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方剂百科   
[0]

柴胡散

目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散

      石膏黄芩甘草赤芍药、葛根,各一两;麻黄(去.)、柴胡(去苗),各半两。

      炮制:上捣罗为

      功能治:治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三岁小儿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生姜少许,葱白,豉二十粒,同至五分,滤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汗出为效,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

      《太平圣惠方》卷十:柴胡散

      柴胡45克(去苗)白术30克 白茯苓22克 甘草22克(微赤,锉)五味子30克 干姜22克(裂,锉)附子22克(饱裂,去皮,脐)防风22克(去芦头)桂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

      功能治:伤寒阴痉,面,手足逆,筋拘急,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入生姜4克,至210毫升,去津,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卷十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柴胡散

      柴胡30克<去芦头)赤茯苓30克 羚羊角屑30克 细辛30克 麦门冬30克(去心)决明子30.克 栀子仁30克 子芩30克 车前子30克 石膏120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

      功能治:泻肝除热。虚热,两目赤涩,烦闷宛转,热壅滞,胸脘有灼热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入竹叶14至18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炸、热面。

      摘录:《太平圣惠》卷二十六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柴胡散

      柴胡30克(去苗)甘草30克(微赤,锉)决明子15克 车前子15克 羚羊角屑1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

      功能治:黄。见面色青,四肢拘急,言语謇涩,爪甲青色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卷五十五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柴胡散

      柴胡30克(去苗)茵陈15克 犀角屑15克 麦门冬30克(去)鳖甲60克(涂,去裙襕)甘草15克(微赤,锉)

      制法:上药捣筛为

      功能治:劳黄。四肢无力烦疼,或时吐逆,不能不食,中干,身热疼闷,渐觉羸瘦,热不定。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卷五十五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柴胡散

      柴胡30克(去苗)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川大黄22克(锉碎,微壳22克(麸微黄,去瓤)百合22克 桑根白皮30克(锉)麦门冬60克(去茯苓30克 秦艽22克(去苗)紫菀22克(洗,去苗、土)黄芩22克 赤芍药22克 甘草15克(微赤,锉)鳖甲60克(涂令黄,去裙襕)知母22克 木通22克(锉)

      制法:上药捣粗罗为

      功能治:妇人骨蒸劳热咳嗽,胸壅,胁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卷七十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柴胡散

      石膏 黄芩 甘草 赤芍葛根各30克 麻黄(去柴胡(去苗)各15克

      制法:上药捣罗为

      功能治:解表清热。小儿伤寒壮热头痛体疼,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三岁儿每服3克,水150毫升,入生姜少许,葱白3,豉20粒,同至75毫升,滤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汗出为效。

      摘录:《太平惠民和》卷十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柴胡散

      柴胡45克 茯苓 麦门冬各30克 枇杷叶(去毛)人参 橘红 甘草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治:妊娠心烦,头昏重,胸烦闷,不思饮食或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至14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妇人大全良》卷十三

      《证治准绳·类方》卷七:柴胡散

      柴胡 羌活 防风 赤芍桔梗 荆芥地黄 甘草

      功能治:眼眶湿烂,因而作。

      用法用量:水服。

      摘录:《治准·类》卷七

      《瘴疟指南》卷下:柴胡散

      柴胡10克(去芦)半夏4.5克(汤)桂4.5克(去皮)白芍4.5克(炙甘草3克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治:瘴疟十四日外,热不已,不潮时弦数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7大枣1枚,水温服热得退,便止此药。

      摘录:《瘴疟指南》卷下

      《洁古家珍》:柴胡散

      柴胡羌活防风、生地黄、芍药、甘草等分

      功能治:明,益水。

      用法用量:上(父)咀。水,临卧服之。

      摘录:《洁古家珍》

      《圣惠》卷四十六:柴胡散

      柴胡饮、柴胡

      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微赤,锉),桑根白皮1两(锉),鳖甲1两(涂令黄,去裙襕),槟榔1两,旋覆花半两,川黄2两(锉碎,微),桔梗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暴热,大便不通,时时咳嗽喘息促急。

      用法用量:柴胡饮(《圣济总录》卷四十九)、柴胡汤(《普济》卷二十七)。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圣惠》卷四十五: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葛根半两(锉),茯苓半分,麦门冬3分(去),石膏2两,葳蕤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玄参3分(去芦头),川升麻3分,黄芩半两,犀角屑1两,川芒消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因服乳石,至脏腑壅滞,及脚欲发,或憎寒壮热头痛心烦,眼昏闷,头旋欲吐,不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豉100粒,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圣惠》卷三十八: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3分,知母3分,子芩3分,荠苨3分,秦艽2分(去苗),甘草半两(生,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乳石发动,四肢疼痛,口干烦渴,起卧不安,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豉100粒,葱白7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圣惠》卷十七:柴胡散

      柴苓汤

      柴胡1两(去苗),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1两(微赤,锉),黄芩1两,茯苓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热病2日,头痛口苦,虽发汗未解。风温湿热,小便微热,腹满

      用法用量:柴苓汤(《医林大全》卷二)。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三十三: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赤芍药1两,川升麻1两,麦门冬(去)1两,甘草微赤,锉)1两,玄参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斑痘疮入眼,疼痛壮热口干烦渴。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淡竹叶14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

