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硬皮病

硬皮病 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炎性、变性、增厚和纤维化进而硬化和萎缩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病。其病因与遗传和免疫异常有,多发于育龄妇女。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并累及、消化道等器官的结缔组织病。依据其皮肤病变的程度及病变累及的部位,可分为局限性和系统性两型。2018年5月11日,据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五部门联下发《于公布第一批罕见病录的......
目录

形成病因

系统性硬化症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是,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

1.遗传因素

尽管系统性硬化症不是典孟德尔规律遗传,但遗传因素依然是已发现的最大危险因素。

2.环境因素

包括药物如博来霉素等可诱发纤维化,使用博来霉素诱发小发生皮肤硬化充分明其致病性。此外病毒感染等如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均被怀疑与系统性硬化症发病有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在系统性硬化症发病中的作用备受注,研究表明,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清中幽门螺杆菌抗体阳性率高于常人,提示幽门螺杆菌可能参与系统性硬化症发病。

3.化物品

如聚氯乙烯、有机溶、硅、二氧化硅、环氧树脂等也被怀疑可能参与系统性硬化症发病。

相关分类

皮肤受累的情况不同,系统性硬化症可分为:

1.弥漫性硬皮病

除面部、肢体远端和近端外,皮肤增厚还累及躯干。

2.局限性硬皮病

皮肤增厚限于肘(膝)的远端,但可累及面部和颈部。

3.无皮肤硬化硬皮病

临床无皮肤增厚表现。但有特征性的脏表现和管及异常。

4.重叠综

上述3种情况中任一种与诊断明确的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炎和(或)炎同时出现。

5.分化结缔组织

雷诺现象伴系统性硬化症的临床和(或)特点,但无系统性硬化症的皮肤增厚和脏异常。

其中,CREST综征是指钙化、雷诺现象、食管运动障碍、硬指和毛细管扩张。

2018年5月11日,国家卫健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五部门联下发《于公布第一批罕见病录的通知》,硬皮病已纳入首批国家版罕见病录。

临床表现

1.早期症状

系统性硬化症最多见的初期表现是雷诺现象和肢端、面部肿胀,并有手指皮肤逐渐增厚。部分病例首发症状为雷诺现象,雷诺现象可先于硬皮病的其他症状(手指肿胀关节炎、脏受累)1~2年或与其他症状同时发生。肠道功能紊乱(烧灼感和困难)或呼吸系统症状等偶尔也是本病的首发表现。患者起病前可有不规则发热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等。

2.皮肤

几乎所有病例皮肤硬化都从手始。手指、手发亮、紧绷,手指褶皱消失,汗毛稀疏,继而面部和颈部受累。患者上胸部和肩部有紧绷感。颈前可出现横向厚条纹,仰头时,患者会感到颈部皮肤紧绷,其他疾病很少有这种现象。面部皮肤受累可表现为典型的硬皮病面容,表现为:面具脸周出现放射性条纹,变薄,端变尖,张受限。受累皮肤可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失。皮肤病变可局限在手指()和面部,或向性扩展,累及上、肩、前胸、和腿。有的可在几个月累及全身皮肤,有的在数年逐渐进展,有些呈间歇性进展。临床上皮肤病变可分为水肿期、硬化期和萎缩期,水肿期皮肤呈非可凹性肿胀,触之有坚韧感;硬化期皮肤呈蜡样光泽,紧贴于皮下组织,不易捏起;萎缩期浅表真皮变薄变脆,表皮松弛。

3.关节

由于皮肤增厚且与其下关节紧贴,致使关节挛缩和功能受限。由于纤维化,当受累关节动或被动运动时,特在腕、和膝处,可觉察到皮革样摩擦感。部分患者可以出现关节炎症,其中一些病例可有侵袭性关节病变。由于长期慢性指()缺,可发生指()端溶解。X线表现关节间隙狭窄和关节硬化

4.消化系统

消化道受累为硬皮病最常见的脏损害。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受累,其中食管受累最常见,肛门和直肠次之,小肠结肠较少。

(1)口腔受限,继发征后出现周间隙增宽,牙龈萎缩,牙齿落。

(2)食管食管下部扩约功能受损可致胸骨灼热感和反酸。长期可起糜烂性食管炎、出食管下部狭窄等并发症。下2/3食管蠕动减弱可困难和咽痛组织病理食管平滑萎缩、黏膜下层和固有层纤维化,黏膜呈不同程度变薄和糜烂。食管管呈纤维化改变。1/3硬皮病患者可发生Barrett食管,这些患者发生腺癌等并发症的危险性增高。食管功能可用食管测压、钡餐造影和镜等法检查。

