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太田痣

太田又称上部褐青色、眼皮肤黑素细胞增生病,是太田于1938年首次描述的一种波及巩膜及同侧面部沿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走部位的灰蓝色损害,好发于有色人种,如东人及黑人。女性多见。发病年龄在婴儿期及青春期有两个峰段,其中1岁以发病占61.35%。可能与遗传有,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胚胎发育期间,黑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通过表皮、真皮交界,停留在真皮成的病变。......
目录

病因

可能与遗传有,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胚胎发育期间,黑素细胞由神经嵴向表皮时,由于某种原因未能通过表皮、真皮交界,停留在真皮成的病变。而有的研究认为可能不是黑素细胞的残留,而是一种与蓝痣类似的错构样损害。

临床表现

有报道2/3的患者出生时即有眼部损害,而皮肤损害可在10多年后才出现,损害发生于一侧面部,特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第二支所支配的部位,故最常见于眶周、颞部、部、前颧骨。约数厘米大小的色素斑可为灰蓝色青灰色、灰褐色黑色紫色,斑着色不匀均,呈斑点状或网状,界限不清楚。一般呈褐色斑状或呈网状,而蓝色较为弥漫。色斑色还常随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在斑中偶有结表现。约2/3患者同侧巩膜有蓝染或褐色斑点,有时睑结膜、角膜也有色素斑,少数患者口腔黏膜也有类似损害。5%~10%病例为双侧性。少数患者可伴发伊藤、持久性蒙古斑或鲜红太田极少恶变。

诊断

色素斑的发生部位及色即可诊断。

治疗

色淡而范围小者,可试用液氮冷冻、化与皮肤磨削术等,部分病例可获较好效果。色深或范围较大者,对上述疗法疗效较差,可选用染料冲激光如红宝石和Nd:YAG激光治疗,术后不留瘢痕,可达较好美容效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天疤疮

下一篇 蜡梅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