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塞泽里综合征

塞泽里综征,是由于T淋巴细胞肿性增生的结果,其特点为全身红皮病,表浅淋巴结病和周围中存在非典型性细胞。基本知识医保疾病:否患病比例:0.001%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传染式:无传染性并发症:瘙痒症治疗常识就诊科室:液科 肿科 肿科 肿科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治疗周期:3个月治愈率:40%常用药品: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
目录

疾病常识

简介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否

患病比例:0.001%

易感人群:无特殊人群

传染式:无传染性

并发症:瘙痒症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液科 肿科 肿科 肿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温馨提示

选择养价值高的植物或动物蛋白,如牛奶、蛋类、类、瘦肉、各种豆制品等。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对本病的性质,大体上可归纳为3种认识:

1.认为本病是独立疾病,与蕈样肿不同,Sézary本人当时即指出本病虽然在组织病理及细胞上与MF有很大相似之处,但本病在周围具有异细胞,因此应与蕈样肿区来,有人认为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疾病,要发生于外表健康的老年人,是由于迟发超敏反应的结果,但也可由其他疾病转变而来,例如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药物反应及植皮反应等,仅很少数病人转变为恶性淋巴

2.认为本病是可在各种恶性淋巴中出现的一种综征。

3.认为属于蕈样肿的一种亚型——红皮症型,因为不论在光显微镜下或电镜下,均不能区皮肤的Sézary细胞与蕈样肿细胞。

(二)发病机

病机制还不清楚,通过免疫的研究,Sézary细胞已被明为T细胞,可在试管用PHA刺激后成DNA,与羊红细胞花瓣,同时可以被特异性兔抗人T细胞的抗清杀死,因此Sézary细胞与蕈样肿细胞一样,均来自T细胞,免疫表型要为CD4 。

并发症

淋巴结肿大,瘙痒。

诊断方法

症状

起病缓慢,自觉奇痒,皮损早期为局限性水肿性环状或鳞屑性红斑,有时呈湿疹样,神经皮炎样,可暂时消退,数个月或数年后渐变成红皮病,皮肤浸润增厚,面部略水肿如狮面,眼睑可以外翻,据我们观察,本病的红皮病(表1)与一般红皮病比较,有下列不同的表现:

①带棕黄色;

②消退处出现结鳞病样或苔藓样损害;

皮肤干,尤以两手,易发生皲裂

④皮肤肿胀,容易擦破,皮肤因搔抓或其他物理性刺激常有色素沉着,偶或发生水疱,毛发可落,养不良或落,部分患者掌,角化过度,多数病例全身或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常见于沟,其次为腋下或颈部,病情缓解时可消退,晚期患者体重减轻,乏力,发热盗汗肿大,其他器官食管和硬膜等亦可受累,各种症状的发生率可参见表2,病程一般较长,少数患者可自缓解,晚期患者大多因免疫功能低下而死于继发感染,有报道本病可发展成T淋巴母细胞性或免疫母细胞性淋巴,也有报道发生在成功治疗Hodgkin病后。

本病的特征为剥红皮病,奇痒,浅表淋巴结肿大,以及白细胞增多和中S细胞增加(15%以上),一般不难诊断,但有时需与其他伴红皮病表现的疾病(如慢性淋巴细胞病,Hodgkin病,红皮病型MF和成人T细胞病等)鉴,慢性淋巴细胞病患者外周要为成熟淋巴细胞,少数幼稚淋巴细胞的态与S细胞不同,Hodgkin病患者外周中无S细胞,与红皮病型MF和成人T细胞病(ATL)的鉴

检查

1.象: 白细胞一般为(15~20)×109/L,最高为238×109/L,并出现典型S细胞,S细胞>10%~15%者有诊断意义,常随病情恶化而增加,可达80%,甚至90%以上。

2.骨髓象: 早期正常,晚期可见S细胞,我们所见病例达29%。

3.其他: 功能,清蛋白电泳和电解质测定一般正常,上海华山医院皮肤科曾测所见病例的E环试验:Et和Ea与淋巴细胞转化率均低于正常,说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不仅如此,B淋巴细胞也仅为正常的50%,表明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也降低。

