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丘疹性寻麻疹

丘疹性寻麻疹 丘疹荨麻疹(Urticaria Papulosa)是指皮肤被昆虫叮咬后发生的局部皮肤过敏和炎症反应,即“虫咬皮炎”。其多发生在部、部和四肢,表现为突然发生的豌豆到指头大小的团性红斑,常有巨痒,严重者可影响日常起居和生活。治疗以对症和抗过敏治疗为,同时需要去除可能的病因。医生可给予抗组胺药或涂擦止痒的洗等进治疗,继发感染时会建议应用抗菌药物。同时患者需要改变生活环境,防止病情加重。丘......
目录

临床分类

丘疹荨麻疹多由昆虫叮咬起,常见的有螨虫、蚊、蠓、臭虫、跳蚤、蜂、蜱等。不同昆虫所起的皮损特点及症状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螨虫皮炎

皮损为水肿团样丘疹、丘疱疹或瘀斑,其上有小水疱,偶尔为大疱,常伴有抓痕与结痂。严重者可出现头痛关节痛、发热、乏力、恶心等全身症状,个患者可发生哮喘、蛋白尿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2、蚊虫叮咬

被蚊虫叮咬后可毫无反应,或在皮肤上出现瘀点、团、丘疹或瘀斑,自觉剧痒。婴幼儿被叮咬后可发生管性水肿包皮、手、面部等暴部位易受累。严重者发生即刻过敏反应、延迟过敏反应甚至全身反应。初到疫区者常发生团样丘疹,可延续1周左右。

3、蠓叮咬

发生在皮肤暴处,被叮咬后出现局部瘀点或水肿性红斑、团样丘疹及水疱,奇痒难忍,甚至起全身性过敏反应。

4、臭虫叮咬

叮咬后数小时可出现团样丘疹和瘙痒,皮损中央有针尖大小瘀点、水疱、大红斑或紫癜,伴有剧烈瘙痒和疼痛。臭虫可在一晚上多次叮咬,成线状损害,常因搔抓而致色素沉着。

5、跳蚤叮咬

跳蚤一般在人体停留数分钟到数小时,在吸成带出点的红色丘疹,损害常成群分布。对蚤唾液过敏者可有水疱、红斑或紫癜

6、蜂蜇伤

蜂蜇后局部立即明显疼痛、烧灼感及痒感,很快出现红肿,中央有一瘀点,甚至成水疱、大疱损害,偶可组织坏死。被多数蜂蜇伤时,可产生大面积肿胀,少数有恶心呕吐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由于组胺作用可产生肿胀性红斑、团、管性水肿,严重者发生过敏休克。蜇伤后7~14天可发生清病样迟发型过敏反应(如发热荨麻疹及关节痛)。

7、蜱叮咬

叮咬时不觉疼痛,1~2天后轻者局部红斑,中央有一虫咬的瘀点或瘀斑,重者瘀点周围红斑出现水肿丘疹、水疱,可伴有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蜱咬热”症状。后期可出现结,抓破后溃疡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

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往往同一家中有多人同时发病。

好发地区

夏、秋季多见。

疾病病因

总述

大多数病例的发生与昆虫叮咬有,常见的如跳蚤、虱子、螨、蚊、臭虫、蠓虫、蜂、蜱等,昆虫叮咬时注入皮肤的唾液可能导致人体出现过敏反应。由于昆虫种类不同和机体反应性的差异,可起叮咬处不同的皮肤反应。

基该病因

丘疹荨麻疹多与昆虫叮咬有,不同昆虫具有不同的特点。

1、跳蚤

体型较小、扁平,器为刺吸式,后腿较长,跳跃能力很强。常见的叮人跳蚤是猫蚤和狗蚤,另外,人蚤、蚤、鸡蚤也可见。

2、螨虫

为肉眼刚能看到的微小昆虫,包括蒲螨、粉螨和尘螨,蒲螨多在农忙收割谷物时使人致病,粉螨和尘螨不吸食液而以腐败有机物为食。

3、蚊

只有雌蚊才叮人吸。人体表的水分、温度、二氧化碳、激素以及汗液中的乳酸都能吸蚊虫。

4、蠓虫

多栖息在树丛、竹林、杂草、洞等,雌蠓才吸,在白天、黎明或黄昏成群活动。

5、臭虫

白天躲在床缝或床垫、枕头、被褥、地缝等处,夜晚才叮咬人吸,且吸时往往没有疼痛感。

6、蜂

其尾部的毒刺蜇入皮肤而致病。

7、蜱

是人、畜和野生动物的体外寄生虫,不仅叮咬动物和人的皮肤以吸吮液,也是病毒、细菌等的传播媒介,起多种蜱媒疾病。

危险因素

还有一些因素不能直接丘疹荨麻疹,却可能加重病情:

