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病
病因
寄生于人体的虱属昆虫纲,虱目,虱科,人虱属的人头虱和人体虱,以及阴虱属的耻阴虱。头虱、体虱、阴虱为体外寄生虫,三者形态各异。以吸食人血为生,分别以头发、衣服纤维及阴毛为主要寄生部位,在眉、睫等其他体毛处也可寄生。
发病机制
由于虱的吸血及叮咬,其唾液内含有抗凝及溶血物质,使被叮咬处皮肤发生炎症,产生疹痒乃至刺痛感,久之因搔抓可致抓痕、渗液及继发感染。
虱对温度和湿度均很敏感,当人体发热或出汗时,虱即会离开而另寻新宿主。虱可通过人体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而传播,梳蓖、帽子及衣被等常为虱传播的工具。虱除叮咬引起虱病外,还可传播斑疹伤寒及回归热。
常见症状
对虱叮咬反应一般因人而异,首次叮咬不产生反应,反复叮咬后即产生敏感反应,出现瘙痒,皮疹,也有人反复叮咬后不出现反应,按形态,习性,寄生部位不同可分3型。
1.头虱
多见于卫生不良的妇女和儿童,以枕后及耳后发际多见,可见虱卵及头虱,虱活动引起被咬部位局限性瘙痒,并出现抓痕,血痂,丘疹,毛囊炎,甚至继发感染出现疖子,脓肿,伴局部淋巴结肿大,严重者有头屑,血痂,浆液,可致头发粘连成团。
2.体虱
体虱及虱卵多见于衣缝及被褥皱褶处,虱叮咬后剧痒,可有红斑,丘疹或风团,也可有多种继发损害,如线状抓痕,血痂,继发感染,长期皮肤苔藓样变,色素沉着,患者休息差,工作效率低。
3.阴虱
形体较小而扁平,当刺吮皮肤时头部刺入皮肤,足附于皮肤或毛干,呈浅黄色或灰色的小斑点,虱卵附着于毛干上,叮咬后剧痒,可出现抓痕,血痂,毛囊炎,继发湿疹样变,偶可侵犯腋毛,眉毛和睫毛,多由于性交传染,夫妻常同患。
诊断鉴别
治疗概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