常见白细胞增多达30000/mm3,周围皮肤浸润中和淋巴结可见深回状助T细胞(Sézary细胞),绝对数大于1000/mm3或环中大于10%为塞泽里综征的诊断标准。

病理检查:真皮上部管周围出现不等量S细胞,S细胞也可侵入。

表皮成Pautrier微脓肿,不同于MF者为其他浸润细胞比较单一,仅见少数巨噬细胞,罕见中性粒细胞,浆细胞或嗜酸粒细胞,晚期细胞浸润可扩展至真皮深层或皮下组织,可转变成高度ML。

S细胞的直径一般为10μm左右,胞核大,占整个细胞的80%以上,常不规则地凹陷成分状,有时呈典型回状或盘蛇状,核染色质深,有的有核仁,胞浆少,呈嗜碱性,有时核周可见很多排列成圈的一致性小空,空含物对PAS染色呈阳性反应,耐淀粉酶,为中性黏多糖,S细胞的细胞化

免疫组化:淋巴样细胞表达CD2 ,CD ,CD5 ,CD45RO ,CD8-和CD3O-,类似其他低度皮肤T细胞淋巴,如MF,在大多数病例中,皮肤浸润,周围和受累的表浅淋巴结中有TCR基因克隆重排。

本病需要结临床与病理才能确定,特是在周围能找到较多的有相对特征的Sézary细胞(一般应在10%以上),对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在一些其他皮肤病患者的周围中也能找到类似细胞,对其意义尚待进一步探讨,因此,不能单凭周围中的细胞检查一次来确诊。

在鉴诊断面,以往本病易误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病及红皮症,然而前者是来自骨髓的B淋巴细胞过度增生,骨髓中80%以上为淋巴细胞,尤其是周围中,其总数常超过100×109/L,须与慢性淋巴细胞性病,银屑病,异位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药疹和毛发红糠疹

治疗方案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液科 肿科 肿科 肿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3个月

治愈率:40%

常用药品: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 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1000——3000元)

(一)治疗

与MF一样。治疗法大致有3种:

①局部用药,早期用0.02%~0.05%氮芥生理盐水溶液;

②放射治疗,包括X线和β线、放射性核素以及高能电子束等,对皮损也有些效果;

③全身化疗,适用于晚期患者。近年来多张采用苯丁酸氮芥(可宁),对某些病例疗效较好。我们的1例初期一般情况良好,仅免疫功能低下,曾采用中药和左旋咪唑等治疗,似有一定缓解的作用。化疗药物包括可宁等对晚期发展阶段的疗效并不满意。治疗困难,平均存活期约3年。小甲氨蝶呤(MTX)有效率约50%。总存活率为8年左右。有些患者对光化疗法有效。其他疗法如干扰素α、维A酸类、小量苯丁酸氮芥泼尼松氟达拉滨(fludarabine)和系统性化疗亦可应用。

(二)预后

本病起病缓慢,早期患者如治疗理,可以获得多年缓解,少数患者可自缓解。晚期患者大多因免疫功能低下而死于继发感染

预防

1. 有良好的态应对压力,劳逸结,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癌症。预防过劳体虚起免疫功能下降、分泌失调,体代谢紊乱,体酸性物质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气滞淤、毒内陷等。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成酸性体质。

3.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癌症。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使各种癌症疾病远离自己。

4.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绿色蔬菜类),特要防止病从入。

5.每年动做一次防癌检查,每个人体都有癌的基因细胞,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得癌症。但当你的免疫功能低下的时候,正常的细胞减少,癌细胞就会增多。有肿家族史的人最好一年检查两次身体;健康人则建议每年复查。

6.本病起病缓慢,早期患者如治疗理,可以获得多年缓解,少数患者可自缓解。

护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

2.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

3.有良好的态应对压力,劳逸结,不要过度疲劳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

5. 生活要规律,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人,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6. 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蛋,发霉的食品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入。

饮食保健

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养为。多吃蔬菜、(如卷菜和菜等)及萝卜、酸、黄豆、牛肉蘑菇、芦笋、薏苡仁等、食物中含有抗癌物质,水果、牛奶、甲等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易消化的滋补食品。

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物质、防腐、添加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等刺激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四肢淋巴水肿

下一篇 裂蹄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