      《圣惠》卷三十一: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微赤,锉),贝母3分(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桃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鳖甲1两(涂微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骨蒸肺痿咳嗽热多涕。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圣惠》卷三十一:柴胡散

      柴胡2两(去苗),秦艽1两(去苗),犀角屑3分,知母3分,桔梗3分(去芦头),人参3分(去芦头),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鳖甲1两半(涂令黄,去裙襕),葳蕤3分,生地黄1两,甘草半两(微赤,锉),茯苓1两,桑根白皮3分(锉),栀子仁半两,紫菀1两(去苗土)。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热劳体热,心烦不食,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猪肉菘菜苋菜物。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圣惠》卷二十九: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黄耆1两(锉),壳半两(麸微黄,去瓤),麦门冬1两半(去),鳖甲1两(涂微黄,去裙襕),皮3分,生地黄3分,人参1两(去芦头),萎蕤3分,茯苓1两,赤芍药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虚劳烦热,四肢疼痛,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十二:柴胡散

      柴胡1两半(去苗),贝母1两(微黄),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葛根1两(锉),赤芍药1两,石膏2两,玄参黄芩)1两,知母3分,栀子仁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咳嗽烦热,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圣惠》卷三十一: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麦门冬2两(去),黄芩1两,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3分(微赤,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桔梗半两(去芦头),茯苓3分。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骨蒸肺痿咳嗽唾涎,烦热,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圣惠》卷三十一: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茯苓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白术3分,壳1两(麸),川大黄1两(锉碎,微),芎藭半两,桂半两,京三棱1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骨蒸痃癖,体瘦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一

      《圣惠》卷四十七: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黄芩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泽泻2两,栀子仁1两,石膏2两,羚羊角屑1两,生地黄2两,芒消2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下焦壅热,大小便俱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稍温频服。以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四十七

      《圣惠》卷十五: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实(麸微黄)1两,栝楼1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茵陈1两,白鲜皮1两,川大黄(锉碎,微)1两,甘草微赤,锉)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时6日,壮热烦疼,头痛眩,气胀急硬,不能饮食,恐变为黄。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五: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黄耆1两(锉),茯苓3分,秦艽半两(去苗),皮半两,黄连3分(去须),葛根半两,壳半两(麸微黄,去瓤),川大黄3分(锉碎,微妙),甘草半两(微赤,锉),鳖甲1两半(涂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

      功能治:时8-9日,热,四肢烦疼,劳闷,手足无力,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五: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黄芩1两,桔梗(去芦头)1两,玄参1两,皮1两,麦门冬1两半(去),茯苓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紫菀半两(去苗土),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时热势未退,壅滞,虚羸,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六: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川升麻3分,黄芩3分,石膏2两,麦门冬1两(去),犀角屑3分,葛根3分(锉),甘草3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时壅闷,烦渴不止。时头痛肉烦疼,闷,外寒热,已自下利,虚热未退。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葱白2竹叶2-7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

      《圣惠》卷十六: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实(麸令微黄)1两,栝楼1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茵陈1两,龙胆(去芦头)1两,川大黄(锉碎,微)1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时5-6日,壮热烦疼连,两肋气胀急,硬痛,不能食,变为黄。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

      《圣惠》卷十六: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茵陈1两,木通1两,土瓜1两,白鲜皮1两,栀子仁1两,川芒消2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时恶寒头痛壮热,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温水调下,不拘时候。少时当利1-2,利后葱豉稀粥食之;如热未歇,再服。

      摘录:《圣惠》卷十六

      《圣惠》卷十六: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茵陈1两,川大黄(锉碎,微)1两,黄芩1两,木通(锉)1两,川升麻1两,栀子仁1两,川芒消1两,茅(锉)1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时恶寒壮热头痛,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得通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六

      《圣惠》卷十七:柴胡散

      柴胡

      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1两,栀子仁半两,黄芩半两(分),石膏2两,葛根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热病1日,头痛壮热烦闷。时行疫病1-2日。

      用法用量: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十二:柴胡散

      柴胡1两半(去苗),实半两(麸微黄),黄芩半两,赤芍药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发热,汗不解,坚,逆不止。

      用法用量:本,《普济作“柴胡汤”。

      摘录:《圣惠》卷十二

      《圣惠》卷十二:柴胡散

      柴胡3分(去苗),壳半两(麸微黄,去瓤),黄芩3分,赤芍药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皮半两(锉),槟榔3分,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发汗后壅不,攻腹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圣惠》卷十二:柴胡散

      柴胡(去苗)3分,川大黄(锉碎,微)3分,壳(麸微黄,去瓤)3分,鳖甲(去裙襕,涂令黄)3分,槟榔3分,人参(去芦头)3分,木香3分,子芩3分,赤芍药3分,茯苓3分,紫菀(去苗土)3分,犀角屑半两,甘草半两(微赤,锉),桑根白皮1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余热不退,发渴烦躁,胸气滞,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圣惠》卷十七: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葛根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石膏1两,赤芍药3分,黄芩3分,栀子仁半两,川朴消1两,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微赤,锉),鳖甲1两(涂微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热病4日,壮热,四肢沉重,吃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十七: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川大黄3分(锉碎,微),黄芩3分,赤芍药3分,壳半两(麸微黄,去瓤),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

