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疱疹样皮炎

疱疹皮炎(dermatitis herpetiformis)又称为Duhring-Brocq病,是一种良性、慢性复发性、对称性,多皮肤病,有严重的灼痛瘙痒和疱疹样水疱,常伴有麸质敏感性肠病。可突然发生,亦可缓慢起病,有显著的瘙痒和灼痛,剧烈瘙痒是本病最特征最重要的临床症状疱疹皮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大疱性皮肤病,它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病程呈慢性过、皮疹态多样、对称分布、剧烈瘙痒、预后良好。......
目录

疾病概述

疱疹皮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大疱性皮肤病,它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病程呈慢性过、皮疹态多样、对称分布、剧烈瘙痒、预后良好。

疾病病因

疱疹皮炎的发病原因,前尚未有定论,大多数者认为该病与患者免疫异常及小肠病变有

免疫异常

在患者的皮损和正常皮肤真皮层有免疫物质沉积,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到它们呈颗粒状。另外,大约70%的患者中可以找到特殊的抗体及免疫复物。这些均提示疱疹皮炎与患者自身免疫异常有

小肠病变

约70%~90%的患者有小肠病变,临床表现为大便溏泻,做大便常规检查,会发现很多脂肪小颗粒,这说明患者肠功能异常。做组织病理检查,会看到小肠粘膜的绒毛萎缩变平,粘膜下有淋巴细胞浸润,如果患者吃了含面筋,又)的食物,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就会使患者皮肤症状及肠功能异常加重,假如给予不含面筋的食物,皮损和肠功能异常就会改善。这说明疱疹皮炎患者存在对谷的敏感性。

症状体征

瘙痒是否剧烈,有无反复发作、发热等。检查病损态、部位,是否对称、呈多性,有无丛集倾向,注意尼可斯基征,有无其他伴发疾病等。

诊断检查

1.周围及疱液涂检查嗜酸粒细胞。

2.皮肤活体组织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查基底膜区和真皮乳头浅层有无IgA沉积。

3.必要时作钡餐X线检查,注意有无小肠吸收不良现象。

治疗方案

1.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

2.去除可疑病因,积极治疗部疾病,忌用碘、溴等药物及含碘食物,宜进无谷饮食。

3.用药氨苯砜100~150mg/d,见效后逐渐减至维持量,持续一段时间。服药期间须定期查白细胞、血红蛋白及功能;重症者可并用糖皮质激素

4.对症使用外用药。

某些疱疹皮炎患者通过严格而长期的(如6~12个月)无谷饮食,不用或少用药物治疗也可控制病情。氨苯砜50mg,每日2次或3次服,或100mg每日1次,可在1~3天之缓解瘙痒等症状。若症状无改善,氨苯砜量可在1周之增加到100mg,每日4次。大多数患者可在50~150mg/d的量下控制病情。磺胺吡啶虽然没有氨苯砜效果好,但也可作为另一种治疗药物,起始量为2~4g/d,维持量为1~2g/d。秋水仙碱可作为另一种治疗法。

接受氨苯砜和磺胺吡啶治疗的疱疹皮炎病人,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前4周,每周要检查常规,以后8周,每2~3周检查1次,继之每12~16周检查1次,因为随时可能发生粒细胞缺乏症溶血贫血和高血红蛋白血症是最常见的副反应。这些副反应在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氢酶(G6PD)缺乏的患者非常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或肝脏毒性反应罕见。如果使用氨苯砜治疗溶血,明显功能障碍或周围神经病变,应考虑改用磺胺吡啶。磺胺吡啶一般不会溶血

疱疹皮炎的外治法

渗液少而瘙痒明显者,可用1%薄荷炉甘石或1%冰片炉甘石外涂,也可外扑石珍。 皮疹泛发,渗液较多,糜烂、结痂者,或有继发感染者,可用金银野菊花苦参黄柏、九里明各120克,薄荷60克(后下),水作温水药后渗液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油或黄连素锌氧油。

注意避免碘、溴的药物。注意避免谷饮食。

护理

1、宜食无谷面筋)饮食,宜吃大米或粗粮。

2、避免吃含碘、溴的药物(如华素)和食物(如紫菜海带);减少食盐摄入。

3、忌用含有谷,如麦类制作的食物。

4、定时剪指甲,防止感染,注意皮肤清洁卫生,保持床单的平整干

5、注意劳逸结,放松情绪,忌忧愁恼怒及思虑过度。

预防常识

部分病人对谷过敏,限制Y饮食后,病情可自然好转,同时亦应避免含碘、溴、氯的食物、药物。用DDS期间,要定期检查象及功能,有白细胞减少或功能损害时,要停药,而改用其他药物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铃兰

下一篇 皮炎芽生菌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