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九牛造茎叶

九牛造,中药材。子叶植物大戟植物湖北大戟。苦、性凉、有毒,分布于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生于海拔200-3000米山沟、山坡、灌丛、草地、疏林等地,种群数量较大。 治消积除胀;泻下逐水;破瘀定痛;食积臌胀;二便不通;跌打损伤味甘。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无毛。线形,长达十多厘米,直径3-5毫米。直立,上部多分枝。高50-100厘米,直径3-7毫米。互生,长至椭......
目录

形态特征

九牛造(支柱蓼)九牛造茎叶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无毛。线形,长达十多厘米,直径3-5毫米。直立,上部多分枝。高50-100厘米,直径3-7毫米。互生,长,变异较大,长4-10厘米,宽1-2厘米,先端,基部渐狭,绿色有时淡紫色紫色侧脉6-10对;叶柄长3-6毫米;总苞3-5枚,同;伞幅3-5,长2-4厘米;苞2-3枚,常为卵形,长2-2.5厘米,宽1-1.5厘米,无柄花序单生于二歧分枝端,无柄;总苞钟状,高约2.5毫米,直径2.5-3.5毫米,边缘4裂,裂三角状卵形全缘,被毛;腺体4>,淡黑褐色。雄花多枚,明显伸出总苞外;雌花1枚,子房柄长3-5毫米;子房光滑;往3,分离;柱头2裂。蒴果球状,长3.5-4毫米,直径约4毫米,成熟时分裂为3个分果爿。种子状,灰色或淡褐色,长约2.5毫米,直径约2毫米,光滑,面具沟纹;种阜具极短的柄。期4-7月,果期6-9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3000米山沟、山坡、灌丛、草地、疏林等地,种群数量较大。

分布范围

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文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分布于俄罗斯(远东)。模式标本采自湖南

主要价值

九牛造茎叶有消疲、逐水、攻积之功效;有止、止痛的功效;但据云有毒,宜慎用。

【药 材 九牛造

植物态】大戟植物九牛造支柱蓼

【拉 丁 】Euphorbia hylonomaHand.-Mazz.(原植物九牛造)

【科来源】子叶植物大戟植物

【药用部位】九牛造

性味归经】甘、苦、平入

【功效治】止、止痛、生。治外伤、消肿止痛。

【用法用量】外用:捣,晒干研粉外伤;鲜者捣肿毒。

【古籍考】出自《陕西草药志》。

【参考出处】《陕西草药志》

参考资料来源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