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龙眼

龙眼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眼,无患子龙眼属常绿乔木,华南四大珍果之一。龙眼粗壮,微柔毛,生苍白色皮孔;小薄革质,长至长披针,两侧常不对称,深绿色,有光泽,面粉绿色,两面无毛;花梗短,花瓣白色披针,仅外面有微柔毛;果近球,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有微凸小体;期在春夏间,果期在夏季,原产于中国南......
目录

物种起源

古代人把龙眼溜溜的球状果实比喻成各种各样地眼睛,大个儿的龙眼龙眼,中等大的叫虎眼,最小的叫鬼眼,但现代人都统一叫做龙眼

形态特征

龙眼常绿乔木,高通常10余米,间有高达40米、胸径达1米、具板根的大乔木;小粗壮,被微柔毛,生苍白色皮孔连柄长15-30厘米或更长;小4-5对,很少3或6对,薄革质,长至长披针,两侧常不对称,长6-15厘米,宽2.5-5厘米,端短尖,有时稍钝头,基部极不对称,上侧阔楔形平,几与叶轴,下侧窄楔尖,深绿色,有光泽,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12-15对,仅在面凸起;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

花序大型,多分枝生和近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毫米,两面均被褐黄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花瓣白色披针,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丝被短硬毛。果近球,直径1.2-2.5厘米,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体;种子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种皮包裹。期春夏间,果期夏季。

生长习性

龙眼温度:龙眼生长在南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候,能忍受短期霜冻,在0-4℃的低温条件,短期不会冻死。中国福建莆田产区年平均温为20-22℃,四川产地年平均温约18℃;冬季短期低温有利于龙眼分化成。

水分:龙眼产区一般年降水量在1200-1600毫米。

光照:龙眼为阳性树种,要求阳光充足。

土壤龙眼土壤的适应性很强。在中国福建莆田产区,要为红砂壤、粘土,均能生长,只要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几乎各种土壤均能适应。以砂壤土最好,其次是砂质红壤及粘土。土壤pH值为5.4-6.5生长最好,碱性土不宜栽种。

分布范围

龙眼龙眼原产于中国南部地区,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产于福建台湾、广西。亚洲南部和东南部也常有栽培

繁殖栽培

栽培

整地

龙眼是南亚热带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果树,所以选择冬季无严霜冻、向阳的丘陵山地或平地栽培较为适,土层深厚的砂质红壤或砂壤土均可。丘陵山地,地势较缓的应全面深翻整地或修筑梯地,梯带宽4-8米,5米×7米挖大,亩栽20-25株。直径100厘米、深80-90厘米、施足底肥。施腐熟厩肥、过磷酸钙、烧土混肥100-150千克。中国福建广东等地的贫瘠山地,亦采用换客土200-800千克。

定植

龙眼嫁接苗一般高达70厘米左右,可以起苗定植。定植在春季2-3月或秋季9-10月均可;冬季有短期出现霜冻的地,以春植较好。挖苗时应带土。起苗后,立即用稻草包裹部及干,修剪去部分叶片,减少水分发。由于龙眼再生能力较弱,带土球或打泥浆栽植,更能保成活率栽植时,用细表土盖埋部压实,栽后应充分浇水定根,用草覆盖面,保持土壤湿润,如天旱,隔3-5天要再灌水1次,直至新长出为止。

管理

间作套种:龙眼幼树果园,株大,树冠较窄小,根系分布范围不大,为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应积极间作套种豆类、生、芝麻、西瓜甘薯玉米或菠萝等,增加收入,以短养长,以耕代抚,抑制果园里杂草的生长,改良土壤,促进幼龄龙眼树的生长。成年龙眼树,尚未封亦可间作套种,减少杂草,增加地面覆盖,保水保肥,疏松土壤,也有利于促进龙眼树的结果。

锁草施肥:果园每年应锄草松土3-4次。秋冬季全面深翻,每年的3-4月及8-9月各进1次锄草松土,起到疏松土壤消灭杂草,保水保肥的作用。园地上如有白茅、芦苇、五等恶性杂草滋生时,可用20%草甘膦乳每亩1.5千克喷除,效果较好。幼树定植后,新梢生长充实后就可进第一次追肥,要掌握“薄肥勤施”,在毎次新梢抽生前,结锄草松土进施肥,促进幼树新梢生长旺盛成年结果树,每年施肥4次。第一次在立春前后施催肥,以氮肥为,配施磷、钾肥,促进发育,但不宜偏施氮肥,否则会产生“冲梢”现象,影响。第二次在清明至谷刺间施结果肥,提高座果率,促发夏梢。第三次在种至夏至间疏果后施果实发育肥,要施用速效肥促进果实长大和夏梢充实。第四次在采果前后施肥,以迟效和速效肥配施用,促使恢复树势,促进吐梢和秋梢生长充实,为翌年多结果打下基础。一般株产50-100千克果实的树,年需施水肥200-250千克,厩肥50-75千克,豆饼2-3千克,过磷酸钙0.5-1千克。采用环状沟施法,结松土培土,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早抗能力,尤其贫瘠果园更显重要。培土宜在秋季利用塘肥泥效果更佳。