1、感染因素

如存在牙龈炎、上呼吸道感染肠炎峡炎等疾病。

2、精神因素

要是因为受到恐惧、紧张、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机体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造成患者生理与理出现应激反应,从而神经分泌紊乱,影响免疫机制、激素、酶等的代谢。

3、肠功能紊乱

患者存在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腹痛腹胀反酸、大便干等临床症状

4、饮食因素

喜欢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等海鲜、牛奶、牛羊肉、鸡蛋等,易致过敏

5、遗传因素

父母、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或者是叔伯舅、祖父母、姑姨中患有此病。

6、分泌因素

存在月经不调、妊娠糖尿病、绝经甲状腺疾病等。

7、其他

花粉接触史、出等。

临床症状

总述

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鲜红团样丘疹,夏、秋季多见,可伴有瘙痒,通常会在几小时或几天改善,有时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典型症状

1、好发部位

往往分批发生于部、部及四肢,也可出现于颈部及躯干。

2、皮损特征

(1)突然发生的豌豆到指头大小的团性红斑,呈纺锤,皮损的长轴多与皮肤纹路平

(2)皮损端可有水疱、脓疱结痂。有的患者可出现含清凉液体的大疱,有的为出性水疱或团;

(3)皮损常成批发生,数不定,一般是 10 个左右,三五成群或零星布;

(4)皮损处可见针尖大小的咬痕;

(5)皮损往往季性复发,也常在晚间出现或加重,剧痒而妨碍睡眠

(6)过 2~3 天或 1~2 周,皮损即消失,可遗留暂时的色素沉着;

(7)剧烈搔抓可起皮抓破、血痂或继发性感染,有时湿疹化或苔藓样变;

(8)有的患者成年累月的不愈而转变成痒疹

并发症

1、可能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休克或发生呼吸困难头晕等,需要立即到医院进治疗。

2、皮损没有积极处理,可出现继发感染

疾病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相应情况就医,医生会在详细询问病史后,仔细观察皮肤表面的皮肤损害特点,进初步诊断,有时需要一些液化验排除感染性疾病。

实验室检查

伴有发热、局部肿胀的患者,可能需要进常规、沉等,排除感染性疾病。

其他检查

1、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观察到被叮咬后的咬痕或典型损害,是确定诊断的直接据。

2、组织病理检查

长期不消退者应做组织病理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疾病诊断

诊断原则

1、通过病史、皮损的态等可初步诊断。

2、皮肤镜检查是确定诊断的直接据。

3、医生症状、检查结果判断昆虫的类型、疾病的严重程度,给予外用或服药物。

诊断

1、荨麻

病因常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包括药物、食物、感染、吸入物、物理因素、精神分泌因素、系统性疾病等。皮损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团,伴剧烈瘙痒。该病具有自限性,少数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腹痛腹泻等累及呼吸道和肠道的病症,严重者可出现晕厥休克,危及生命。

2、水痘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导致,水痘在发疹前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有流性。皮疹在分布,为红斑、丘疹及小水疱,周围有红晕,数一般较多,损害较小,多发于头面部、躯干、四肢,常累及黏膜。可有轻微痒感。皮损一般数天至一周后干结痂自愈。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丘疹荨麻的治疗以对症和抗过敏治疗为,同时需要去除可能的病因。医生可给予抗组胺药或涂擦止痒的洗等进治疗,继发感染时会建议应用抗菌药物。同时患者需要改变生活环境,防止病情加重。

急性期治疗

1、蜂蜇后立即将毒刺拔除并挤出毒液,再用水冲洗,局部用块或冷湿

2、蜱叮咬皮肤时不可强拔除,以免撕伤皮肤及将器折断在皮,可用乙醚或局麻药涂在蜱头部,等到自后用镊子轻轻拉出并消毒伤,若器残存需局部后手术取出。

3、对有休克等严重全身反应者,医生会立即抢救,1:1000上腺素皮下注射,氢化可的松滴注。

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

(1)皮质类固醇制:皮质类固醇制丘疹荨麻疹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起效迅速,有抗炎、止痒、抗过敏的功效,常用0.05%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安奈德益康唑霜、复方氟米松软膏、卤米松乳膏等。

