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苦蘵果实

苦蘵,一年生草本,被疏短柔毛或近无毛,高30-50cm。分枝分枝纤细。叶柄长1-5cm;叶片卵形至卵状椭表,长3-6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有不等大牙齿,两面近无毛。单生于腋,花梗纤细;花萼钟状,5中裂,裂披针花冠淡黄色,5浅裂,部常有紫斑,长4-6mm,直径6-8mm;雄蕊5,花药蓝紫色或有时黄色,长1.5mm。浆果、直径1.2cm,包藏于宿萼之。宿......
目录

基本信息

苦蘵果实

【出处】《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植物苦蘵的果实植物态详"苦蘵"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

性味】《扛西民间草药》:"性平,味酸,无毒。"

【功用治】治牙痛天疱疮疔疮

江西民间草药》:"治天疱疮。"

患者须知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汁涂。

【宜忌】《江西民间草药》:"孕妇忌服。"

【选】①治牙痛:苦蘵果含痛处。(《湖南药物志》)

②治天疱疮苦蘵果实放瓷碗杵烂,纱布包卷,绞取汁,搽患处,一日三、四次。(《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疔疮:苦蘵果去壳,捣烂,搽患处。(《湖南药物志》)

【拼音】 Kǔ Zhī Guǒ Shí

【英文】 Fruit of Downy Groundcherry

】苦蘵果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Physalis pubescens 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长于山谷林下及村边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华南入西南。

【化成份】苦蘵果实含乙酰碱(acetylcholine)。

【药理作用】苦蘵果实水提物可使离体蟾蜍等张收缩、大空肠等张收缩,对离体蟾蜍心脏有负性变力、变时作用。对猫压的影响与乙酰碱相似。这些作用均可被季铵酚或阿托品选择性阴断,色谱分析也明水提物中含乙酰碱,并果实中乙酰碱含量平均为123μg/g。

性味】味酸;性平

【功能治】 解毒;利湿牙痛天疱疮疔疮

【用法用量】服:汤,6-9g。外用:适量,捣汁涂。

【各家论述】《江西民间草药》:治天疱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眼眶横纹肌肉瘤

下一篇 苦蓢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