      制法:上为

      功能治:热病已得汗,热不解,腹满胀痛,烦躁发狂。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十七: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麻黄1两半(去),川升麻1两,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去),甘草3分(微赤,锉),实3分(麸微黄),知母3分,栀子仁3分,鳖甲3两(涂令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

      功能治:热病数日,未得汗,遍身壮热,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十七: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白术半两,壳3分(麸微黄,去瓤),黄芩3分,赤芍药1两,诃黎勒皮3分,槟榔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热病得汗后热不解,腹胀满。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十八: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生地黄1两,黄连1两(去须),皮1两,壳1分(麸微黄,去瓤),茯苓1两,甘草半两(微赤,锉),知母半两,鳖甲3分(涂令微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

      功能治:热病虚劳烦热,四肢疼痛,小便赤黄,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

      《圣惠》卷二十六:柴胡散

      柴胡1两(去芦头),茯苓1两,羚羊角屑1两,细辛1两,麦门冬1两(去),决明子1两,栀子仁1两,子芩1两,车前子1两,石膏4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泻肝除热。虚热,两目赤涩,烦闷宛转,热壅滞,胸里炎炎。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忌煿热面。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圣惠》卷二十六: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白术3分,木香半两,紫菀2分(洗,去苗土),茯苓3分,赤芍药1两,鳖甲1两半(涂令黄,去裙襕),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人参3分(去芦头),前胡3分(去芦头),诃黎勒1两半(,用皮),壳3分(麸微黄,去瓤),枇杷叶半两(拭去毛,微黄),甘草1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肺劳,胸壅滞,嗽不止,四肢无力,少思饮食。

      用法用量:本,《普济作“柴胡汤”。

      注意:忌饴糖羊肉苋菜

      摘录:《圣惠》卷二十六

      《圣惠》卷二十九:柴胡散

      柴胡1两半(去苗),五味子1两,桔梗1两(去芦头),熟干黄1两,白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紫菀1两(洗,去苗土),人参1两(去芦头),皮1两,黄耆1两(锉),甘草3分(微赤,锉),桂1两,牡蛎粉1两,半夏3分(汤浸7遍去滑),白术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虚劳热,夜卧盗汗四肢无力,吃食口苦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三十六:柴胡散

      柴胡2两(去苗),川升麻2两,栀子仁2两,赤芍药2两,木通2两(锉),黄芩1两半,大青1两半,杏仁1两半(汤浸,去皮尖双仁),石膏3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虚热本强直,两边痛,上有疮,食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普济方》卷一四八: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石膏1两(碎),麻黄1两(去,掠去沫,)。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时1日至3日,头痛壮热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豉30粒,葱白2,同6分,去滓,热服,并3服,不拘时候。汗出效。

      摘录:《普济》卷一四八

      《诚书》卷十二:柴胡散

      黄芩3分,甘草2分,大黄4分,芍药4分,柴胡4分,当归4分,人参5分。

      功能治:两感发热

      用法用量:加大枣,水服。

      摘录:《诚书》卷十二

      《博济》卷一: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大黄1两,朴消1两,甘草半两,壳1两(去瓤)。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伤寒日数过多,中气闷,或发疼痛,狂言不定,狂躁不得眠,大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3大钱,水2盏,至6分,温服,日只2服,候大小便通,即自然汗出。

      注意:不可多服。

      摘录:《博济》卷一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柴胡散

      柴胡前胡川芎当归人参、芍药、粉草、生地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孕妇伤寒妊娠伤寒头痛项强,身热口干,胸胁疼。

      用法用量:《医类聚》《徐氏胎产》有葱白

      要出汗,加葱。

      摘录:《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岭南卫生方》卷中:柴胡散

      柴胡(去芦)1两,半夏(汤洗)1分,桂(去粗皮)2钱,白芍药1钱,甘草)1钱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热。伤寒后发疟。

      用法用量:加生姜7大枣1个,水温服热欲退,便止此药。

      摘录:《岭南卫生》卷中

      《朱氏集验方》卷九:柴胡散

      柴胡苍术甘草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眼暴赤肿痛。

      用法用量:本,《普济作“柴胡汤”。

      摘录:《朱氏集验》卷九

      《圣惠》卷三十二: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川升麻1两,黄芩1两,黄连(去须)1两,栀子仁1两,车前子1两,决明子1两,防风(去芦头)1两,羚羊角屑1两,马消1两,甘草微赤,锉)1两,玄参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肝脏风热,眼中生疮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医方类聚》卷十引《济生》:柴胡散

      柴胡(去芦)1两,皮(去木)1两,玄参1两,羚羊角(镑)1两,甘菊(去梗)1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

