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荔枝核

荔枝核,中药。为无患子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Sonn.的干成熟种子。夏季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和肉质种皮,洗净,晒干。本品呈长或卵,略扁,长1.5~2.2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或紫棕色,平滑,有光泽,略有凹陷及细波纹,一端有类棕色种脐,直径约7mm。质硬。子叶2,棕黄色。微,味微甘、苦、涩。产于福建广东、广西。植物的干成熟种子。1、荔......
目录

生理特性

本品呈长或卵,略扁,长1.5~2.2cm,直径1~1.5cm。表面棕红色或紫棕色,平滑,有光泽,略有凹陷及细波纹,一端有类棕色种脐,直径约7mm。质硬。子叶2,棕黄色。微,味微甘、苦、涩。

产地

产于福建广东、广西。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成熟种子

炮制方法

1、荔枝核用时捣碎。

2、盐荔枝核,取净荔枝核,捣碎,依盐法(将净选或切荔枝核 中药材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食盐的水溶液拌法称为盐法。)干。

性味

甘、微苦,温。

归经

功效

行气结,祛止痛。

主治

用于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相关配伍

1、治脘久痛,屡触屡发者:荔枝核一钱,木香八分。为末。每服一钱,清汤调服。(《景岳全书荔香)

2、治痛及小肠荔枝核一枚。存性,调服。(《本草衍义》)

3、治大如斗:舶上茴香青皮(全者)、荔枝等分锉散,出火毒,为末。下二钱,日三服。(《世医得效荔核)

4、治刺痛:荔枝核(烧存性)半两,香附子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盐送下。(《妇人》蠲痛)

用法用量

5~10g。

禁忌

寒湿者勿服生。

相关论述

1、《本草衍义》:治痛,小肠痛,以一枚存性,研末,新调服

2、《本草备要》:辟,治脘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荔枝根

下一篇 异位性皮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