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泡
形态特征
直立或攀援灌木,高2-3米;小枝圆柱形,具柔毛或近无毛,常有浅黄色腺点,疏生较直立皮刺。小叶5-7枚,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3-5(7)厘米,宽1.5-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两面疏生柔毛,老时几无毛,有浅黄色发亮的腺点,下面沿中脉有稀疏小皮刺,边缘有尖锐缺刻状重锯齿;叶柄长2-3厘米,顶生小叶柄长0.8-1.5厘米,和叶轴均有柔毛和小皮刺,有时近无毛,被浅黄色腺点;托叶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具柔毛;花常1-2朵,顶生或腋生。
花梗长2-3.5 厘米,有较稀或较密柔毛,疏生小皮刺,有时被腺点; 花直径2-3厘米;花萼外被柔毛和腺点;萼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长尾尖,花后常反折;花瓣长圆形、长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1.5厘米,宽0.8-1厘米,白色,基部具爪,长于萼片,外面有短柔毛,逐渐脱落;花丝较宽;雌蕊很多,花柱和子房无毛;花托具短柄。
生长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方法
栽培技术
定植方法
地栽,空心泡种苗多在春季进行定植。应选择地势较高、阳光充足之地。可按直径为50厘米、深度为50厘米的尺寸挖穴。在穴中施用厩肥,注意要将其用底土盖好,以免烧根。通常每穴放人三年生苗一株,先将其扶正,使根系散开,然后填土踩实。接着浇透水一次,经3-5天后,还需再浇二水。定植操作在阴天里进行。
管理要点
空心泡喜微潮偏干的土壤环境,但生长旺盛阶段应保证水分的供应。其对肥料的需求量较多,除在定植时施用基肥外,生长旺盛阶段可以每隔2-3周追肥一次。空心泡喜日光充足的环境,亦耐荫蔽,每天接受日光照射不宜少于4小时。它喜温暖,怕严寒,在14-26℃的温度范围内生长较好,越冬温度不宜低于-5t。在实际栽培中,空心泡会被白粉病、黑斑病等所危害,会遭到梨圆蚜、蜻类、蔷薇白轮蚁、蓑蛾等有害动物的侵袭,如有发生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栽种年限
这种植物为多年生,其寿命较长,成形植株原地栽种可达10年以上。如果有持续的长势减弱等现象发生时,可以考虑进行更新。注意不要连作,换地种植。
主要价值
园林用途
空心泡白花红果,艳丽悦目,有芳香。可在自然式园林或自然景观较浓的庭园中作半野生状态栽植,也可作绿篱或林缘栽植。果可食。根、叶可药用。
药物价值
【别名】蔷薇莓、七叶饭消扭、三月泡、白花三月泡、划船泡、龙船泡、倒触伞
【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空心泡Rubus rosaefoliusSmith,以根,嫩枝及叶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功能主治】全株治痢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呕吐,小儿咳嗽,烫伤。根(倒触伞):辛、微苦,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止带、止汗,止咳,止痢。用于倒经,咳嗽痰喘,盗汗,脱肛,红自痢,小儿顿咳。
【用法用量】 0.5-1两,水煎服。治疗筋骨痹痛、跌打损伤可以根泡酒服。外用嫩枝尖捣烂敷患处。
色素运用
空心泡红色素属水溶性花青苷类色素,适于用作天然食用着色剂。该色素对光和热的耐受性较好;适用 pH值范围宽;色素的耐氧化和还原性较差;金属离子中 Mn2 +和高质量浓度的 Zn2 +、Cu2 +和 Fe3 +等对其吸光度有明显不良影响,而常用食品添加剂(如葡萄糖、Na Cl、苯甲酸钠等)、 Mg2 +、 Al3 +及低质量浓度的 Zn2 +、Cu2 +和 Fe3 +对色素稳定性无影响或影响甚微。
物种鉴别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