      功能治:肝气实热头痛眩,眼目赤痛,胸中烦闷,梦寐惊恐,肢不利。纵横赤,沙涩,眵膜多泪,怕日羞明者。

      用法用量:上(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类聚》卷十《济生》

      《圣惠》卷五十:柴胡散

      柴胡1两半(去苗),桔梗3分(去芦头),槟榔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诃黎勒皮3分,茯苓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瓤,)半两,桂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全不思食,或食即欲呕,中噎塞,食难稍下。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永乐大典》卷八○二○引《经验普济本事方》: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大黄半两,秦艽半两,甘草半两,常山半两,干漆7钱(),鳖甲1两半(黄)。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童男室女骨蒸热劳;或因伤寒时疾后,余热不解,瘦弱,减食,困倦,热嗽喘,面赤口干,眼涩多睡。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小麦2钱,同6分,去滓温服。加人参石膏各半两妙。

      摘录:《永乐大典》卷八○二○验普济本事

      《卫生宝鉴》卷五:柴胡散

      皮1两半,柴胡1两,鳖甲(去裙,)1两,知母1两,五味子半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虚劳羸瘦,面色痿黄,四肢无力,不思饮食,夜多盗汗咳嗽不止。

      用法用量:本,《医作“柴胡饮”。

      摘录:《卫生宝鉴》卷五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柴胡散

      :北柴胡3钱,皮1钱,黄芩3钱,桂2钱,甘草3钱,京芥2钱。

      功能治:妇人受胎杂病阴阳相胜,热往来。

      用法用量:上(父)咀。水服,仍服柴胡汤3-5帖。

      摘录:《医类聚》卷二一二《仙传济阴

      《医方类聚》卷二二七引《徐氏胎产方》:柴胡散

      柴胡2钱,生大黄2钱,黄芩1钱半,甘草1钱。

      功能治:妊娠疟疾。孕妇疟疾洪数者。

      用法用量:上(父)咀,作1服。水,临发日,五更温服。必取利为愈。

      注意:忌油、面、辛热等物。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柴胡升解抑遏之阳邪黄芩清降壅之邪热甘草缓中泻大黄泻热退胀也。为,使热壅下泄,则清阳,而热无不退,胎孕无不安矣!

      摘录:《医类聚》卷二二七《徐氏胎产

      《准绳·类方》卷七:柴胡散

      柴胡

      柴胡羌活防风赤芍药、桔梗荆芥、生地黄甘草

      功能治:因而眼眶涩烂。

      用法用量:柴胡子(〈张氏医通〉卷十五)。

      摘录:《准·类》卷七

      《医统》卷四十六:柴胡散

      柴胡1两,人参1两,茯苓1两,桔梗1两,芍药1两,当归浸)1两,麦门冬1两,青皮1两,桑白皮1两,川芎1两,白术1两,升麻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虚劳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7分,通连滓服。

      摘录:《医统》卷四十六

      《医学正传》卷三:柴胡散

      柴胡(去芦)3钱,人参1钱,茯芩(去皮)1钱,桔梗2钱,芍药(浸,)2钱,川归(浸)2钱,青皮(去白)3分,麦门冬3分(去),甘草1分。

      制法:上细切,作1服,为细末。

      功能治:虚劳

      用法用量:水1盏,7分,温服

      摘录:《医正传》卷三

      《圣惠》卷八十八:柴胡散

      柴胡半两(去苗),茯苓半两,芎藭半两,鳖甲半两(涂令黄,去裙襕),壳半两(麸微黄,去瓤),赤芍药半两,槟榔半两,甘草1分(微赤,锉),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结,身体壮热,中焦壅闷,肠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至5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八

      《圣惠》卷八十四: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鳖甲1两(涂令黄,去裙襕),诃黎勒皮半两,皮半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前胡半两(去芦头),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小儿热往来,乳食不下,四肢无力腹胀满,上焦疼,渐渐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四:柴胡散

      柴胡半两(去苗),石膏1两,川大黄1分(锉碎,微),麻黄1分(去),秦艽1分(去苗),常山1分。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热往来,面色萎黄。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至5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外台》卷三引《广济方》:柴胡散

      柴胡8分,茵陈10分,青木香10分,黄芩8分,土瓜10分,白鲜皮8分,栀子仁10分(),大黄24分,芒消12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天恶寒头痛壮热,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5-6钱匕,平辰空肚以新汲水调下。少时当2-3微利,利后葱豉稀粥食之;热如未歇,明辰更服4钱匕,热歇停药。

      注意:忌热食、猪大肉、油腻。

      摘录:《外台》卷三《广济

      《圣惠》卷八十四:柴胡散

      柴胡半两(去苗),赤芍药1分,麻黄半两(去),黄芩1分,石膏1两,葛根1分(锉),甘草1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伤寒表里俱热,壮热头痛口干烦渴,无汗;小儿囟填,有表热症者。面黄颊赤,身体痛,小便赤涩,大便焦黄,夹惊肿。

      用法用量:每分服1钱,以水1小盏,加生姜少许,葱白3,豉20粒,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汗为效。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补要袖珍小儿》卷四:柴胡散

      柴胡5钱,皮5钱,甘草5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治:小儿骨蒸潮热,面黄瘦弱。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水1小盏服。

      摘录:《补要袖珍小儿》卷四

      《圣济总录》卷十三:柴胡散

      :地熏

      柴胡(去苗土)1斤,人参5两,甘草)4两,白术3两,半夏(汤浸,软,切作子,干)5两,黄芩(去黑)5两,防风(去叉)3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阴阳不和,热往来,头昏重,身体烦疼,咳嗽干,鼻塞清涕。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同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三

