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皮炎
发病原因
汞不仅起原发刺激作用,也是一种致敏物。局部接触甘汞或其他治疗用汞剂(红汞、5%氧化氨汞)以及含汞的内服药均可引起汞皮炎。升汞即使在很低的浓度(1∶1000)也可引起刺激性皮炎。苯基汞、硫柳汞和硝酸汞也可引起皮炎。
发病机制
症状
汞皮炎可见于接触汞剂(汞溴红、升汞、硫柳汞、硝基酚汞、5%氧化氨汞、汞合金等)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苯基汞盐可用于农药作除草剂、杀真菌剂和杀虫剂。而且,苯基汞盐也可用于工业品中如胶水、胶料、糨糊、皂土胶、防霉剂。硝酸汞引起的刺激性皮炎可见于毡帽工人、蚀刻术者、金属工艺品制作者。温度计、气压计、干电池(焊料)制作、火法镀金工人都可因接触汞而引起皮炎。此外,有机汞中毒时也可伴发中毒疹。
接触性皮炎多发生于暴露部位及外阴部,皮肤潮红、肿胀,有多数散在或密集红色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小疱或大疱。疱壁较厚,疱液澄清,呈淡黄色,可含有汞。自觉灼痒,停止接触后经过适当治疗,水疱干涸,可大片脱屑,再接触时可再发。
中毒疹多伴有高热,全身出现麻疹样红斑,严重者可引起剥脱性皮炎。皮屑及尿中可含有汞,重症中毒者可见有流涎、齿龈汞线,口内有金属气味。
检查
尿汞和血尿测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汞的吸收量,但常与汞中毒造成的皮肤损伤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无平行关系。尿汞正常值因地区而异,国内尿汞正常上限值双硫腙热硝化法一般不超过0.25μmol/L(0.05mg/L)或原子能吸收法不超过0.1μmol/L(0.02mg/L)。血汞正常上限值为 1.5μmol/L(0.03mg/dl)。同时也可以使用汞元素进行过敏贴斑试验。
诊断
接触性皮炎多发生于暴露部位及外阴部,皮肤潮红,肿胀,有多数散在或密集红色粟粒大小丘疹,丘疱疹,小疱或大疱,疱壁较厚,疱液澄清,呈淡黄色,可含有汞,自觉灼痒,停止接触后经过适当治疗,水疱干涸,可大片脱屑,再接触时可再发。
中毒疹多伴有高热,全身出现麻疹样红斑,严重者可引起剥脱性皮炎,皮屑及尿中可含有汞,重症中毒者可见有流涎,齿龈汞线,口内有金属气味。
诊断主要根据汞剂接触史,皮损发生于接触汞剂部位及临床表现特点,尿汞测定对汞中毒诊断有重要价值。
一般不会与其他疾病混淆。
并发症
若为单纯的皮肤接触,可形成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引起剥脱性皮炎。若吸入大量汞蒸气,可引起脑病、坏死性骨病及手足震颤等急性中毒表现。慢性汞中毒患者可有脑电图波幅和节律电活动改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血中a2球蛋白和还原型谷胱甘肽增高,以及血中溶酶体酶、红细胞胆碱酯酶和血清巯基等降低,可并发严重的肝肾功能损伤。
护理
一、忌搔抓 搔抓可使皮肤不断遭受机械性刺激而变厚,甚至引起感染。搔抓还起强化作用,病人愈搔愈痒,愈痒愈抓,形成恶性循环,病程因而延长。
二、忌热水烫洗 皮炎、湿疹在急性期,由于皮内毛细血管扩张,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丘疹、水疱。用热水烫洗或浸泡,红肿加重,渗透液增多,加重病情。因此,皮炎、湿疹病人宜用温水淋浴,切忌在热水内浸泡和用力搓擦。
三、忌肥皂洗 特别是碱性大的肥皂,对皮肤是一种化学性刺激,可使皮炎、湿疹加重。若需用肥皂去污时,最好选择刺激性小的硼酸皂。
四、忌刺激性食物 辣椒、酒、浓茶、咖啡等刺激食物,可使瘙痒加重容易使湿疹加重或复发,都应禁忌。
五、忌盲目用药 皮炎、湿疹病程较长,易反复,患者要配合医生耐心治疗。有的人治疗心切,未经医生诊治在皮损处涂高浓度的止痒药;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切忌擅自用药。
治疗
外治验方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