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龙脷叶

龙脷,Sauropus spatulifolius Beille,大戟科守宫木属植物。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原产于越南北部,马来半岛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越南。常绿小灌木,高10-40厘米;粗糙;柱状,直径2-5毫米,蜿蜒状弯,多皱纹;幼时被腺状短柔毛,老渐无毛,节间短,长2-20毫米。通常聚生于小上部,常向下弯垂,叶片鲜时近肉质,干后近革质或厚纸质,匙、倒卵状长卵形......
目录

形态特征

常绿小灌木,高10-40厘米;粗糙;柱状,直径2-5毫米,蜿蜒状弯,多皱纹;幼时被腺状短柔毛,老渐无毛,节间短,长2-20毫米。

通常聚生于小上部,常向下弯垂,叶片鲜时近肉质,干后近革质或厚纸质,匙、倒卵状长卵形,有时长,长4.5-16.5厘米,宽2.5-6.3厘米,端浑或钝,有小凸尖,稀凹缺,基部楔形或钝,稀,上面鲜时深绿色,叶脉处呈灰白色,干时黄白色,通常无毛,有时下面基部有腺状短柔毛,后变无毛;中脉侧脉在鲜时扁平,干后中脉两面均凸起,侧脉每边6-9条,下面稍凸起;叶柄长2-5毫米,初时被腺状短柔毛,老渐无毛;托叶三角状,着生于叶柄基部两侧,长4-8毫米,基部宽3-4毫米,宿存。[1]

红色紫红色,雌雄同,2-5朵簇生于落条中部或下部,或,有时组成短聚伞花序花序长达15毫米;花序梗短而粗壮,着生有许多披针苞片苞片长约2毫米;雄花花梗丝状,长3-5毫米;萼片6,2轮,近等大,倒卵形,长2-3毫米,宽约1.5毫米;花盘腺体6,与萼片对生;雄蕊3,合生呈短柱状;雌花花梗长约2-3毫米;萼片雄花的相同;无花盘;子房近球状,直径约1毫米,3室,花柱3,端2裂。期2-10月。

生长环境

生态环境:多为栽培或生于山谷、山坡湿润肥沃的丛林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广东、广西等地。

栽培

生物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候。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或粘质壤上栽培为佳。

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先将地深耕细耙,作成宽70cm、高30cm的畦,沟约30cm。或作成宽约2.5m的双畦,中央宽约40cm的沟,以利管理。南于1-2月进扦插,一般在多雨高温季成活率高。15cm条沟,选取长3-5cm、具3-4个初的为插条,斜插于沟中,覆以薄土,压紧,浇水。至第2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移栽,18-20cm,株15cm。

田间管理 扦插后浇水保湿常清除杂草,成活后每月施稀薄人粪尿2次。

病虫害防治 田螺危害,可以石灰粉撒于畦面防治。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