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疱疹性角膜结膜炎

临床上最常见的与结核感染有的眼病是疱疹角膜结膜炎(herpetic keratoconjunctivitis),它是对结核杆菌或其产物的过敏反应。多见于原发结核患儿,尤多见于5岁以下,有时作为原发感染的首发症状出现,常因此发现其他部位活动性结核的存在。此病多见于高度过敏反应的结核患儿。(一)发病原因疱疹角膜结膜炎是对结核杆菌或其产物的过敏反应,多见于结核杆菌首次侵入机体所起的原发结核患儿......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疱疹角膜结膜炎是对结核杆菌或其产物的过敏反应,多见于结核杆菌首次侵入机体所起的原发结核患儿,结核杆菌有4型:人型,牛型,鸟型和型,而对人体有致病力者为人型结核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我国小儿结核病大多数由人型结核菌所起,结核杆菌的抵抗力较强,除有耐酸,耐碱,耐的特性外,对于冷,热,干,光线以及化物质等都有较强的耐受力,湿热对结核菌的杀菌力较强,在65℃ 30min,70℃ 10min,80℃ 5min即可杀死,干热杀菌力较差,干热100℃需20min以上才能杀死,因此干热杀菌,温度需高,时间需长,的结核菌在直接太阳光下2h被杀死,而紫外线仅需10min,相反在阴暗处可存活数月之久,的结核菌如用5%的石炭酸(苯酚)或20%白粉液消毒,则需24h能生效。

(二)发病机

疱疹性病变是由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及巨噬细胞所组成的结,并无结核杆菌,有人发现过干化改变。

症状

疱疹表现为细小灰白色或灰黄色的小结,直径1~3mm,典型位置是在角膜缘,其周围的结膜呈扇形疱疹亦可发生在角膜上邻近角膜与巩膜接连处,有时几个疱疹在两眼或一眼的不同部位同时或相继出现,可消失而不留痕迹,或表层落,溃疡后愈,但疱疹发生在角膜上,则溃疡后,每留有瘢痕,当结膜单纯被侵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当角膜受侵时,可有轻度流泪畏光疼痛及睑痉挛等,较严重时伴瘰疬性面容,此时有黏膜肿胀糜烂,有脓性分泌物,嘴唇肿胀,皮肤湿疹样变化及颈淋巴结结核,当疱疹角膜蔓延时,可后遗角膜瘢痕,甚至影响视力,此种类型前已极少见,疱疹性眼炎具有高度的复发趋向,时好时坏,增加损害视力的机会。

并发症

角膜瘢痕,严重时伴瘰疬性面容,皮肤湿疹样变化及颈淋巴结结核,后遗角膜瘢痕则影响视力。

检查

1.结核杆菌抗体检测 过去用天然抗原PPD等检测抗体(PPD-IgG,PPD- IgM),敏感性及特异性均差,近十余年来由于制备了结核杆菌的纯化或半纯化的抗原,使结核杆菌特异性抗体检测有了显著进展,前常用的抗原有半纯化的结核杆菌抗原5,抗原6,AOO抗原;半纯化的糖脂抗原如糖脂SAGA1,B1和C,酚糖脂(PGL-Tb1),脂阿拉伯甘聚糖(LAM)抗原,硫脂类(SL-Ⅰ,SL-Ⅳ),TB-C-1抗原,脂多糖(LPS)等;纯化的抗原有结核蛋白抗原(38kDa,30/31kDa,71kDa,45kDa,14kDa,19kD3a结核杆菌抗原),重组38kDa结核蛋白。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检测结核病清,液及浆膜腔液中的抗结核抗体,可作为助诊断指标,应半纯化抗原的ELISA的敏感性为65%~85%,对阴性的结核敏感性为53%~62%,对结核病敏感性为34%~40%,特异性95%,应用38kDa纯化抗原的ELISA检测抗体,敏感性为73%,对阴性的结核敏感性为70%,特异性98%,应用抗原5的ELISA检测结核性膜炎患者液中特异性抗体,敏感性70%,特异性100%。

(2)酶联免疫电泳技术(ELIEP):是将ELISA与电泳结起来的一项免疫技术,是各种结核病助诊断的法。

2.结核病活动期沉可以加快,抗结核治疗后,沉逐渐下降,则更说明原来有活动性病变,沉检查无特异性,沉正常不能除外活动性结核。

应常规做胸部X线检查,常可发现部原发病变。

诊断鉴别

临床表现特点加上有结核病接触史,沉增快,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等可助诊断。

与其他原因起的结膜炎相鉴,本症有典型的结膜疱疹和其他原发的活动性结核感染病灶易于鉴

治疗

(一)医治  

治疗原则与法同活动性结核。高度过敏患儿在化治疗中疱疹常反复出现时,加用激素可收到良好效果。对疱疹角膜结膜炎,可局部滴可的松抗生素,并用阿托品瞳。如有全身结核,应给予积极抗结核治疗,只有治愈结核才能防止眼病复发。   

(二)预后   

预后多良好,但角膜成瘢痕可影响视力。

护理

1.病眼切勿包扎,以免炎症加重;也不宜用热毛巾,热水眼。

2.少去公共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勿用脏手揉眼,毛巾、手帕常消毒。

3.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保持大便通畅,忌食辛辣、炸助之品。

预防

1.控制传染源,减少传染机会 结核菌涂性病人是小儿结核要传染源,早期发现和理治疗涂阳性结核病人,是预防小儿结核病本措施,婴幼儿患活动性结核,其家成员应作详细检查(摄胸,PPD等),对小和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能有效地减少小儿感染结核的机会。

2.普及卡介苗接种 实践明,接种卡介苗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卡介苗为法国医师Calmette和Guerin在1921年所发明,故又称B.C.G,我国规定在新生儿期接种卡介苗,规定卡介苗接种于左上三角上端,皮注射,量为0.05mg/次,划痕法现已很少采用,卫生部1997年通知取消7岁和12岁的卡介苗复种计划,但必要时,对该年龄结素试验阴性儿童仍可给予复种,新生儿期卡介苗可与乙疫苗分手同天注射。

接种卡介苗:阳性结素反应;湿疹皮肤病患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1个月);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症或严重联免疫缺陷病患者。

3.预防性化疗 要用于下列对象:

(1)3岁以下婴幼儿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素试验阳性者。

(2)与放性结核病人(多系家成员)密切接触者。

(3)结素试验新近由阴性转为阳性者。

(4)结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者。

(5)结素试验阳性小儿需较长期使用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者。

用于化预防药物要为异烟肼量为10mg/(kg·d),疗程6~9个月,父母新患结核家中之6岁以下儿童和患结核病产妇所娩出的新生儿,不管结素试验结果如何,均应给予异烟肼治疗,量同上,用药3个月后再做结素试验,若呈阳性,则持续用异烟肼到9个月;若结素试验阴性(<5mm),则停用异烟肼,抗HIV阳性儿童有结核接触史者不管结素试验结果如何均应接受异烟肼治疗12个月。

儿童接触之结核病人若系抗异烟肼株,则化疗药物应改为利福平,15mg/(kg·d),6~9个月;若系耐异烟肼又耐利福平株,则建议给吡嗪酰胺氧氟沙星6~9个月,或吡嗪酰胺乙胺丁醇6~9个月。

饮食保健

平时多吃一些有养的食物,多吃清淡的食物,最好不要吃太刺激的食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小儿赖特综合征

下一篇 假荆芥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