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漆所致皮肤病

工业应用:漆前通称涂料,它是一种含有料或不含料的以树脂或油制成的化工产品,将其涂在物体表面上,能干结成一层薄膜,使被涂物体的表面和大气隔离,起保护和装饰作用。因此,常用来保护各种土木建筑物、金属器材以及家具等物的表面。随着国民济的发展,涂料已成为我国进济建设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一)发病原因绝大多数漆性皮炎是由于直接接触漆或已涂过漆的物品所致。(二)发病机制......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绝大多数漆性皮炎是由于直接接触漆或已涂过漆的物品所致。

(二)发病机

绝大多数漆性皮炎是由于直接接触漆或已涂过漆的物品所致。

1.桐油

由此起的皮肤病仅在国外文献中报道过。

2.生漆

起皮肤反应则相当多见,在采集,调制,运输,加工和使用中均有所见,我们所调查的某纱厂漆筒管工人及某印染厂漆工间工人中,漆性皮炎的发病率均在80%~90%以上,一般认为漆液要通过毛囊进入机体,发病的迟早,症状的轻重也各有差异,即使在同一人身上,每次发病情况也不尽相同,不论以往过敏与否,在以后重复接触中都可能发生或不发生过敏反应,从许多临床及现场调查研究情况来看,生漆既可通过原发性刺激作用致病,但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致敏原,一般说来,似以前者为前认为生漆中的要成分漆酚是起皮肤变态反应的要因素,特是其中的某些挥发性物质,生漆存放时间愈长,挥发物逸出愈多,就不及新鲜漆那样容易致敏。

3.成树脂漆致病情况则依其品种而定。

4.普通油漆本身很少皮肤病,仅在调制中偶因接触某些料(如铬黄,立索尔红等)或溶(如松节油香蕉水等)而皮炎

症状

以生漆皮炎为最典型,具代表性,一般在直接或间接接触后1~2h至10余天发病,初发大多只在暴部位,以面,颈部,手腕关节周围,手及前等处为多,少数可同时发生于阴茎包皮阴囊侧,其后可延及躯干,四肢等处,继发部位可能与搔抓有,所有病例均发病急剧,首先发痒,灼热,其后即于上述部位出现皮损,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

1.皮炎轻重不一,轻者仅有大水肿性红斑及痱子样皮疹,没有水疱,重者于患处出现大潮红,肿胀,继而迅速发生密集的自针头至粟粒大小的红色丘疹,并迅速变为水疱或大疱,破后成大糜烂面,发生于面及外阴部者,其红肿尤为显著,重者可泛发全身,伴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病程自限性,大致1~2周即可痊愈。

2.荨麻疹多为全身泛发性,呈团样表现,色泽鲜红,消退亦较缓,可出现阳性皮肤划痕反应。

无论哪一型,初次发作时,病情多数较重,以后再发,则症状减轻,然而也有少数患者愈发愈重,甚至一嗅到漆味或一见到漆(可能接触其挥发物而未觉察)即可起发病。

饮食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饮

预防

1.注意操作规程:炼,调制和使用各类油漆或有危害性的料,树脂时,应尽量避免玷污皮肤和衣服。

2.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车间要有良好的通设备,特是放置漆液或炼漆液的处所。

3.严格执个人防护:使用头巾,工作服,手套,橡皮靴,围裙,并可酌情涂抹适当的皮肤防护,下班后必须洗净手,如被漆玷污,可用苛性钾,甘油液清洗(配:苛性钾1.0,甘油10.0,乙醇30.0,水60.0)。

4.进过敏鉴定:如欲选择准备从事生漆操作工作者,首先可用1∶1000生漆乙醇溶液作斑贴试验,凡阴性或仅有轻微反应者,可以参加工作;若反应强阳性,显示高度敏感者,则不宜参加这类工作。

治疗

(一)治疗

已发病者,皮损表现作对症处理。穆瑞五报道,当皮肤红肿起疱时,涂搽乙酸戊酯、豆油合剂(1∶9),然后再以微加温5~10min,收效甚佳。

(二)预后

病程自限性,大致1~2周即可痊愈。

检查

实验室检查

⒈本病属于过敏性疾病,故检查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T淋巴细胞(尤其是Ts)减少。清IgE含量明显增高。

2.皮肤试验对某些变应原(如真菌、花粉、毛屑)的速发型过敏反应常呈阳性。用结核菌素、念珠菌素等作皮试验(迟发型过敏反应),常为阴性或弱阳性。

⒊皮肤白色划痕试验用钝器划皮肤,皮肤出现白色划痕(正常人呈红色)。

诊断鉴别

症状,病史即可诊断。

荨麻疹相鉴,漆或涂料接触史是鉴的要点。

并发症

普通油漆可毛囊炎,或因其中某些油脂成分也可导致毛囊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连蕊茶

下一篇 连翘茎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