(3)小肠常可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和养不良。养不良是由于肠蠕动缓慢,微生物在肠液中过度增长所致,应用四环素等广谱抗生素常能奏效。偶可出现假性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与食管受累相似,纤维化和肉萎缩是产生这些症状要原因。肠壁黏膜层变性,空进入肠壁黏膜下面之后,可发生肠壁囊样积征。

(4)大肠钡灌肠可发现10%~50%的患者有大肠受累,但临床症状往往较轻。累及后可发生便秘、下腹胀满、偶有腹泻。由于肠壁肉萎缩,在横结肠、降结肠可有较大的特征性肠炎(憩室),如肛门括约受累,可出现直肠垂和大便失。CREST综征患者可发生胆汁硬化

5.

硬皮病脏受累普遍存在。最常见的症状为运动时气短、活动耐受量减低和干咳间质纤维化和动脉管病变可同时存在,但往往是其中一种占导地位。

6.心脏

临床表现为气短胸闷心悸水肿。临床检查可有室性奔马律、窦性动过速和力衰竭,偶可闻及心包摩擦音。超声动图显示约半数病例有心包肥厚或积液,但临床炎和心包填塞不多见。

7.

硬皮病脏病变以动脉、弓动脉及小动脉最为显著,其中最要的是小动脉膜有成纤维细胞增生、黏液样变、酸性黏多糖沉积及水肿管平滑细胞发生透明变性;管外膜及周围间质均有纤维化;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厚。硬皮病脏病变临床表现不一,部分患者有多年皮肤及其他脏受累而无损害的临床现象;有些在病程中出现危象,即突然发生严重压和急进性功能衰竭。如不及时处理,常于数周死于力衰竭及尿毒症。虽然危象初期可无症状,但大部分患者感疲乏加重,出现促、严重头痛视物模糊抽搐志不清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发现酐增高、蛋白尿和(或)镜下血尿,可有溶血贫血减少。

检查方法

1.一般实验室检查

无特殊异常。沉可正常或轻度增快。贫血可由消化道溃疡、吸收不良、脏受累或慢性病所致。可有轻度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

2.免疫检测

清ANA阳性率达90%以上,核型为斑点型和核仁型为。在CREST综征患者中,50%~90%抗着丝点抗体阳性,在弥漫性硬皮病中仅10%病例阳性。20%~40%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清抗Scl-70抗体阳性。约30%病例类湿类子阳性。还有患者可有抗RNA多聚酶III抗体及抗纤丝蛋白抗体等。

3.病理及甲褶微环检查

硬变皮肤活检见网状真皮致密纤维增多、表皮变薄、表皮突消失、皮肤附属器萎缩;真皮和皮下组织(也可在广泛纤维化部位)可见T淋巴细胞大量聚集。甲褶毛细管显微镜检查显示毛细管袢扩张与正常管消失。

4.高分辨CT检查

并间质性肺病者可发现部渗出性病变或纤维化改变或牵张性气管扩张。

5.功能检查

间质性肺病患者可发现患者用力活量、总量下降,一氧化碳弥下降。

6.导管检查

作为动脉高压患者的筛查性检查,超声动可发现动脉高压,但确诊法是进导管检查,这是确诊动脉高压的惟一金标准。

诊断方法

据1980年美国湿病于本病的诊断标准,凡是具备下列一项要标准或两项次要标准者,即可诊断为硬皮病,即系统性硬化症。

1.要标准

有近端硬皮病,即手指和掌指关节关节以上的任何部位皮肤有对称性增厚、绷紧和硬化。这类变化可累及整个肢体、面部、颈和躯干(胸和部)。

2.次要标准

(1)双侧基底部纤维标准胸上显示双侧网状的线形线形状阴影,以基底部最明显,可呈弥性磨玻璃影或“蜂窝”外观。这些改变不能归因于原发性部病变。

(2)手指硬皮病上述皮肤改变仅限于手指。

(3)手指的凹陷性瘢痕或指垫组织消失所致的指尖凹陷或指垫(指肚)组织消失。

3.CREST综征标准

具备钙化、雷诺氏现象、食管运动障碍、硬指和毛细管扩张5项中的3项及抗着丝点抗体可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嗜酸性筋膜炎、硬肿病、源系统性纤维化等相鉴