(2)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是一种非甾体药物,具有抗炎、止痒作用。

(3)洗:如含有苯酚的炉甘石,具有止痒作用。

(4)抗生素软膏:局部有感染者,可用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外搽。

(5)其他:皮损破溃伴分泌物较多者,可用1:9聚维酮碘溶液湿局部。

2、服药物治疗

(1)抗组胺类药:一般多采用既有抗组胺作用,又有镇静效果的苯海拉明、盐酸异丙嗪马来酸氯苯那敏、二苯环庚啶。

(2)糖皮质激素:皮肤广泛分布、过敏反应严重者可短期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3)抗生素:有继发感染,必要时可抗生素

(4)其他:如卡介菌多糖核酸,既可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也起到抗过敏作用;聚糖肽,可以改善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应激能力;复方甘草酸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调及类固醇样作用。

药品

0.05%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安奈德益康唑霜、复方氟米松软膏、卤米松乳膏、氟芬那酸丁酯软膏、炉甘石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苯海拉明、盐酸异丙嗪马来酸氯苯那敏、二苯环庚啶、糖皮质激素

手术治疗

被蜱叮咬后,若器残存在皮肤,则需局麻后手术取出。

疾病预后

一般预后

病程一般7~10 天,皮损可自消失,可遗留暂时的色素沉着。部分患者可因继发感染而使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后部分患者单纯痒疹痒疹。该病随着年龄的增大,症状可逐渐减轻,最终可停止发生。

危害性

1、可反复发作,瘙痒明显,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2、部分患者可因中毒而出现严重休克等,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自愈性

该病可自愈,皮损可自消失。

治愈性

该病可通过积极治疗控制症状,使患者恢复正常。

治愈率

缺乏权威数据统计。

治性

可反复发作,难以治。

疾病日常

总述

丘疹荨麻疹多由昆虫叮咬所致,因此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防虫措施。发病后遵医嘱服用药物,避免抓挠。

理护理

丘疹荨麻疹发病时会产生剧烈的瘙痒,使患者出现烦躁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睡眠、工作等。患者家属应安慰患者,给予更多的,使其保持舒畅的情。必要时可以多听音乐、多想愉快的事来进有效的缓解。例如:看电影、笑话、娱乐、活动等转移注意力,从而保持良好的态。

生活管理

1、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

(2)穿宽松、棉质的衣服,衣着不宜过厚、过暖,以免皮肤温度增高加重痒感。

(3)不要用过烫的水或化清洗清洗皮损。

(4)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避免过度搔抓,防止起感染.

2、环境管理

(1)卧室常通,保持空新鲜,阳光充足,被褥常洗晒,以保持干、整洁,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

(2)被褥要勤换。

(3)饲养宠物应做好宠物的除虫工作。

疾病饮食

饮食调理

该病发病与饮食有一定的系,某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荨麻症状,故应注意调整饮食习惯。

饮食建议

1、宜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因水果和蔬菜中富含大量维生素 C,可改善管通透性,增加抵抗力,具有抗氧化,促进结缔组织成的作用。

2、多饮水,加速毒素排泄。

饮食

1、成人应及浓

2、少食或不食葱、姜、蒜、韭菜洋葱等刺激性较大的食物,这些食物可管扩张,毛细管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致敏物质渗出到皮肤,加重病情。

3、应尽量避免油腻、生冷、酸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不食腌制食物及浓咖啡

5、少食异种蛋白类食物,如羊肉、蟹之类。

疾病预防

预防措施

1、消除昆虫如猫、狗身上的蚤,人蚤及臭虫等,在室床铺、家具、草垫、墙角等处喷洒杀虫药。

2、注意个人和执业防护,野外穿长袖并扎进袖裤管等。

3、夏季蚊虫多,夜间应好纱窗,睡觉时可使用蚊帐。

4、使用电蚊香、外用驱虫药水等加强个人防护。

5、春、夏、秋高发季,尽量减少到杂草及草茂盛的草丛中玩耍,不在草丛中坐卧休息。

6、注意避免可疑食物。

7、勤换衣服、床单及枕套、沙发套等,将棉絮、床垫、垫絮、枕芯及沙发垫等进暴晒,最好每年夏天将棉袄、床上用品等进暴晒,防止螨虫等生长,减少皮肤病的发生。床上尽量不用草编织品,因其缝隙容易藏匿小虫。

就医指南

急诊(120)指征

1、被多只蜂蜇后皮肤肿胀明显、明显疼痛、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跳加速,提示病情较严重。

2、全身大面积皮疹,伴头痛、发烧、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等。

以上须紧急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多个丘疹团、水疱,瘙痒明显;

2、迁延不愈,反复成成批出现;

3、蚊虫叮咬后出现明显皮损,因搔抓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患者有发烧表现;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首诊科室为皮肤科。

2、紧急情况应于急诊科处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量天尺

下一篇 千日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