修剪:龙眼树要培育自然树冠。一般在定植后2-3年干0.5-1米,有3-4个均匀分布以后,逐年修剪,增加分枝级数,最后树冠。高压苗的分枝点较低,常由基部抽生徒长构成树冠,整修剪时应特加以注意幼树生长较快,对较长的春夏梢要适当修剪或短,剪除下垂,防止树冠过低,及时修剪,过密,交叉,病虫,枯弱枝,促使幼树成良好的树。定植后的3-5年,应全部修剪去出现的穗,减少养分消耗,促抽夏秋梢生长壮实。鬼帚病枯梢应立即烧毁。

疏果:龙眼树没有进人工疏疏果,任其自然结果则往往会成明显的大小年现象。龙眼是多果,迟采收(9-10月采果)的果树,果多的年份,养分消耗大,夏梢数量少,采果后才抽生的秋梢多数生长不充实,不能成翌年良好的结果母,甚至有的不抽秋梢。翌年只能成为恢复树势的生长而不结果或仅少量结果。因此,在龙眼多的年份应特注意进疏果工作。据果农的验:疏折穗的时间以清明前后到谷雨,最迟不应超过立夏(),即穗抽长12-16厘米时进最好。此时穗尚未充分生长,养分未被大量消耗,却可看出抽出的穗好坏、强弱,以便取舍。疏折穗的原则是大年多疏,小年少疏;穗大多疏,穗小少疏;肥足树壮的少疏,肥少树弱的多疏;树冠部、外部多疏,下部、部少疏;均匀分布,一般疏去总穗的40-70%左右,留下30-40%为宜龙眼座果率高,疏后养分集中,穗增大,座果增加,反使果实变小,影响夏秋梢生长。因此,硫果应抓紧在种至夏至前后进。在6月下旬,果粒没有黄豆大小,基本不再落果时疏果最适宜。原则上疏剪空穗,过密、畸、病虫为害的果穗;全穗留果总数为大穗的60-80粒,中穗的40-50粒,小穗的20-30粒。

病虫防治

病害

龙眼病害约有50种,但对龙眼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不严重。龙眼最重要的病害为鬼帚病,系病毒为害造成的。龙眼鬼帚病,亦称秃病、丛病、鬼穗病等,为害新梢、穗。受害叶片狭小,卷不展,常成秃丛生状,病穗丛生成短簇状而不能正常结实。防治措施:严格检疫,严从病区调运苗木及繁殖材料;选用抗病品种;及时修剪病、病穗、病苗木烧毁;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及时防治荔蝽、木虱、白蚁、蜡蝉等传播病毒病的害虫。

  • 霜霉病

危害症状亦称霜疫霉病、疫病等,要为害果实。受害后全果变黑,流出褐色汁液,外表有白色霜霉状物,果肉酸腐味,烂果率达30%左右。

防治法:加强果园管理清沟排水,增施有机肥,修剪保持树冠通透光;冬季结深翻,扫除枯,烧毁或深埋,并喷1次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消毒园地;在前后,用0.5:0.5:100的波尔多液或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每半个月喷1次,连喷2-3次。

  • 立枯病

危害症状立枯病为害龙眼苗木,是一种传染性病害,常使苗木基部分腐烂死亡。雨季高温积水,小苗更易发生此病。

防治法:选用地势高、排灌水便、土壤疏松肥沃的苗圃地育苗;圃地用5406苗肥作基肥或盖种,11-22.5克/平米,播种覆土后,用50%代森铵400-500倍液喷防;发病时,用0.5%波尔多液或0.06%的升水加1.5%生石灰喷治;及时拔掉病死株烧毁,并进土壤消毒。

虫害

龙眼的害虫约有110余种。要有荔蝽,为害嫩穗、嫩梢及幼果,常导致大量落花、落果或颗粒无收。防治措施:在3-5月用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00-8000倍液连喷2-3次;生物防治,采用平小蜂在荔蝽产卵初期放蜂,每隔10天放1次,连放3次,在中国福建广东推广应用,取得理想的效果。此外,白蛾蜡蝉、龙眼裳卷蛾、龙眼角颊木虱、爻纹细蛾也是为害龙眼的害虫,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要加强管理,保护天敌。防治措施:结修剪;疏疏果,剪去带虫烧毁;用敌敌畏乳,40%乐果乳,50%磷胺乳,除虫菊酯,杀虫酯,杀虫双,杀虫脒等喷治均可。