治疗方法

本病尚无特效药物。皮肤受累范围和病变程度为诊断和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而重要脏器累及的广泛性和严重程度决定其预后。早期治疗的在于阻止新的皮肤和脏器受累,而晚期的的在于改善已有的症状

1.一般治疗

(1)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总的说来糖皮质激素对本病疗效不显著,但对炎性肌病、间质性肺病的炎症期有一定疗效;在早期水肿期、关节痛和痛亦有疗效。量为泼尼松30~40mg/d,连用3~4周,渐减至维持量l0~15mg/d。免疫抑制皮肤硬化的治疗的研究文献不多。常用环孢霉素A、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有报道对皮肤关节脏病变有一定疗效,与糖皮质激素并应用,常可提高疗效和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

(2)青霉胺在原原转变成原的过程中,需要单胺氧化酶参与聚和交叉联结。青霉胺能将单胺氧化酶中的铜离子,从而抑制新原成熟,并能激活原酶,使已成的纤维降解。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发热厌食恶心呕吐口腔溃疡、味觉异常、皮疹、白细胞和减少、蛋白尿血尿等。

3.甲氨蝶呤欧洲抗湿联盟推荐的治疗指南针对皮肤硬化的惟一治疗推荐是甲氨蝶呤,2项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甲氨蝶呤服或肉注射,可改善系统性硬化症相皮肤病变进展,因此,推荐用于系统性硬化症的皮肤病变。

4.其他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使用松弛素、伊马替尼、CD20单抗、TGF-β抗体等多种新的治疗法治疗皮肤硬化均取得不错疗效,但是尚未得到广泛推广使用,可以考虑用于难治性患者。

2.对症治疗

(1)雷诺现象勿吸烟,手足避冷保暖。如症状较重,有坏死倾向,可加用皮素受体拮抗波生坦或西地那非。静前列腺素类似物也可缓解雷诺现象,并用于治疗指端溃疡。手指坏可考虑交感神经阻断术。

(2)肠道受累①质子泵阻滞;②肠动力药;③抗生素

(3)硬皮病动脉高压①波生坦;②西地那非;③依前列醇。

(4)硬皮病纤维对于系统性硬化间质性肺病,可选用环磷酰胺冲击或每日服治疗。

(5)硬皮病危象虽然缺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结果,但2项前瞻性非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博通和依那普利可降低硬皮病危象的透析依赖率并改善生存;推荐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可用于硬皮病危象(推荐力度C)。回顾性研究表明,用中大量糖皮质激素(≥15mg/d强的松或者等效量的糖皮质激素)可能是硬皮病危象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系统性硬化症患者,应严密监测压和功能(推荐力度C)。虽然液净化治疗未列入欧洲抗湿联盟治疗推荐中,但也是硬皮病危象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其他治疗

近年来,国外采用CD34细胞分选的外周造干细胞移植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费用昂贵,移植不良反应险较高,仅推荐用于难治性患者。国孙凌云教授首先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系统性硬化症取得较好的前期效果,有待于更多的研究实其疗效。

预后事项

常呈缓慢发展,结局难以预料,多数患者最终出现脏病变,如在疾病早期发生损害,则预后不良。CREST综征患者,病变可长期局限而不发展,预后良好,但并重度动脉高压者可出现猝死

预防方法

对于雷诺现象患者,尽量避免冷、精神应激和吸烟等。对于肠道动力异常患者,注意进食易吸收饮食,避免餐后卧位等。对于并间质性肺病者,尽量避免感冒,必要时长期低流量吸氧,防止纤维化进一步加重。对于动脉高压者,注意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猝死

参考资料:

1.中华医湿病会.系统性硬化症诊治指南(草案).中华湿病杂志,2004,8(6):377-379.

2.于慧敏,张凤山.系统性硬化症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中华湿病杂志,2005,9(6):362-365.

3.BroenJC,CoenenMJ,RadstakeTR.Genetics of systemic sclerosis:an update,2012,14(1):11-21.

4.Kowal-BieleckaO,LandewéR,AvouacJ,etal.EULAR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systemic sclerosis:a report from the EULAR Scleroderma Trialsand Research group(EUSTAR).Ann RheumDis,2009,68(5):620-8.

5.RadićM,Martinović KaliternaD,RadićJ.Infectious disease as a etiological fact or in the path ogenesis of systemic sclerosis.NethJMed,2010,68(11):348-53.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莨菪叶

下一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