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疮
概述
lacquer dermatitis 因接触漆树、漆液、漆器,或仅嗅及漆气而引起常见皮肤病。多发生在头面、手臂等暴露部位,皮肤胀明显,潮红瘙痒,刺痛,或有水疱、糜烂,有自愈向。严重者,伴有怕冷,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相于西医的接触性皮炎。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漆疮早在隋代《诸病源候论》即有详细描述。以诸家均有阐述。明代《外科正宗》详细描述了临床症状。
介绍
漆疮是由于对漆树或生漆过敏而引发的一种皮肤病,属于接触性皮炎。其基本征候特征为多发生在头面、手臂等暴露部位,皮肤肿胀明显,潮红瘙痒,刺痛,或有水疱、糜烂,有自愈倾向。严重者,伴有怕冷,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中医治疗原则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
病因
症状
漆疮发病前一小时或数日有接触过漆树、漆液等的历史,但初次发病多经过数天以上。初发部位以颜面、颈项、腕关节周围,尤以手指、指背为多,也可延及全身,但手掌发病者较少。在接触皮肤上突然发生潮红肿胀、灼热瘙痒,或伴发丘疹、水疱,搔破则糜烂流汁。发生在颜面部位的,肿胀明显,眼睑不能开启。一般无全身症状,严重者伴有形寒发热、头痛、纳呆、便秘、苔黄腻、舌质红、脉浮数或弦数等,甚至引起心神恍惚、夜不安寐。患者若再次与漆接触,病情较初次严重,病程也较长。如果反复发作,皮肤粗糙、肥厚,呈慢性湿疹样皮损。
并发症
护理注意
预防
1.加强对漆性皮炎防治的宣传教育,消除对漆性皮炎的恐惧思想。
2.避免直接接触漆液、漆树、漆木和新漆而未干的漆器。
3.保持作业环境整洁,车间应通风良好,避免漆液污染。
4.工作时应穿戴防护衣服、手套,并勤换洗,酌情涂防护药膏,工作完毕后可用肥皂水(勿用碱性过重的肥皂)或甘草桑叶水洗手(甘草、冬桑叶各30g,加水3000ml,水煎)。如皮肤沾染漆液,可用95%酒精或0.5%~10%碳酸钾液或用苛性钾10ml、酒精300ml、甘油100ml、水60ml配成溶液清拭,然后用肥皂、清水洗净,可防止或减轻皮炎发生。此外,应用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漆器表面或在大漆中直接加入0.6%高锰酸钾,可降低漆的过敏性。
治疗
饮食保健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