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绿脓假单胞菌属感染

绿脓假单胞菌属感染(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病原菌绿脓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在一般健康人身上并不起疾病,但在身体衰弱,机体抵抗力低下,或患其他严重的疾病时可继发感染,甚至可血症而发生生命危险。基本知识医保疾病: 否患病比例:0.01%易感人群: 医源性感染传染式:有传染性并发症:甲沟炎脓肿性坏死治疗常识就诊科室:中医 中医感染科 感染中 发热......
目录

疾病常识

疾病介绍

基本知识

医保疾病: 否

患病比例:0.01%

易感人群: 医源性感染

传染式:有传染性

并发症:甲沟炎脓肿性坏死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中医 中医感染科 感染中 发热门诊 传染病科 寄生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周

治愈率:50%

常用药品: 诺氟沙星氯霉素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温馨提示

平时避免外伤,保持局部清洁。

发病原因

(一)发病原因

绿脓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染色阴性需氧菌,存在于土壤,尘埃,水和少数人体肠道中,亦可暂时寄生于皮肤,寄生在肛门,生殖器部位,腋窝和外耳道等处。

(二)发病机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不致病,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可致病,还可起死亡,典型的菌株产生蓝绿色绿脓菌青素和黄绿色荧光素两种色素,也可产生许多种酶,包括溶血素,抑制网状皮系统的酶和角蛋白溶解性蛋白酶,绿脓杆菌的生长常伴发葡萄气味(特异的气味),是三甲胺所特有的味道。

疾病预防

平时避免外伤,保持局部清洁,清除坏死组织,用抗生素软膏。

并发病症

并发症

甲沟炎脓肿性坏死

绿甲综征,如患者接触水,可发生甲沟炎膜感染绿脓杆菌所致,加重时可脓肿,由于积脓压迫,可导致软性坏死,部畸

诊断方法

常见症状

乏力 瘙痒 肠道症状 结痂 低热 腹胀 脓肿 脓疱 头痛

皮肤感染可有以下多种类型:

1.坏脓疱病 又称坏臁疮(ecthyma gangrenosum),常见于病,严重烧伤,三系细胞减少,癌症晚期或某些严重的消耗性疾病患者,临床特点为成群的水疱,周围绕有紫红红晕,水疱容迅速变成出性,破后溃疡,中黑色坏死性痂皮,损害要发生于四肢,部,可起绿脓杆菌血症蜂窝织炎,并可见有丘疹,斑块和结痂,病情严重者可伴有体温不升,渴,腹胀幻觉晕厥,水疱可查出革兰阳性杆菌,培养有绿脓杆菌。

2.绿甲综征(green nail syndrome) 感染局限于指端,临床特点为指甲剥离,甲剥离区呈淡绿色,如患者接触水,可发生甲沟炎

3.外耳道炎(external otitis) 绿脓杆菌感染局限于外耳道,约占外耳道炎70%,表现为外耳道化脓。

4.指间感染 感染局限于指,间,表现为指,间浸,浸润为灰白色绿色,可伴有热带足综征(tropical immersion foot syndrome)。

5.绿脓杆菌性毛囊炎(pseudomonas aeruginosa folliculitis) 皮肤上发生毛囊性丘疹,水疱,脓疱,系因在绿脓杆菌污染的水中水而患病,又称为毛囊炎,自觉瘙痒,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低热,乏力,头痛痛,嗜睡及肠道症状,病程约7天左右。

6.绿脓杆菌龟头炎(pseudomomas aeruginosa balanitis) 由寄生在龟头的绿脓杆菌起,龟头发生深在的糜烂,渗出,自觉疼痛,通常无全身症状

7.部软膜炎(perichondritis) 部皮肤外伤如手术,耳针等伤及软膜感染绿脓杆菌所致,初起严重疼痛,伴有全身发热,局部红肿,加重时可脓肿,由于积脓压迫,可导致软性坏死,部畸

疾病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细胞有液化变性,核固缩,真皮可见毛细管扩张和水肿,在纤维束之间可见大量细菌侵入,水疱为表皮表皮下水疱,疱亦有细菌,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表皮下水疱有时为出性。

诊断鉴

据临床皮损特点及组织病理表皮细胞有液化变性,核固缩,真皮可见毛细管扩张和水肿,在纤维束之间可见大量细菌侵入,即可诊断。

治疗方案

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中医 中医感染科 感染中 发热门诊 传染病科 寄生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2周

治愈率:50%

常用药品: 诺氟沙星氯霉素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10000元)

(一)治疗   

1.应用多黏菌素B或E(polymyxini B.E)、新霉素庆大霉素等;病情严重者给予支持疗法。中药治则扶正,以八珍汤解毒清热汤加减。   

2.保持局部清洁,清除坏死组织,用上述抗生素软膏。亦可用中药京红粉扑撒,上化毒软膏。   

3.绿甲综征型 除全身治疗外,局部用0.1%多黏菌素B溶液冲洗,1%酸液涂擦。   

4.龟头炎渗出多时局部用锌铜液湿,渗出少时可用敏感的抗生素。   

5.平时避免外伤。   

6.中医疗法   

(1)中药治则:法宜扶正,以八珍汤解毒清热汤加减。   

(2)局部治疗:保持局部清洁,清除坏死组织,用上述抗生素软膏。亦可用中药京红粉扑撒,上化毒软膏。   

(二)预后   

膜感染绿脓杆菌,由于积脓压迫,可导致软性坏死,部畸

疾病护理

1.注意皮肤卫生,加强身体锻炼,增进皮肤的抵抗力。

2.保持皮肤机能的完整性,对于皮肤病,尤其是瘙痒性皮肤病,应及时进理治疗,防治皮肤损伤,避免搔抓及皮肤摩擦等刺激。

3.衣帽,毛巾,面盆等止公用,防止接触传染,对患者适当进隔离,患者所用料及接触物要严格消毒或焚毁,在患病期间,除应用药液清洗皮损外,止用自来水洗涤患部,以防扩延。

饮食保健

中药治则:法宜扶正,以八珍汤解毒清热汤加减。

1.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 2.宜吃清热解毒的食物; 3.宜吃增强人体免疫力的食物。

1.忌吃油炸的食物,如油条、薯麻花; 2.忌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生蒜; 3.忌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年糕、粽子、糯米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