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鹿藿

鹿藿,又:山黑豆、老眼,豆科植物 Rhynchosia volubilis Lour.,具有用药价值。生于杂草中或者附攀树上,分布于江苏、安徽广东等地。缠绕草质藤本。全株各部多少被灰色淡黄色柔毛;略具棱。为羽状或有时近指状3小托叶小,披针,长3-5毫米,被短柔毛;叶柄长2-5.5厘米;小纸质,生小菱形或倒卵状菱形,长3-8厘米,宽3-5.5厘米,先端钝,或为急尖,常有小凸尖......
目录

形态特征

鹿藿图册缠绕草质藤本。全株各部多少被灰色淡黄色柔毛;略具棱。为羽状或有时近指状3小托叶小,披针,长3-5毫米,被短柔毛;叶柄长2-5.5厘米;小纸质,生小菱形或倒卵状菱形,长3-8厘米,宽3-5.5厘米,先端钝,或为急尖,常有小凸尖,基部或阔楔形,两面均被灰色淡黄色柔毛,下面尤密,并被黄褐色腺点;基出3;小叶柄长2-4毫米,侧生小较小,常偏斜。总状花序长1.5-4厘米,1-3个腋生;长约1厘米,排列稍密集;花梗长约2毫米;花萼钟状,长约5毫米,裂披针,外面被短柔毛及腺点;花冠黄色,旗瓣近,有宽而弯的,冀瓣倒卵状长,基部一侧具长龙骨瓣具雄蕊二体;子房被毛及密集的小腺点,胚珠2颗。荚果,红紫色,长1-1.5厘米,宽约8毫米,极扁平,在种子间略收缩,稍被毛或近无毛,先端有小种子通常2颗,或近黑色,光亮。期5-8月,果期9-12月。

鹿藿图册鹿藿图册

分布范围

产江南各省。 朝鲜、 日本越南亦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广州。

生长习性

常生于海拔200-1000米的山坡路旁草丛中。

植物用途

、镇咳祛,治湿骨痛气管炎。外用治疮疥。

全草:苦,平。利尿消肿,解毒杀虫。用于头痛腹痛产褥热,瘰疬,肿,流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鹿藿根

下一篇 鹿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