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小儿色素沉着息肉征(Peutz-Jeghers syndrome)又称波伊茨-耶格综征、Peutz-Jeghers综征、色素斑-肠多发性息肉征、周色素沉着-肠道息肉征、色素沉着息肉征。国常常称色素沉着-息肉征。本病系伴有黏膜、皮肤色素沉着的全肠道多发性息肉病,以反复出现腹痛腹泻贫血肠梗阻肠套叠等为要临床表现,并可伴恶性病变而导致死亡。应提高对儿童色素......
目录

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家族中有不同程度的外显性。

临床表现

两性均可受累,在出生时或幼儿期发病,常在10岁前起病。黑褐色或黑色色素斑要分布在周、部、口腔黏膜,也可见于指末端、手掌及足息肉色素斑出现迟,大多数患者有明显体重减轻,其次为肠道症状,本征还可伴发养不良、柱侧凸、卵巢囊肿、皮肤毛细管扩张等。

1.色素沉着

多见于及其四周、颊部、面部、手指皮肤,偶见于肠黏膜,但也有色素沉着局限在躯干及四肢者。色素可呈黑、棕褐、灰、蓝等色。极少数病例仅有肠息肉而无色素沉着。无明显诱因,在周、部(特是下)、口腔黏膜有0.2~7mm大小、、褐或黑色斑点,并逐渐增多。在口腔黏膜者较大,境界清楚,无自觉症状色素斑也可发生在手指、手掌及足,较少发生在孔、眼周、硬部。色素斑之数、大小、分布和肠病损无

2.肠道表现

息肉要在10~30岁时出现,可发生于肠任何部位,但以小肠多见,呈间隙性发作。有反复出现腹痛、肠鸣、呕吐呕血便血腹泻,排便量大,并可含脂肪或肉眼液,及肠套叠肠梗阻和蛋白丢失性肠病等,息肉恶变率为3%~25%。

3.息肉的癌变

息肉性质为错构,近年来研究发现患者肠息肉有2%的癌变率。这些癌变者的年龄常<35岁,比一般大肠癌发病年龄早10年以上。由于错构常与腺瘤并存或错构腺瘤成分,因此不能肯定癌变是来自错构本身还是腺瘤。肠外恶性肿的发病率可高达10%~30%。

据患儿家族史,儿童色素沉着息肉征患儿的临床表现,部、色素斑,常伴反复发作的症状,以贫血腹痛便血肠梗阻等为要表现,加之肠镜检查、X线检查、病理检查、手术确诊结果等可确诊。

检查

X线肠检查及镜检查、大便潜

诊断

贫血时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量减少,有低白蛋白血症,吸收不良明显时可致水、电解质紊乱。大便潜阳性,提示有肠出

必要时作X线肠检查及镜检查确诊,X线肠检查及镜检查可实肠道息肉

治疗

由于本病病变广泛,治疗要是对症处理,补液,补充养物质,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少数患者应用皮质激素、同化激素抗生素和外科大量切除肠段使病情得到缓解。但一般说来外科手术仅适用于严重的并发症,如肠道息肉明显,剧烈腹痛,伴不能控制的或反复大量出垂、肠套叠肠梗阻和明显恶变者或病变肠段较短者,才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尽可能将息肉摘除,或选择镜高频电凝息肉摘除术;或切除累及十二指肠结肠等处的息肉,有时须做预防性切除以防恶性变化。一般皆系良性,无须彻底切除,也不宜做广泛肠切除,以防发生吸收不良综征。

色素斑可用电干、冷冻或激光疗法。

预防

病因不明,应注意做好遗传性疾病咨询工作。

预后

有恶变可能,2%~3%的本征患者有息肉恶变,虽有治疗存活10年以上的病例报道,但一般说来本病病情重,预后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夏季皮炎

下一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