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碱能性荨麻疹
流行病学
疾病病因
总述
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这类病人可能对乙酰胆碱过敏或体内缺少分解乙酰胆碱的胆碱酯酶,所以,当运动或精神紧张和其他情况下,造成副交感神经系统胆碱能神经冲动释放乙酰胆碱后就出现皮疹。胆碱能性荨麻疹发病与热和精神紧张有明显关联。
诱发因素
疾病症状
总述
多见于青年,多在运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饮用热食品或酒类后发病。风团主要发生在躯干和肢体近心端,手足一般不出现风团。这种类型风团较小,大约2~3毫米大小,周围有红晕,不融合,伴有剧烈瘙痒,有针刺感,有时可仅有痒感而无明显风团。风团持续30~60分钟后可自行消退。有的人可伴有流口水、出虚汗、腹泻、腹痛等症状。
伴随症状
近1/3的病人可伴有头痛、口周水肿、流泪、眼胀痛、流口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并发症
疾病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在运动、精神紧张等情况下出现躯干等部位的风团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情况,然后通过热激发试验、运动激发试验、乙酰胆碱皮试等检查进一步了解患者病情。
其他检查
1、乙酰胆碱皮试
通过向皮内注射乙酰胆碱并观察出现的风团形态,如出现卫星状小凤团,可能提示患者患该病。
2、热激发试验
医生会用一定温度的热水接触患者皮肤,数分钟后观察接触部位是否出现风团。
3、运动激发试验
疾病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皮损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消退的情况,询问皮损出现的诱因、既往有无其他的皮肤相关疾病。然后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二者的临床表现有不同,荨麻疹性血管炎的皮损持续时间长,可达 24 h 以上。且可能出现疼痛感。而该病皮损常持续30~60分钟,感觉以痒为主。
丘疹性荨麻疹的皮损为风团样丘疹,丘疹中央有小水疱,疱液清亮,抓破后形成浆液性或血性结痂。7~10 天后皮损逐渐消退,留有色素沉着。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激发试验进行鉴别。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是最基本的措施,主要是药物治疗,控制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对治疗的反应制定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还要叮嘱患者尽可能避免相应的诱发因素,防止疾病再次出现。
一般治疗
药物治疗
1、口服药物
(1)抗组胺药:能缓解患者症状,如非索非那定、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咪唑斯汀、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奥洛他定、羟嗪等。药物应遵医嘱使用,服药期间不要从事驾驶机、车、船或是高空作业等工作。
(2)其他:可选择应用如美喹他嗪、赛庚啶等,必要时可选择同化类固醇药物如达那唑,可能有效。
2、外用药物
可选炉甘石洗剂、苯海拉明霜等药物,有止痒的作用,缓解患者的症状。
相关药品
非索非那定、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咪唑斯汀、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奥洛他定、羟嗪、美喹他嗪、赛庚啶、达那唑、炉甘石洗剂、苯海拉明
手术治疗
该病通常无需进行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
由于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发病可能与情绪有关,因此如有必要,可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
医生会使患者大致明白胆碱能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诱因及良好的转归,并告之不会留下并发症或后遗症。消除其恐惧感,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2、理性情绪行为治疗法(REBT)
主观的、非逻辑性的精神状态及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会困扰自身,使患者更易抑郁、焦虑、紧张、激动,从而诱发该病。通过一定的治疗尽可能帮助患者控制自身精神紧张等情况的出现。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疾病预后
一般预后
患者的症状可在30~60 分钟内自然消退。该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不影响患者寿命,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危害性
1、该病可反复发作。
2、除头痛、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外,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晕厥。
自愈性
治愈性
该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复发性
有复发风险。
疾病日常
总述
胆碱能性荨麻疹可自然消退,不必过分紧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保持情绪稳定,减少运动,避免饮酒等诱发因素。
心理护理
该病易复发,且发作时有瘙痒,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困扰,患者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家属应给予患者关心、体贴和鼓励,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尤其是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服用特定药物时应避免工作。
生活管理
1、不要过度运动。
3、不吸烟、不饮酒。
4、避免摩擦、搔抓等因素刺激患处。
5、穿宽松棉质的衣服,经常更换,并保持局部皮肤清洁。
6、保持床单、被套整洁,定期消毒,及时更换。
疾病饮食
饮食调理
以清淡饮食为主,保证身体所需营养物质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有利于身体恢复。
饮食建议
1、均衡饮食,按时吃饭,尽量选择清淡的食物。
2、保证每日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鸡肉、鱼肉等作为蛋白质来源。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所需维生素。
4、保证充足饮水。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
3、少吃腌制、熏烤、油炸的食物。
4、戒酒。
疾病预防
预防措施
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尚无明确措施防止患病。患者患病后可通过以下方式尽量避免症状的出现。
1、避免过度运动。
2、做好皮肤的降温工作,可用凉水浸湿的毛巾擦拭皮肤,或及时开空调。
4、尽量避免炎热天气外出。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运动、饮酒或精神紧张后,皮肤出现风团,周围伴有红晕,有瘙痒感;
出现以上情况应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选择皮肤科就诊即可。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里不舒服吗?
2、您的皮损是什么特征?
3、您的皮损有哪些诱因吗?
4、每次症状出现的严重程度相同吗?
5、每次出现后是否需要治疗?
6、每次消退的时间大概是多久。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疾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我的疾病严重吗?能否治愈?
3、我的疾病都有哪些治疗方法?
4、我的疾病会复发吗?
5、我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吗?
6、我需要复查吗?大概多久一次?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