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是一种具有多性皮疹及渗出倾向,伴剧烈瘙痒,易反复发作的皮肤炎症。急性湿疹病机要是外激发因素相互作用所起的一种迟发型可变态反应。可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但往往较易见于头部,四肢屈侧、阴部、手足等部位。常呈对称分布,一般为局限在某些部位, 而全身泛发性湿疹甚少见。1.因患者的过敏体质是本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与遗传有,可随年龄、环境而改变。神经因素如忧虑、紧张、情绪激动、失眠、劳......
目录

病因病理

1.

患者的过敏体质是本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与遗传有,可随年龄、环境而改变。神经因素如忧虑、紧张、情绪激动、失眠、劳累等,也可诱发或使病情加重。此外,分泌、代谢、肠功能障碍、感染病灶等因素也与发病有系。

2.外因

日光、湿热、干、搔抓、摩擦、化妆品、肥皂、皮毛、燃料、人造纤维等因素均可诱发湿疹。某些食物如、蛋等食品可使湿疹加重。

临床表现

发病急,常呈对称分布,以头面、四肢和外阴部好发。常因剧烈瘙痒而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表现为原发性及多性皮疹。常在红斑基础上有针头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有小水疱,常融,境界不清楚。

在损害的外周,上述多性皮疹逐渐稀疏。瘙痒较重,常因搔抓使皮疹成糜烂面,并有浆液性渗出及结痂

在病程发展中,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结痂等各型皮疹可序出现,但常有2-3种皮疹同时并存或在某一阶段以某型皮疹为

如伴有继发感染脓疱、脓液及脓痂,相应淋巴结可肿大。感染严重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自觉症状有剧烈瘙痒和灼热感,可阵发加重,尤以晚间加剧,影响睡眠及工作。

诊断鉴别

诊断

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较容易。急性湿疹皮疹表现为多性、对称分布,倾向渗出;慢性型皮损呈苔藓样变;亚急性损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自觉瘙痒剧烈;容易复发。对特殊型湿疹应注意其独特临床症状,诊断也不困难。

诊断

急性湿疹需与接触性皮炎相鉴接触性皮炎:患者有接触史,轻者局部仅充,境界清楚的淡红或鲜红色斑;重者可出现丘疹、水疱、大疱、糜烂渗出等损害;刺激性强烈者可致皮肤坏死溃疡;机体高度敏感时,可泛发全身。除瘙痒疼痛外,少数可有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

治疗

西医治疗

1、一般疗法:

①尽可能追病因,隔绝致敏源,避免再刺激。去除病灶,治疗全身慢性疾患,如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病、糖尿病、精神神经异常、小腿张等。

②注意皮肤卫生,勿用热水或肥皂清洗皮损,不任用刺激性止痒药物。

类、辛辣刺激性食品,避免等易于致敏和不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观察饮食与发病的系。

④劳逸结,避免过度疲劳精神过度紧张。

2、全身疗法:

①抗组胺药物:H1受体拮抗有镇静、止痒、减少渗出等作用,常用药有氯苯那敏(扑尔敏)4mg/次,3次/d,儿童0.35mg/(kg·d);赛庚啶2mg/次,3次/d;苯海拉明25mg/次,3次/d;亦可选择无中枢镇静副作用的药物,如特非那定60mg/次,2次/d;西替利嗪10mg/次,1次/d。可两种药物交替应用或联应用,也可与H2受体拮抗应用,以增强疗效。

②非特异性敏治疗:可用10%葡萄糖酸钙10ml或10%硫代硫酸钠10ml静注射,1次/d;或0.25%普鲁卡因20ml加维生素C 1~2g静注射,1次/d。

③糖皮质激素:一般不张应用,对急性期炎症显著且泛发者可考虑短期服用,如泼尼松20~40mg/d,见效后可酌情减量以至停用。

抗生素:对伴有细菌感染、发热淋巴结肿大者,可选用如红霉素、环丙沙星或青霉素等。

3、局部治疗

①在疾病初期仅有潮红、丘疹或少数小疱而无渗液,治宜缓和消炎,避免刺激,可选用湿或具有止痒作用的洗,常用2%~3%硼酸湿炉甘石或2%醇(冰片)5%明矾炉甘石等。如仅有潮红者可酌用硼酸滑石粉或祛湿滑石粉30g、水石粉10g、醇(冰片)2g混匀,一天多次频频扑洒。

②水疱糜烂渗出明显者,宜收敛、消炎,以促进表皮恢复,可选用防腐收敛性药液作湿包,常用者如复方锌铜溶液,2%~3%硼酸水,0.5%酸铝溶液,马齿水(60g加水2000~3000ml,沸15~20min后,冷却备用)。黄柏、生地榆水(黄柏、生地榆各30g加水1000ml沸15~20min后,冷却备用)。或用蒲公英龙胆草、野菊花水(同上法)。有继发感染者可用0.1%依沙吖啶(利凡诺)溶液,对糜烂渗出较轻者或结痂期除用湿外,亦可用氧化锌油,10%碱式没食子酸铋氧化锌油膏、祛湿三妙植物油或甘草油适量调匀外用。

急性湿疹末期——落屑期,如处理不当,易使病程迁延复发或转为慢性。本期治疗原则宜保护皮损,避免外界刺激,促进角质新生,消除残余炎症,可应用清凉软膏、黄连软膏或一般乳

中医治疗

1、湿热并盛型:法宜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龙胆泻肝汤,萆薢湿汤加减。热盛加生石膏白茅,毒热盛时加大青,大便结加大黄。亦可服用龙胆泻肝防风通圣

2、脾虚湿盛型:法宜健脾燥湿、养润肤。湿苓汤加减,湿盛渗出多时加萆薢车前子,有热象舌苔黄、滑者去苍术桂枝,加茵陈、黄柏滑石。也可服湿

3、血虚风燥型:法宜养疏风、除湿润燥或四物加减,湿盛者加车前子、泽泻,痒甚者加蒺藜苦参。亦可服养秦艽用。

4、针刺疗法:可针刺池、足三里、海、委中等耳针可取上腺、门、分泌等

注意事项

1 少吃海鲜、羊肉等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避免饮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2皮炎湿疹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生活无规律、睡眠不好、月经异常、消化不良便秘等都可能加重症状,故应注意。

3 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个人卫生,要常用温水和肥皂作局部清洗,以清洁面部皮肤,阻断感染因素,以免刺激油脂的分泌。同时不用油脂性护肤品或化妆品等。

4 月经不正常时,应服用调的药物。

5 保持大便通畅,有便秘时应及时治疗。

6 忌用手搔抓或热水烫洗,不宜穿过硬的衣,以免刺激皮肤。

7 每日进面部按摩,保持流畅。

8 忌用激素类药物外涂。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结节病

下一篇 结节性痒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