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X联锁鱼鳞病

X联锁鳞病(X-linked ichthyosis)又鳞病(ichthyosis nigricans),X-连锁隐性遗传鳞病(recessive X-linked ichthyosis)。从临床表现上将X-连锁隐性遗传鳞病与其他鳞病区,以后研究发现本病与类固醇硫酸酯酶异常有。类固醇硫酸酯酶水解硫酸酯,包括硫酸固醇和硫酸类固醇。X联锁鳞病(X-linked ichthyosi......
目录

概述

X联锁鳞病(X-linked ichthyosis)又鳞病(ichthyosis nigricans),X-连锁隐性遗传鳞病(recessive X-linked ichthyosis)。

病因

  (一)发病原因

  19世纪60年代,从临床表现上将X-连锁隐性遗传鳞病与其他鳞病区,以后研究发现本病与类固醇硫酸酯酶异常有。类固醇硫酸酯酶水解硫酸酯,包括硫酸固醇和硫酸类固醇。胎儿硫酸上腺素硫基后变成激素,从母亲尿中排出。胎儿胎盘中类固醇硫酸酯酶缺乏可导致母亲尿中激素减少,在一些产妇中,还可致分娩启动及产程进障碍。男性性联常性鳞病患者,许多组织中的类固醇硫酸酯酶活性降低或缺乏,包括表皮、角质层、白细胞及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此外,酶底物-硫酸固醇可在鳞屑积聚。女性携带者白细胞类固醇硫酸酯酶水平介于正常个体及男性患者之间。

  在男性,性联常性鳞病的发病率约为1∶2000~1∶6000,约半数成年男性患者可有逗点状角膜混浊,但不影响视力,也可出现在女性携带者。男性患者中隐睾睾丸癌的发生率增加。清、表皮鳞屑的硫酸固醇水平升高,凝电泳显示β-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增加,此可作为诊断的特征之一。清硫酸固醇水平由正常的80~200μg/dl增高至2000~9000μg/dl时,常可确定诊断。

  (二)发病机

  类固醇硫酸酯酶基因位于X染色体短二区二带三亚带上(Xp22.3),约80%患者此酶基因缺乏。如邻近硫酸酯酶缺失可发生点状软发育不良和X连锁鳞病重叠综征。

  表皮中,类固醇硫酸酯酶催化水解硫酸固醇。X-连锁鳞病患者类固醇硫酸酯酶缺乏说明硫酸固醇的水解对正常屑是非常重要的。在老中,外用硫酸固醇可诱发屑异常,进一步支持硫酸固醇水解在角朊细胞解离中发挥作用。

  但有研究发现,有些患者类固醇硫酸酯酶活性正常,且不伴角膜混浊,这显示了X-连锁鳞病的遗传异质性。故类固醇硫酸酯酶水平正常的男性鳞病患者不能除外X-连锁隐性遗传鳞病。

诊断

  几乎全部见于男性。出生时或生后不久发病。四肢、面、颈、躯干、部常可见大而显著的鳞屑,以颈、面、躯干受累最重。个病例或严重者可波及肘窝、腋下及窝,掌外观正常或轻微增厚,鳞屑常为褐色,黏性较大。女性携带者在及胫前可见轻度鳞屑。眼裂隙灯检查,部分患者可见明显角膜后壁或弹力层混浊。男性患者可有隐睾睾丸癌。皮损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

  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组织病理特征性即可诊断。

检查

  组织病理:角化过度,颗粒层正常或稍增厚,汗腺减少。真皮有以淋巴细胞为的围管性炎性细胞浸润

治疗

  (一)治疗

  避免近亲结婚,防止皮肤过度干用碱性重的肥皂及刺激性药物。服大维生素A或维生素A酸有一定疗效。外用10%尿素软膏、0.1%维生素A酸软膏等可减轻皮损。病情可在温暖、潮湿候中缓解。

  中医疗法:

  治法:健脾润肤。

  方药润肤饮加减。赤白芍各10g、云苓15g、当归10g、丹参15g、鸡血藤15g、红花10g、党参10g、黄芪10g、天冬10g、麦冬10g、生地10g、熟地10g、陈皮10g。亦可据情况选择服用人参健脾人参、润肤八珍秦艽等。

  外用药物:可选用大枫子油、甘草油、蛋黄油等量混匀外搽。

  (二)预后

  男性患者可有隐睾睾丸癌。皮损不随年龄增长而减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萝卜防己

下一篇 菱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