      《圣惠》卷五: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茯苓3分,玄参3分,大青1两,龙胆3分(去芦头),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川芒消2两,石2两,川升麻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实热本强,咽喉不利,体重不能步。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爆热面。

      摘录:《圣惠》卷五

      《保命集》卷中:柴胡散

      柴胡1两,半夏5钱(洗)。

      功能治:伤寒,往来热而呕。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服。

      ,加实1钱;有里证,加大黄,初1服1钱,次2钱,又3钱,尽则止。

      摘录:《保命集》卷中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柴胡散

      柴胡黄芩升麻知母陈皮前胡白术、云苓、麦冬、贝母、甘草苍术川芎当归紫苏葱白

      功能治:冬时严,身体虚弱为所伤,即发于冬而致妊娠伤寒,轻则热微咳,鼻塞声重,重则头疼体痛,后或转为壮热疼四肢沉重,甚则堕胎

      各家论述:柴胡、葱、升、苍、芎皆解肌表之,从汗而;芎、归、芩、术养安胎;陈、贝、知、麦顺清热,乃标本兼治意也。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

      《本事》卷四:柴胡散

      柴胡4两(洗,去苗),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推陈致新,冬月润,止咳嗽,除壅热,春、夏御伤寒,解毒。伤寒时疾,中经络,体瘦热,发热不解,有类伤寒,欲作劳瘵。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同至8分,食后热服

      各家论述:《本事释义》:柴胡气味辛甘平,入足少阳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能十二,缓诸药之性。此药虽辛为君,而以甘缓之,则伏之入经络、体瘦消、发热不解、有类伤寒、欲作劳瘵者,自能和解也。

      摘录:《本事》卷四

      《鸡峰》卷十七:柴胡散

      柴胡6分,半夏6分,人参6分,茯苓6分,白术5分,壳5分,黄橘皮4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治:妊娠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大枣1枚,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鸡峰》卷十七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引茅先生方:柴胡散

      柴胡知母、贝母、茯苓茯神、干葛、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小儿热,四肢如柴,不能起止。

      用法用量:小麦、药各1匙,水1盏,6分服。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六茅先生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升麻1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本强,两边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熟水调下,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圣济总录》卷一一七: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皮半两,茯苓(去黑皮)半两,壳(去瓤,麸)半两,旋覆花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中干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生姜汤调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七

      《圣济总录》卷一○六: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蛇衔1两,黄连(去须)3分,芒消(研)3分,细辛(去苗)半两,竹叶)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睛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至6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博济》卷二:柴胡散

      柴胡

      柴胡(去芦)2两,鳖甲2两(浸1宿,令黄),甘草1两,知母1两,秦艽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荣卫不顺,体热黄瘦,筋疼痛,多困少力,饮食进退。虚劳羸瘦,盗

      用法用量:柴胡汤(《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摘录:《博济》卷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六: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黄芩(去黑)1两,栝楼1两,山栀子仁1两,大黄(锉,)1两半,芒消1两半,木香半两,白鲜皮半两,茵陈蒿半两。

      制法:上为细

      功能治:伤寒壮热,肢疼痛,大小便涩。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以新汲水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良朋汇集》卷五:柴胡散

      柴胡3钱,黄芩5钱,赤芍药5钱,黄柏5钱,甘草2钱。

      功能治:小儿斑痘眼疾。

      用法用量:水服。后用胜金膏调乳汁热汤洗。

      摘录:《良朋汇集》卷五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八十一:柴胡散

      柴胡6铢,决明子18铢。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治:眼暗。

      用法用量:人乳汁和,

      各家论述:《千金衍义》:柴胡升提肝气,决明滋益光,乳汁以和

      摘录:出《千金》卷六,见《普济》卷八十一

      《得效》卷十一:柴胡散

      柴胡2两,人参1两,甘草1两,黄芩1两,半夏7次)5钱,麻黄(去)5钱。

      制法:上锉散

      功能治:伤风伤寒,热壅,涎盛,胸不利;或时行疹痘未分,或痢疾潮热,一切积热温壮。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薄荷3钱,白竹青少许温服

      鼻衄,加生地黄疟疾,加姜1钱,柳枝皮;痢疾作热,涎盛,加桑白皮

      摘录:《得效》卷十一

      《传家秘宝》卷下:柴胡散

      柴胡半两,子芩3分,甘草半两(),干葛3分,黄连半两,牛黄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劳热

      用法用量:每服2钱,新汲水半盏调下,日2次。

      摘录:《传家秘宝》卷下

      《传家秘宝》卷下:柴胡散

      柴胡1两,川芎半两,独活半两,羌活半两,甘草)1两,桑白皮1两半,贝母半两,冬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治:劳嗽及涕。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7分,去滓温服

      摘录:《传家秘宝》卷下

      《传家秘宝》卷下:柴胡散

      :鳖甲3两(令黄),柴胡(去芦头)1两,川大黄熟)1两,干漆)1两,秦艽(去芦头)1两,甘草)1两,常山1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童稚骨蒸热劳,及伤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水1盏,加小麦1撮,同7分,放冷,去滓,服2服,滓再服之。