繁殖

龙眼繁殖法有嫁接、高压和种子育苗。由于种子培育龙眼实生苗变异大、品质优劣参差不齐,定植后需要15-20年才能结果,济效益差,生产上一般不采用实生苗。为能保品种优良性状和尽快投产,生产上采用嫁接育苗和高压育苗较为普遍。

嫁接嫁接法很多,有贴接、接、接、插接、切接、靠接及苗砧嫁接等。以贴接、接、苗砧接法简单易,成活率高。此外,有些地区也采用高接换种对果实小、品质差、产量低的实生树进改造,提高济效益。一般采用嵌接法。嫁接育苗繁殖系数高,能保持优品种特性,结果早,产量高根系发达,适应上山栽培,抗台能力强,适于沿海丘陵地栽培推广。

高压:一般在龙眼树液流动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品质优良的壮年植株,斜生约4厘米,在基部做长约2.5厘米的环状剥皮,5-7天后用特制有孔两成的瓦钵或竹筒把环剥处包索捆牢后,钵或竹筒填入粘泥浆,均匀包裹环剥四周,保持湿润。3-4个月后,新长满钵筒时,就可以将其锯断分离,移植于荫处培育1-2年再出圃定植。管理条件好的也可直接定植另外,也有采用苔藓、稻草蘸泥浆直接包捆环剥处,再用塑料布包裹保温,5-6个星期后就能长出新,2-3个月就能锯断分离移植。可以就地取材,更加简便。高压育苗法简单,能保持特优品种的优良品质,投产早,树冠矮小,便于管理。但其繁殖系数低,根系较浅,抗能力较差,上山栽培抗旱能力也弱,适宜山下、四旁栽培

种类介绍

龙眼栽培品种不如荔枝的多,比较常见的有如下几种龙眼,而且生长力强,适于山地栽培

品种概要图示
石硖龙眼石硖龙眼、石、脆肉等。原种出自中国广东南海平洲,是栽培历史悠久的鲜食种,广泛传播至广东、广西等地。1829年清代赵古农择《龙眼谱》记述“粤之龙眼,当十为第一,十,俗化作石硖,石与十音类,硖与音似,其实此种则,盖凡龙眼或七一桠不等,而此则一桠不等,故因以其种也。"石硖龙眼有3个品系:黄壳石硖、青壳石硖与宫粉壳石硖。
草铺种龙眼草铺种果实或略扁,中等大。果皮褐色或黄灰褐色,有龟状纹。果肉白蜡色至浅黄白色,半透明,离核较易。品质上等可食率63.76%,可溶性固形体18.91-19.8%。果实成熟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中迟熟种。草铺种龙眼树冠,树势壮旺,树势半张。草铺种龙眼采收期较长,可在树上留果至中秋前后采收,仍不影响其鲜食品质。
储良龙眼储良龙眼原产于中国广东高州分界镇储良村,母树系村民莫耀坤1942年用圈苗种植。1976年高州进水果优稀品种资源调查时发现记载。1987年母树高8.1米,树冠覆盖面积约180平米,干周长1.78米。在广东沿海大、中城市近年的水果市场上是唯一可与泰国龙眼抗衡、品质优于泰国龙眼的品种。储良龙眼是鲜食与加工兼优的良种,加工后的桂肉黄净半透明,肉身厚,干爽耐储,可制出一级至特级桂
东边勇龙眼东边勇龙眼原产于中国广东吴川,其果粒大,黄褐色,不裂果,平均单果重12.5-15克,最重达20.85克,果肉干脆不流汁,清甜常蜜,可溶性固物20.2-23.89%,可食率69-70.8%,该品种早结、丰产、稳产、果大质优。
古山二号龙眼古山二号龙眼母树来源于中国广东揭东县云路镇北洋村古山,是该县近年来大力推广的龙眼优良品种(株系)。古山二号龙眼树势较强,树冠半张,分枝密度中等。果实略歪,平均单果重9.4克。果皮黄褐色,较薄。果肉乳白色,果肉易离核,肉质爽脆,味清甜。果实可食率70%,果汁含可溶性固物20%,品质上等。种子中等大,棕褐色果实在8月是上旬成熟,是早熟优质鲜食品种。

主要价值

龙眼药用:果实养丰富,是贵的高级滋补品,龙眼药用始载于《农本草》性温,味甘,具有补益、养的功能。不足、心悸不宁、健忘失眠血虚萎黄等症,以及中老年虚弱、压、脂和冠病等。

济:济用途以作果品为种子含淀粉,适当处理后,可酿;木材坚实,甚重,暗红褐色,耐水湿,是造船、家具、细工等的优良材。

食物养成分

食物龙眼
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60 千卡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寒冷性荨麻疹

下一篇 龙珠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