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栎
简介
英名:EAST-LIAONING OAK
壳斗科 栎属多年生落叶乔木。高10~20M,叶革质,倒卵形至椭圆状倒卵形,长5~15CM,宽2.5~L0CM。花单生, 雌雄同株, 柔荑花序下垂, 花苞成熟时木质化、碗状。 坚果卵形。阳性树种。
落叶乔木。树皮暗灰色,深纵裂。幼枝无毛,灰绿色。叶倒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5至17厘米,宽2.5-10厘米,顶端圆顿,基部耳形或圆形,叶缘具5-7对波形圆齿,幼时沿叶脉有毛,侧脉5-7对;叶柄短。壳斗杯状,包坚果的1/3,直径1.2-1.5厘米,高约8毫米。
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内蒙古、山东、河南、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朝鲜也有分布。
其 果实经浸泡后猪喜食,焙干、粉碎或脱 单宁后与其他精料混合,可替代玉米,牛、猪、 羊均喜食。叶干枯后,粉碎,牛喜食,落叶山羊喜食。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绿色,无毛,老时灰绿色,具淡褐色圆形皮孔。叶片倒卵形至长倒卵形,长5-17厘米,宽2-10厘米,顶端圆钝或短渐尖,基部窄圆形或耳形,叶缘有5-7对圆齿,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幼时沿脉有毛,老时无毛,侧脉每边5-7 (-10) 条;叶柄长2-5毫米,无毛。
雄花序生于新枝基部,长5-7厘米,花被6-7裂,雄蕊通常8;雌花序生于新枝上端叶腋,长0.5-2厘米,花被通常6裂。壳斗浅杯形,包着坚果约1/3,直径1.2-1.5厘米,高约8毫米;小苞片长三角形,长1.5毫米,扁平微突起,被稀疏短绒毛。
坚果卵形至卵状椭圆形,直径1-1.3厘米,高1.5-1.8厘米,顶端有短绒毛;果脐微突起,直径约5毫米。花期4-5月,果期9月。
产地生境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山东、河南、四川等省区。在辽东半岛常生于低山丘陵区,在华北地区常生于海拔600-1 900米的山地,在陕西和四川北部可达海拔2 200-2 500米,常生于阳坡、半阳坡,成小片纯林或混交林。朝鲜北部也有分布。
植物用途
药用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