      摘录:《传家秘宝》卷下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柴胡散

      柴胡2两,壳半两(麸),黄芩1两,赤芍药1两,半夏1两(洗去滑),人参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治:阳明病外证热汗出而不恶寒,但恶热迟,发热头眩,小便难,欲作谷疸,胁下坚满,大便秘而呕,;中,其浮大,短气痛,鼻干,嗜卧,不得汗,一身悉黄,有潮热,身前后肿,刺之虽小愈,外若不解;伤寒3日,少阳受病,口苦眩,若已吐下,发汗,谵语少阳,两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少阴病,胁下坚满,干呕不能饮食,往来热,若未吐下,其沉紧,恶寒而蜷,时时自烦,不欲厚衣,利清水,色青者,下必痛,口干伤寒6日,阳脉涩,阴弦,当中急痛,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不可转侧。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类聚》卷五十三巧万全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柴胡散

      柴胡

      柴胡1两半(去苗),石膏2两,黄芩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黄)。

      制法:上为

      功能治:肝脏壅热上攻,头不利,四肢拘倦。

      用法用量:柴胡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一)。

      摘录:《医类聚》卷十《简要济众

      《得效》卷十六:柴胡散

      柴胡半两,黄芩半两,芍药半两,甘草1分。

      制法:上锉散

      功能治:小儿眼胞患斑疮,热冲透睛中,疼痛泪出,如银,肿涩难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服。兼以药坠洗之。

      摘录:《得效》卷十六

      《圣惠》卷八十二:柴胡散

      柴胡汤、柴胡麦门冬柴胡麦门冬汤、二参饮、六味柴胡二参汤柴胡麦冬汤、六味柴胡麦冬

      柴胡1两(去苗),龙胆半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半(去),玄参1两,甘草1两(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

      功能治:小儿变蒸时不止,挟热心烦,啼叫无歇,热面黄。

      用法用量: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一六七)、柴胡麦门冬(《小儿痘疹论》)、柴胡麦门冬汤(《普济》卷四○四)、二参饮(《普济》卷四○四)、六味柴胡(《疮疡全书》卷八)、二参汤(《医入门》卷八)、柴胡麦冬汤(《治痘全书》卷十四)、六味柴胡麦冬(《痘麻绀珠》卷六)。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九: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大黄(锉,)1两,赤芍药1两,槟榔(锉)1两,实(麸,去瓤)1两,半夏半两(姜汁浸令透,)。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狐惑思昏闷,大便难,肤热。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浓苦橡汤调下;米饮亦得。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圣惠》卷七十四: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续断1两,芎藭3分,当归半两(锉,微),白术1两,赤芍药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令香熟),壳3两(麸微黄,去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妊娠7-8月伤寒头痛壮热虚胀,四肢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十五: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人参(去芦头)1两,犀角屑1两,黄芩1两,麦门冬(去)1两,甘草半两(微赤,锉),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

      功能治:时3日,头痛壮热烦壅,胸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八十四:柴胡散

      柴胡3分(去苗),当归1分,茯苓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甘草1分(微赤,锉),赤芍药1分。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伤寒挟实,壮热心烦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十一:柴胡散

      :六味柴胡

      柴胡1两(去苗),桂半两,黄芩3分,栝楼半两,牡蛎1分(烧为粉),甘草1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10日以上,潮热不解,日晡即发,壮热,胸满呕逆。

      用法用量:六味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十五: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壳(麸微黄,去瓤)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石膏1两,大青1两,川芒消1两,川大黄(锉碎,微)1两,麦门冬1两半(去),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时5日,热毒不除,烦闷,大小肠秘涩,或时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四: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鳖甲1两(涂令黄,去裙襕),白术3分,人参3分(去芦头),天门冬1两(去),桑根白皮半两(锉),壳半两(麸微黄,去瓤),桂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百合3分,紫菀3分(洗,去苗土),桔梗半两(去芦头),款冬半两,麦门冬半两(去),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黄芩半两,枇杷叶3分(拭去毛,令黄),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后夹劳,体瘦少力,四肢疼痛,壅,时有咳嗽,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十四: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贝母1两(令微黄),知母1两,人参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石膏1两,黄芩3分,白术半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栀子仁半两,鳖甲1两(涂微黄,去裙澜)。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后夹劳,烦疼,时有热,咳嗽,头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十三: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茵陈1两,木通(锉)1两,黄芩1两,土瓜1两,白鲜皮1两,川朴消1两,栀子仁2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4-5日,壮热头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得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十一:柴胡散

      柴胡1两半(去苗),黄芩3分,麦门冬1两(去),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壳1两(麸令黄,去瓤),枇杷叶3分(拭去毛,微黄),甘草半两(微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伤寒干呕不止,烦躁,四肢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十三:柴胡散

      柴胡(去苗)1两,白茯苓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瓢,)1两,知母1两,桔梗(去芦头)1两,黄耆(锉)1两,百合2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百合病,羸瘦,不食少力。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八十二:柴胡散

