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性鱼鳞病
概述
寻常性鱼鳞病(ichthyosis vulgaris)亦名单纯鱼鳞病(ichthyosis simplex)、干皮病(xeroderma)、显性遗传寻常性鱼鳞病(dominant ichthyosis vulgaris)或光泽鱼鳞病(ichthyosis nitida)。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常见、多发病。发病率约为1/250。
本病与中医所谓之蛇身、蛇皮、蛇胎等症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蛇身候记载:“蛇身者,谓人皮肤上如蛇皮而有鳞甲,也谓之蛇身也”。又如蛇皮候记载:“蛇皮者,由风邪客于腠理也,人腠理受于风,则闭塞,使血气涩浊,不能荣润,皮肤斑剥,其状如蛇鳞,世呼蛇体也,亦谓之蛇皮也”。也有人称本病为“藜藿之亏症”。
流行病学
病因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出生时无症状,常在婴幼儿发病。于背及四肢伸侧出现淡褐至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紧贴在皮肤上面,其边缘呈游离状,对称分布。下肢尤甚。严重时可波及躯干、四肢屈侧等部位,腋窝、臀裂常不累及。头皮可有轻度糠状鳞屑。手背常见毛囊性角化丘疹,掌跖常见线状皲裂和掌纹加深。损害轻重不等,一般无自觉症状。病情与季节关系密切。夏季轻,冬季重。部分患者可有遗传过敏性疾病的个人史及家族史,如湿疹、鼻炎和哮喘。病程不一致,一些患者到成年后。病情改善。
并发症
为一少见的,由先天性鱼鳞病、痉挛性肢体瘫痪和智能障碍三联症构成的综合征。几乎所有患者出生时就有广泛的鱼鳞病损害,约一半有不同程度的红皮病。红皮病随年龄增长逐步缓解,成年后消失殆尽。主要为智力障碍,痉挛性四肢瘫痪或截瘫。
婴儿期发病,有的患者还出现生殖器发育不全、侏儒等症状。智能很差,不能自理生活。癫痫多为大发作。
儿童时有全身干皮病。62岁以后发生进行性加重的构音障碍和步态不稳。干皮病以肢体伸侧最明显,掌纹很深。肝脾肿大、质硬但肝功能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有老年性痴呆表现。肢体及躯干运动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双眼向上凝视困难。
发干异常引起的脆发症、智能障碍、生育力降低和身材矮小。
头发稀疏细软、无光泽、发干异常,表现为套叠性脆发,状如竹节故称竹状发。
检查
临床皮肤检查:常在婴幼儿发病。于背及四肢伸侧出现淡褐至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紧贴在皮肤上面,其边缘呈游离状,对称分布。下肢尤甚。严重时可波及躯干、四肢屈侧等部位,腋窝、臀裂常不累及。头皮可有轻度糠状鳞屑。手背常见毛囊性角化丘疹,掌跖常见线状皲裂和掌纹加深。
诊断
出生时无症状,常在婴幼儿发病。于背及四肢伸侧出现淡褐至深褐色菱形或多角形鳞屑(图1,图2),紧贴在皮肤上面,其边缘呈游离状,对称分布。中医病机和辨证:中医认为,本病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气失调,而致血虚风燥,脾运失健,日久肌肤失养,造肌肤甲错。
治疗
口服大剂量维生素a或维生素a酸有一定疗效。外用10%尿素软膏、0.1%维生素a酸软膏等可减轻皮损。病情可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中缓解。
中医疗法:
方药:养血润肤饮加减。赤白芍各10g、云苓15g、当归10g、丹参15g、鸡血藤15g、红花10g、党参10g、黄芪10g、天冬10g、麦冬10g、生地10g、熟地10g、陈皮10g。亦可根据情况选择服用人参健脾丸、人参归脾丸、润肤丸、八珍丸、秦艽丸等。
预后
护理
(1)一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奶油、白薯、鱼肝油、绿叶素及猪肝等。
(2)加强皮肤护理,冬季气候干燥时,皮肤失水相对增加,皮损即加重;因此,冬季是护理的重点。冬季洗澡不宜过勤,肥皂不宜使用过多,洗澡后要搽用护肤油脂,可保护皮肤柔润,使鳞屑减少,并保持适当的水分和足够的营养成分。
饮食保健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