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莱菔子

莱菔子 莱菔子(:Semen Raphani)是十莱菔植物萝卜的干成熟种子,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它呈类卵,稍扁;表面黄棕色白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黄白色,有油性。本品呈类卵,稍扁。表面黄棕色白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微,味淡、微苦辛。全国各地均有......
目录

形态特征

本品呈类卵,稍扁。表面黄棕色白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种皮薄而脆,子叶2,黄白色,有油性。微,味淡、微苦辛。

分布范围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成熟种子

炮制

1、莱菔子除去杂质,洗净,干。用时捣碎。

2、菜菔子 取净莱菔子,依清法(不加料的法称为清法。)至微鼓起。用时捣碎。

性味

辛、甘,平。

归经

功效

消食除胀,降气化

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壅喘咳。

配伍

1、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水服。(《正宗》)

2、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正宗》)

3、嗽:杏仁(去皮、尖)莱菔子各半两。为末,粥服。(《法》)

用法用量

服,5~12g。

本品辛,故气虚及无食积、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植物文化

1、《纲》:莱菔子之功,长于利。生能升,熟能降,升则吐风寒,发疮疹;降则定咳嗽,调下痢后重,止痛,皆是利之效。

2、《本草疏》:莱菔子,味辛过于,以其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于也。

[配伍使用]:饮食停滞,脘腹胀痛:配山楂神曲半夏陈皮茯苓等。
壅喘咳:配紫苏子白芥子。慢性气管炎,咳嗽多:配苦杏仁甘草
[保存法]:通,阴凉防蛀,避强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婴儿玫瑰疹

下一篇 莱菔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