      柴胡汤、柴苓柴苓汤、柴芩竹叶

      柴胡2分(去苗),黄芩1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微赤,锉),茯苓半两,麦门冬半两(去)。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小儿中有伏热,温壮来去。

      用法用量: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一六八)、柴苓(《南北》卷十汤氏)、柴苓汤(《袖珍小儿》卷四)、柴芩竹叶饮(《不知医必要》)。

      摘录:《圣惠》卷八十二

      《圣惠》卷七十四:柴胡散

      柴胡2两(去芦头),黄芩1两,石膏1两,阿胶2两(捣碎,令黄),麦门3两(去),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妊娠伤寒壮热心烦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十:柴胡散

      柴胡3分(去苗),皮3分,玄参半两,黄芩3分,石膏1两,甘菊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羌活半两,防风半两(去芦头),川朴消1两半。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热毒攻眼,障赤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叶3-7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七十四: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黄芩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微赤,锉),犀角屑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麦门冬半两(去)。

      制法:上为

      功能治:妊娠伤寒外证未去,身体重,发热恶寒,肢烦疼,微呕,下支满。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两,大枣3枚,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七十: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川大黄3分(锉碎,微),壳3分(麸微黄,去瓤),百合3分,桑根白皮1两(锉),麦门冬2两(去),茯苓1两,秦艽3分(去苗),紫菀3分(洗,去苗土),黄芩3分,赤芍药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鳖甲2两(涂令黄,去裙襕),知母3分,木通3分(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妇人骨蒸劳热咳嗽,胸壅,胁妨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

      《圣惠》卷七十: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人参3分(去芦头),黄耆1两(锉),茯苓1两,皮3分,鳖甲2两(涂令黄,去裙襕),麦门冬3分(去),白术1两,壳3分(麸微黄,去瓤),生地黄3分,桔梗3分(去芦头),桑根白皮3分(锉),赤芍药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妇人热体瘦,肢疼痛,口干心烦,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各家论述:《医略六书》:人参扶元补黄耆补中托,生地滋阴赤芍滞,柴胡腠理达邪白术健脾土以强,鳖甲滋肝阴麦冬肺燥清心桑白皮皮退热,桔梗,赤苓渗湿壳泻滞宽胸甘草缓中州以和生姜卫气也,使郁充,则得外解而热自除,肢疼痛无不退,何体瘦少之足患哉!

      摘录:《圣惠》卷七十

      《圣惠》卷五十八: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葵3分,甘草1分(微赤,锉),当归3分(锉,微),白茅3分(锉),石韦3分(去毛),木香3分,榆白皮3分(锉),木通3分(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劳淋。每小便中痛,卒不能出,急胀,淋沥,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

      《圣惠》卷五十五: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茵陈半两,犀角屑半两,麦门冬1两(去),鳖甲2两(涂微黄,去裙襕),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劳黄。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圣惠》卷五十五: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甘草半两(微赤,锉),决明子半两,车前子半两,羚羊角屑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黄。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圣惠》卷十三:柴胡散

      百合柴胡

      柴胡1两(去苗),知母2两,黄连1两(去须),甘草3分(微赤,锉),百合2两,秦艽1两(去苗),栝楼1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百合病久不愈,欲成痨。

      用法用量:百合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五十三:柴胡散

      柴胡

      柴胡2两(去苗),乌梅肉2两(微),甘草1两(微赤,锉),麦门冬1两半(去)。

      制法:上为

      功能治:暴渴,烦闷,干焦。

      用法用量:柴胡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

      《圣惠》卷五十:柴胡散

      柴胡2两(去苗),壳1两(麸微黄,去瓤),白术1两,甘草半两(微赤,锉),茯苓1两,槟榔2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赤芍药1两,诃黎勒皮2两。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痞满,不下饮食,肩壅闷,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

      《圣惠》卷七十四:柴胡散

      柴胡半两(去芦头),大青3分,葛根半两(锉),石膏1两,知母半两,栀子仁半两,川升麻3分,黄芩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妊娠热病,发即酸疼,头痛壮热。若不急疗,热势不止,多致损落。

      用法用量:《袖珍》有茯苓,无黄芩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十四:柴胡散

      柴胡3分(去苗),鳖甲1两半(涂微黄,去裙襕),知母1两,桑根白皮1两半(锉),旋覆花3分,甘草3分(微赤,锉),天灵盖1两半(涂微黄)。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伤寒后发疟,热不定,四肢无力心烦头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童便1中盏,至5分,去滓,加地黄汁半,更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七十六:柴胡散

      柴胡2两(去苗),紫葳1两,白术1两,甘草半两(微赤,锉),麦门冬1两(去),熟地黄1两,芎藭1两,肉苁蓉1两(汤浸1宿,刮去皱皮,令干)。

      制法:上为

      功能治:曾伤六月胎。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大枣3枚,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圣惠》卷七十六: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微赤,锉),紫苏半两,木通3分(锉),皮半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微)。

      制法:上为

      功能治:妊娠3-4月,壅恶食,呕,肢烦疼,或脚膝虚肿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圣惠》卷七十五:柴胡散

      柴胡1两半(去苗),赤芍药1两,麦门冬1两(去),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妊娠阻病,头疼,四肢少力,不思饮食,多睡少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五

