低漆的过敏性。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