      《圣惠》卷七十四:柴胡散

      柴胡1两半(去苗),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人参半两(去芦头),枇杷叶半两(拭去毛,微黄),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妊娠心烦头昏躁闷,不思饮食,或时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惠》卷六:柴胡散

      柴胡(去苗)半两,桔梗(去芦头)半两,壳(麸微黄,去瓤)半两,麦门冬(去)半两,鳖甲(涂令黄,去裙襕)半两,皮半两,生地黄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葳蕤半两,茯苓半两,木通半两,赤芍药半两,甘草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脏壅热,胸烦闷,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忌热面、煿、苋菜

      摘录:《圣惠》卷六

      《圣惠》卷六: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1两,实3分(麸微黄),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黄芩3分,川大黄2两(锉碎,微),槟榔1两,汉防己3分,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大肠实热壅不通,腹胀满,发歇热。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六

      《圣惠》卷九: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1两(微赤,锉),麻黄1两半(去),黄芩1两,赤芍药1两,桂1两,石膏2两,葛根1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2日,头项四肢烦热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以衣盖取汗。如人5里,未汗再服。

      摘录:《圣惠》卷九

      《圣惠》卷九:柴胡散

      柴胡1两半(去苗),川大黄1两(锉碎,微),常山1两半,茵陈1两,知母1两,赤芍药1两,甘草1两(微赤,锉),鳖甲1两半(涂令微黄,去裙襕)。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4日,头痛急疼,壅滞。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淡浆水1大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微吐为度,未吐再服。

      摘录:《圣惠》卷九

      《圣惠》卷九: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川升麻3分,黄芩3分,知母1两,赤芍药1两,大青3分,石膏2两,栀子仁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6日,头痛壮热百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豉50粒,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圣惠》卷九:柴胡散

      柴胡2两(去芦头),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微赤,锉),知母1两,黄芩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伤寒7日不解,心烦,肠中有结谵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温温频服,不拘时候,稍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九

      《圣惠》卷九: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半两,知母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甘草半两(微赤,锉),半夏半两(汤浸7遍,去滑),葳蕤半两,黄芩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8日不解,默默烦闷,中干大肠结涩,狂言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微利为度。

      摘录:《圣惠》卷九

      《圣惠》卷十:柴胡散

      柴胡(去苗)2两,赤芍药2两,知母2两,栀子仁2两,川升麻3分,黄芩3分,大青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3分,甘草微赤,锉)3分,石膏4两,川大黄3分(锉碎,微)。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伤寒谵语头痛壮热,百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豉50粒,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十四:柴胡散

      柴胡3分(去苗),桔梗3分(去芦头),紫菀3分(洗,去苗土),知母3分,贝母3分(令微黄),诃黎勒皮3分,乌梅肉半两(微),百合3分。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萎劳嗽,连连不绝,四肢烦热,两颊色赤,饮食全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下地黄汁半,搅匀,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十四: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旋覆花3分,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大子3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桑根白皮1两半(锉),紫苏3分,马消2两,甘草半两(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

      功能治:伤寒后脚上攻,胸烦闷,喘促食少。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十四:柴胡散

      柴胡3分(去苗),木香半两,茯神半两,赤芍药半两,犀角屑半两,石膏1两,葛根半两(锉),麻黄3分(去),甘草半两(微赤,锉),生地黄半两,黄芩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解肌退热。伤寒劳复,体热,鼻衄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十四:柴胡散

      柴胡3分(去苗),木香半两,当归半两(微),木通3分(锉),紫苏半两,竹茹半两,黄耆3分(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后阴阳易,小急胀,卵缩,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用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十五: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麻黄1两(去),葛根3分(锉),桂3分,甘草1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时2日,壮热憎寒头痛强重。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豉50粒,薄荷2-7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先吃粥少许,后以热水淋,然后服此药。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十七:柴胡散

      柴胡1两(去苗),紫苏1两,陈橘皮1两半(汤浸,去瓤,),桑根白皮1两(锉),石膏2两,麻黄半两(去),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微黄)。

      制法:上为

      功能治:热病肺热上气奔喘。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十:柴胡散

      柴胡1两半(去苗),石膏3两,人参1两(去芦头),茯神1两,实1两(麸微黄),桑根白皮1两(锉),麦门冬1两(去),桂3分,白术3分,防风3分(去芦头),皮3分,甘草2分(微赤,锉)。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汗后虚头痛,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日3服,夜1服。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十:柴胡散

      柴胡1两半(去苗),白术1两,白茯苓3分,甘草3分(微赤,锉),五味子1两,干姜3分(裂,锉),附子3分(裂,去皮脐),防风3分(去芦头),桂半两。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阴痉,面,手足逆,筋拘急,汗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圣惠》卷十:柴胡散

      柴胡(去苗)3赤芍药3黄芩3栀子仁3壳(麸微黄,去瓤)3,麦门冬(去)3人参(去芦头)3茯苓3石膏3葛根(锉)3甘草微赤,锉)3

      制法:上为

      功能治:伤寒得汗后热不除,朝暮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柴胡抑肝汤

      下一篇 柴胡散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